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华

作品数:37 被引量:268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9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小麦
  • 10篇活性
  • 9篇花叶
  • 9篇白粉
  • 8篇霉病
  • 8篇抗性
  • 8篇白粉病
  • 8篇赤霉
  • 8篇赤霉病
  • 7篇烟草花叶病
  • 7篇小麦白粉
  • 7篇花叶病
  • 7篇病菌
  • 6篇烟草
  • 6篇生物活性
  • 6篇小麦白粉病
  • 6篇小麦品种
  • 6篇病毒
  • 5篇小麦赤霉病
  • 4篇药剂

机构

  • 2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7篇贵州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顺职业技术...
  • 1篇泰州出入境检...
  • 1篇山东昌邑家园...

作者

  • 37篇汪华
  • 20篇杨立军
  • 16篇向礼波
  • 14篇曾凡松
  • 13篇喻大昭
  • 12篇史文琦
  • 12篇宋宝安
  • 11篇胡德禹
  • 11篇杨松
  • 10篇张学江
  • 10篇龚双军
  • 9篇金林红
  • 7篇张国平
  • 6篇薛伟
  • 5篇逄丽丽
  • 4篇薛敏峰
  • 4篇卢平
  • 3篇朱展望
  • 3篇佟汉文
  • 3篇黄荣茂

传媒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有机化学
  • 3篇中国化工学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农药学学报
  • 2篇第六届全国新...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合成化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农药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5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抗坏血酸水剂对烟草的增产效果被引量:10
2007年
分别从烟草生长发育、生长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等方面研究6%抗坏血酸水剂对烟草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该药被烟叶吸收后,参与烟草生理生化全过程,促进烟草生长发育;烟草根系发达、植株变高、茎变粗、光合作用效率增强、叶绿素及抗坏血酸含量增加;上等烟率、橘黄烟率较对照提高20%-30%;改善烟叶的品质,平均增产20%,增收2250-3000元·hm^-2。
向章敏王永康黄荣茂严凯汪华班睿王修林李家俊
关键词:抗坏血酸烟草生长量经济性状
2-(苯并噻唑-2-基硫代)-1-(2,3,4-三甲氧基苯基)乙酮肟酯和肟醚新化合物合成与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首次合成了5个2-(苯并噻唑-2-基硫代)-1-(2,3,4-三甲氧)苯乙酮肟酯和6个肟醚新化合物,并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杨松宋宝安刘新华逄丽丽金林红汪华胡德禹刘刚
关键词:苯并噻唑甲氧基苯基新化合物
鄂西北小麦全蚀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解鄂西北小麦主产区小麦全蚀病的变种类型,采用单孢分离法,根据病原菌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致病性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对鄂西北4个不同县(市)小麦全蚀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小麦茎基部叶鞘内侧成熟的全蚀病菌子囊壳黑色,光亮,圆形;子囊棒状,无色,(68.5~122)μm×(9.2~15)μm;子囊孢子线形,无色,稍弯,(73~92.5)μm×(2.8~4)μm,一般7~9个隔膜;经16srDNA测序和 PCR检测,小麦全蚀病病原菌为小麦变种(G.graminis var.tritici)和禾谷变种(G.graminis var.graminis),以小麦变种占主导地位;G.graminis var.tritici菌株致病力较强。
汪华杨立军曾凡松喻大昭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病原菌
近10年来湖北省审(认)定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表现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抗条锈性现状,对湖北近10年来审(认)定的小麦品种进行了田间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并采用系谱朔源法对各品种的条锈抗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目前审(认)定的小麦品种抗条锈性整体水平较低;抗性主要来自繁六、南大2419、阿夫、洛类等抗源,有效抗源较单一且抗性已基本丧失,抗锈育种亟待加强。
杨立军唐道廷向礼波汪华曾凡松龚双军史文琦张学江喻大昭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性
β_1-和β_2-微管蛋白基因在赤霉病菌抗多菌灵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揭示β1-微管蛋白基因(β1-tub)和β2-微管蛋白基因(β2-tub)在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对多菌灵的抗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PCR克隆测序法测定Js449(EC50=7.911μg·m L-1)、Js462(EC50=6.515μg·m L-1)、Js484(EC50=5.031μg·m L-1)、Js506(EC50=8.455μg·m L-1)和Js519(EC50=6.280μg·m L-1)等5个多菌灵抗性菌株的α-、β1-、β2-、γ-tub序列,并与敏感菌株HG-1(EC50=0.552μg·m L-1)进行比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测定β1-tub和β2-tub在多菌灵胁迫下的抗性菌株Js506中的相对表达量。构建β1-tub和β2-tub的超量表达载体,分别在HG-1中表达。运用split PCR获得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和目标基因的融合片段,并对Js506进行原生质体转化,通过同源重组获得β2-tub的敲除体和互补体。对菌株Js506、HG-1及其突变体分别进行多菌灵敏感性测定、菌落生长观察和致病力测定。【结果】基因比对结果表明,5个抗性菌株的α-、β1-、γ-tub基因序列与敏感菌株的一致。对β2-tub序列比对结果表明,Js449、Js462和Js506菌株的第167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变为酪氨酸(Tyr)。Js484菌株的第2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变为酪氨酸(Tyr)。Js519菌株的第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lu)变为谷氨酰胺(Gln)。5μg·m L-1多菌灵能诱导Js506菌株的β1-tub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10μg·m L-1的多菌灵对Js506菌株的β2-tub表达量影响不显著。β1-tub的超量表达使HG-1突变体的EC50增加至2.839μg·m L-1,抗药性显著增强(P<0.05)。β2-tub超量表达突变体的抗性水平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对Js506菌株的β2-tub进行敲除试验,分别获得了2个转化体(△β2tub-Js506-1、△β2tubJs506-2),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和Southern杂交验证,确认2个转化体均不含有β2-tub。与野生型菌株Js506相比,敲除体△β2tub-Js506-1(EC50=0.078μg·m L-1)和△β2tub-Js506-2(EC50=0.072μg·m L-1)对多菌灵均表现为超级�
曾凡松尹合兴史文琦汪华杨立军龚双军张学江向礼波喻大昭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菌多菌灵
湖北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主栽品种的赤霉病抗性现状,对湖北省不同时期审定的14个主栽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进行了多年田间接种鉴定。结果发现,湖北省主要小麦品种赤霉病病情指数介于18.67%~47.24%之间,变异幅度较大。其中,6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达到中抗水平,8个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为中感。8个2008年后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平均赤霉病病情指数为28.15%,其中有6个品种达到中抗水平;6个2008年前审定的品种均为中感,平均赤霉病病情指数为42.35%。湖北省新育成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明显提高;在生产中,湖北省小麦品种布局仍存在种植品种赤霉病抗性水平不高、品种多样性差、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过慢等问题。
朱展望朱伟伟佟汉文刘易科陈泠杨立军汪华张宇庆邹娟焦春海高春保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性
小麦白粉病菌对喹氧灵和苯菌酮的敏感基线及药剂的生物活性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离体叶段法,分别测定了从河北、河南、湖北、陕西和四川5省分离的53个小麦白粉病菌单孢菌株对苯菌酮和喹氧灵的敏感性,并分析了白粉病菌对三唑酮和苯菌酮以及喹氧灵之间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苯菌酮和喹氧灵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001 9±0.000 6)和(0.013 1±0.002 0)mg/L,苯菌酮比喹氧灵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和苯菌酮与喹氧灵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R2值分别为0.102 6和0.491 9);室内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前1 d和接种后1 d施药,苯菌酮和喹氧灵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与治疗作用防效分别为92.21%、84.25%和82.43%、70.25%,表明这2种药剂不仅具有优异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龚双军杨立军向礼波曾凡松张学江薛敏峰汪华史文琦喻大昭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菌敏感基线交互抗性生物活性
GU04011与几种病毒抑制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活性比较
采用半叶法测定了宁南霉素、病毒A、牛心朴子草提取物娃儿藤碱和含氟α-氨基膦酸醑类化合物GU04011对TMV的活体、离体的保护、治疗和钝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GU04011对TMV的活体治疗较好,抑制率接近50%,高于其...
逢丽丽宋宝安张国平汪华金林红杨松胡德禹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抑制活性病毒抑制剂
文献传递
O,O'-二烷基-α-(取代苯并噻唑-2-基)氨基-(取代苯基甲基)膦酸酯的合成与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被引量:29
2007年
采用无溶剂无催化剂合成方法,分别进行了以O,O'-二烷基亚磷酸酯、3,4,5-三甲氧基苯甲醛、2-氨基取代苯并噻唑为原料的类Mannich一锅法合成反应研究,经合成筛选,优选出控制反应温度100℃,无溶剂、无催化剂加热反应120min的合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经济、简便、对环境友好.经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认和表征.培养并测定了化合物4a的晶体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王伟张国平宋宝安汪华金林红胡德禹杨松
关键词:Α-氨基膦酸酯苯并噻唑
小麦赤霉病穗组织中亚洲镰刀菌定量分析及其在品种(系)抗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为探明小麦穗中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积累菌量与品种赤霉病抗性的关系,并探讨该菌定量分析方法在品种抗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接种5d和10d后的9个小麦品种(系)穗组织中的F.asiaticum DNA进行测定,并与相应品种(系)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F.asiaticum DNA定量检测中,Taq Man探针实时PCR技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小麦品种间F.asiaticumDNA含量差异显著,接种10d后比接种5d后的DNA检测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不同品种(系)之间抗性水平的差异。在田间表现中抗水平的品种(系)之间接种10d后F.asiaticumDNA含量也有显著差异。与田间鉴定结果比较,定量分析具有较好的区分作用。
史文琦高振兴杨立军汪华曾凡松向礼波龚双军喻大昭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性评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