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伟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红外
  • 1篇识别方法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块
  • 1篇前视红外
  • 1篇小目标检测
  • 1篇目标检测
  • 1篇目标识别
  • 1篇建筑
  • 1篇建筑物
  • 1篇红外目标
  • 1篇红外目标识别
  • 1篇红外小目标
  • 1篇红外小目标检...
  • 1篇仿射
  • 1篇仿射变换
  • 1篇CSC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刘华平
  • 3篇王仕成
  • 3篇杨春伟
  • 3篇廖守亿

传媒

  • 2篇红外技术
  • 1篇光电子.激光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协作稀疏编码的红外小目标检测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实现复杂背景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稀疏编码(CSC)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滑动窗口法提取待测试图像的图像块,并将其转化为列向量作为超完备字典;然后采用CSC模型计算每一个图像块在超完备字典中的系数矩阵以及误差矩阵,其中系数矩阵的L2,1范数代表图像的背景信息,而误差矩阵的L1,2范数代表红外小目标信息;进而利用ADMM(alternating directional method of multiplier)算法解算,得到系数矩阵和误差矩阵;最后通过误差矩阵重建,得到红外小目标的位置。仿真及公开数据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杨春伟刘华平王仕成廖守亿
关键词:红外小目标检测图像块
基于核稀疏编码的红外目标识别方法被引量:9
2016年
针对红外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描述子和核稀疏编码的红外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红外图像的灰度、一阶以及二阶梯度等特征的协方差描述子作为红外目标的特征,并采用Log-Euclidean度量进行特征相似性计算,通过高斯核函数将协方差描述子映射到高维空间,最后在新的特征空间上进行稀疏编码。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KNN(k-nearest neighbor,k最近邻)以及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等分类算法相比,基于核稀疏编码的红外识别方法在识别准确率上有很大的提高。
杨春伟王仕成廖守亿刘华平
关键词:红外目标识别
基于协方差描述子稀疏表示的前视红外建筑物目标跟踪锁定被引量:2
2016年
作为前视红外成像末制导的关键部分,红外目标跟踪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本文针对前视红外建筑物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描述子稀疏表示的红外目标跟踪框架。首先,提取红外建筑物目标的协方差描述子特征;其次,由于协方差描述子属于黎曼空间,采用log-Euclidean变换将其转换到欧式空间;最后,在粒子滤波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采用目标在字典中的稀疏表示作为观测模型,对红外建筑物目标进行表示,通过贝叶斯状态推理框架进行目标跟踪。对前视红外建筑物目标的跟踪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跟踪准确度及鲁棒性方面体现出了优良的特性。
杨春伟王仕成廖守亿刘华平
关键词:仿射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