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模型
  • 1篇挡土
  • 1篇挡土墙
  • 1篇地表位移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力
  • 1篇地震力作用
  • 1篇地震烈度
  • 1篇岩体
  • 1篇应力耦合
  • 1篇渗流应力耦合
  • 1篇失稳判据
  • 1篇实时监测
  • 1篇实时监测系统
  • 1篇双重介质
  • 1篇水下
  • 1篇水下爆炸
  • 1篇塑性模型
  • 1篇土压力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李世海
  • 5篇刘洋
  • 3篇刘晓宇
  • 1篇赵颖
  • 1篇冯春
  • 1篇艾畅
  • 1篇赵安平
  • 1篇刘继棠

传媒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土质边坡极限平衡状态及临界滑动面的判定方法被引量:19
2012年
开展边坡失稳判据及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的理论与数值实现研究。应用分叉理论的研究成果,证明满足关联流动法则的理想弹塑性材料,在平面应力或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失稳模式为应变局部化模式,由此类材料构成的边坡模型的失稳过程为局部带渐进扩展过程。基于以上证明,提出局部化带贯通判据,认为表征边坡整体失稳的充要条件是局部化带在边坡内部的完全贯通。基于数值模拟,发展一种局部化带路径追踪技术,根据每个增量时步土体单元的局部化状态信息,通过后处理显式追踪局部化带的形成、扩展、汇合直至贯通的过程,直观、方便地判断边坡的极限平衡状态,同时确定临界滑动面的位置。并开展强度折减和位移加载算例研究,验证局部化带贯通判据及数值实现方法的适用性。
刘晓宇赵颖刘洋李世海
关键词:边坡工程边坡稳定性弹塑性模型失稳判据临界滑动面
裂隙岩体非稳态渗流数值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为解决裂隙岩体非稳态渗流问题,发展了一种新的数值模型.对于单裂隙渗流求解,其控制方程是基于一定假设的简化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流体体积法.在裂隙网络中,交界处渗流可以由专门的控制方程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既可以大幅提高非稳态渗流的计算效率,还可以避免孤立裂隙所带来的影响.最后,通过两个工程算例验证该数值模型的适用性.
刘洋李世海刘继棠
关键词:裂隙岩体NAVIER-STOKES方程裂隙网络
基于连续介质离散元的双重介质渗流应力耦合模型被引量:15
2011年
为模拟边坡在库水涨落和降雨作用下的渐进破坏过程,发展基于连续介质离散元的双重介质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它分为固体计算模型、孔隙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和裂隙渗流应力耦合模型3个部分。固体计算模型能够反映地质体的破坏规律,可以模拟从连续到非连续的破坏过程;孔隙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可以方便地计算出自由水位线(浸润线)的位置;裂隙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可以避免由于不连通裂隙(孤立裂隙)存在所导致的收敛性问题;假设只考虑库水涨落和降雨的最终状态,裂隙渗流产生的水头分布和由库水涨落所引起的水头改变作为孔隙渗流的变边界条件,从而实现孔隙渗流场和裂隙渗流场的耦合。典型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连续介质离散元的双重介质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对于库区古滑坡的研究是很有效的。
刘洋李世海刘晓宇
关键词:渗流应力耦合
拉线式滑坡地表位移实时监测系统应用实例被引量:5
2011年
拉线式滑坡地表位移实时监测系统是测量地表相对位移的监测仪器,在很多滑坡中已得到实际应用。该系统的特点是将传统的拉线式测量原理与现代通讯技术有机结合,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中心和客户端这三大部分组成。当测点发生位移时,所连接的钢丝线将随之移动发生变化,这一信息由角位移传感器记录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将信号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最后利用编制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给出被测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时,数据处理中心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现场的数据采集频率进行更改。通过对凉水井滑坡实时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对该滑坡的危险性等级进行了评估和险情预警,证明该系统不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并说明了此种监测方法运用于滑坡实时监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是该系统还需要作进一步改进,以克服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
刘洋李世海刘晓宇
关键词:实时监测地表位移
地震力作用下基覆边坡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以汶川灾区实地考察资料为背景,选择宇宫庙滑坡为参照,制作了模型试验台,在量纲分析的基础上,对主要参数做了相似理论研究,并采用水下爆炸的方式来模拟地震波(近场)进行了大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基覆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是浅表层张拉而导致表层松散体流坍,且地震加速度随着药量(地震烈度)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重力墙、桩板墙等支挡结构对于基覆边坡的作用明显。其结论将为铁路、公路沿线的高陡边坡分析和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赵安平冯春李世海艾畅刘洋
关键词:水下爆炸桩板墙重力式挡土墙土压力地震烈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