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巨川

作品数:75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文学
  • 12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2篇文化
  • 17篇诗歌
  • 8篇文学
  • 5篇当代诗
  • 5篇诗人
  • 5篇两岸
  • 5篇两岸文化
  • 4篇性灵
  • 4篇叙事
  • 4篇燕子
  • 4篇身份
  • 4篇诗学
  • 4篇精神家园
  • 4篇家园
  • 4篇崇高
  • 3篇东北沦陷区
  • 3篇新诗
  • 3篇学史
  • 3篇游戏
  • 3篇审美

机构

  • 46篇中国艺术研究...
  • 14篇中国社会科学...
  • 7篇华南师范大学
  • 6篇燕山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遵义师范学院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国家图书馆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7篇王巨川
  • 9篇高云球
  • 4篇赵井春
  • 2篇张盛男
  • 1篇王瑜瑜
  • 1篇郑长铃
  • 1篇孙伊
  • 1篇黄伶
  • 1篇李树峰
  • 1篇黄伶
  • 1篇李云雷
  • 1篇孟繁华

传媒

  • 7篇北方论丛
  • 7篇诗探索
  • 4篇艺术评论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2篇抗战文化研究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求是学刊
  • 1篇文学评论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华文文学
  • 1篇满语研究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6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秋与水乡——简论林莽诗歌中的“风景”
2018年
林莽是"白洋淀诗群"中的重要诗人,也是"今天派"或者"朦胧诗"的精神先导。他的生命是与诗歌联系在一起的,他一生都在"与诗为伍""为诗奔走"。林莽于那一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多数诗人而言是独特的,这种"独特"即他诗歌中表达出来的个体化的经验和生命化的风景。他诗歌中的风景——"秋天"与"水乡"是其诗学观展开的一个基本向度,也是认识其诗歌创作的有效路径。
王巨川
关键词:林莽诗歌风景秋天水乡
妈祖文化的型塑及其当代性意识
2017年
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基点,历经近千年的民间与官方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强化而影响日益广泛,在民众的精神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生成与发展不仅是维系民间精神的稳固基石,同时也对中国沿海地区的海洋文化有着补充与丰富的意义。
王巨川
关键词:妈祖文化信仰权力
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旧体诗研究述要被引量:5
2009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现代旧体诗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研究的视角和视野逐渐扩大,现代旧体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诗人诗作的个体研究,这方面还主要是局限在对新文学作家的旧体诗写作的研究;二是在新时期开放状态下,对旧体诗是否可以进入文学史的讨论;三是对旧体诗发展反思研究,包括旧体诗的合法性与现代性的研究。
王巨川
关键词:文学史
国家战略与海丝文化——兼论“海丝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正>引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
王巨川
文献传递
汉语中心性的文化蕴含——以汉字中的“易”、“仁”、“祖”、“是”为例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于这个民族是否有意识共同性和意向共通感,从而最后形成意向共同体和意识共同体,是什么东西在这些构成意识要件的过程中起作用,什么就是这个民族的纽带和桥梁。笔者以为,文化(而不是语言)是凝聚并维系民族...
王巨川
文献传递
体验的诗歌艺术——冯至的《十四行集》论被引量:1
2009年
《十四行集》的最大特色并非在于其中的哲理,作品中最大的特点在于诗歌本质的自然呈现:作品展示了一个与日常生活观察截然不同的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诗人并非单纯地抒发情感或阐释观念,而是体悟、感受、冥想。因而《十四行集》中的哲理与其说是所谓哲学,毋宁说是一种感悟与冥想,是一种观看的体验。
王巨川
关键词:《十四行集》观看
宋晓杰诗歌印象
2013年
读宋晓杰的诗歌,大多时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灵间的对话,她的许多诗歌都能在轻松随意的诗句中散发出诗人对黑土地特有的一种眷恋之情,这一眷恋之情在她写给家乡的文字中通过"湿地"的"水""芦苇"以及由此孕育的"水稻""中华绒鳌蟹"等丰富物产展现出来。在她的诗中,这些都柔化为一个个意象、一个个词句,一个个柔情。也许,这就是宋晓杰诗歌的魂魄所在吧。纵观宋晓杰的诗歌文本,可以看到较为集中的三个特征,即在诗歌与生活之间行吟、坚韧与柔和共生的诗风和根植于黑土地的意象撷取。这三个特征一方面是基于黑土地诗人的固有文化涵养,同时也是作为女性诗人的特有精神内质。
王巨川
关键词:女性诗人眷恋之情精神内质文化涵养精神向度
诗歌:在日常生活中探寻审美向度
2012年
当代诗歌正逐渐远离崇高的、形而上的美学追求,探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文化转型过程中日益膨胀的享乐主义和消费文化的深刻影响;二是"民间立场"挑战"知识分子写作"的精英文化而导致的诗学内部裂变。日常生活审美化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广阔而新鲜的实践空间,使高雅文化形态更加贴近大众文化。同时,对日常生活的过度阐释和审美泛化也产生了大量语言俗白、情感缺位的"口水诗",从而遮蔽了诗歌的终极精神和语言魅力。当代诗学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寻求诗歌的"诗美"和"诗意",在日常语言结构和生命体验中保持诗人乌托邦的自由幻想和精神向度,自觉于诗歌的本体审美向度。
王巨川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相期浴火凤凰生——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因果母题
2008年
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原型意象之一,从早期的图腾形象到以屈原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凤凰成为高洁、优雅理想人格的鲜明象征,赋予了凤凰意象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再到郭沫若《凤凰涅槃》的这种在困境中自焚、在自焚中重生的思想路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火浴母题。以此为视角来观照海外华人所经历的悲情、磨难与救赎的过程,展现了他们在大苦难、大变迁过程中的浴火重生,并最终完成了凤凰的"涅槃"。
王巨川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凤凰涅槃
宋晓杰诗歌印象
读宋晓杰的诗歌,大多时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灵间的对话,她的许多诗歌都能在轻松随意的诗句中散发出诗人对黑土地特有的一种眷恋之情,这一眷恋之情在她写给家乡的文字中通过"湿地"的"水"、"芦苇"以及由此孕育的"水稻"、"中...
王巨川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