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珍英

作品数:27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主义
  • 8篇辩证
  • 6篇证法
  • 6篇社会主义
  • 6篇辩证法
  • 6篇辩证逻辑
  • 5篇资本论
  • 5篇唯物
  • 4篇政治经济学批...
  • 4篇经济学批判
  • 4篇《资本论》
  • 3篇哲学
  • 3篇唯物辩证
  • 3篇唯物辩证法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经济学
  • 3篇共产党
  • 2篇宣言
  • 2篇政治经济
  • 2篇政治经济学

机构

  • 9篇上海财经大学
  • 8篇中共上海市委...
  • 7篇华侨大学
  • 4篇上海市委党校

作者

  • 27篇刘珍英
  • 5篇马拥军
  • 2篇马拥军

传媒

  • 3篇毛泽东邓小平...
  • 3篇华侨大学学报...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党政论坛
  • 1篇理论学刊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邓小平理论研...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理论视野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 1篇当代国外马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前中国社会非理性信仰的哲学观照
2007年
当前中国社会非理性信仰盛行,原因既有现实的,也有传统的,既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进行现实的分析,采用现实的手段,建立非理性信仰的抑制机制,才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
刘珍英
从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再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引量:3
2010年
进入小康社会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可以称为列宁主义"中国化"的阶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众多派别之一,列宁主义曾经最为适合中国国情。现在,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广泛的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时期。
马拥军刘珍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党性教育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14年
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第一分校主办的“党性教育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研讨会于2014年9月22日在上海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来自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总校、分校、16家区县党校的同志及相关专家学者围绕党性教育贯穿干部教育培洲全过程内容、措施、保障、实现、重难点和创新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刘珍英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市委组织部区县党校多功能厅
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转折被引量:7
2006年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普列汉诺夫是一个转折点。在他之前,人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部分;而在他之后,辩证唯物主义被当作马克思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则被当作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这一特殊领域里的应用。
刘珍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共产党宣言》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马克思的两大科学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过去,人们关注《共产党宣言》的重心主要放在阶级斗争学说、唯物史观基本思想、共产主义理论等方面,而对其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去产能"和"去资本"的要求,意味着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必须进入第二个科学发现的层面即剩余价值理论的层面。《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体现的恰恰是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立场出发重新审视《共产党宣言》,以便为探索当今时代的人类命运寻找新的思想切入点。
刘珍英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
“社会问题”的性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的“问题意识”被引量:2
2012年
"问题意识"不仅面向问题的提出,还面向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不是个人的机械总和,因此,社会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既不同于个人问题,也不等于个人问题的机械总和。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五四"先贤对社会问题的性质存在观念分歧,但都反对偏废"问题"和"主义",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刘珍英马拥军
关键词:社会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的回归到共产主义的复兴——三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引量:2
2011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共产主义者",而不是"社会主义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修正主义者的"社会主义"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后者只承认社会主义,不承认共产主义。中国要打造"中等收入群体",这同修正主义者制造"中产阶级"有着原则区别。共同富裕是可能的,"人人都变成资本家"却是修正主义者的幻想。只有通过共同富裕走向共产主义,人类才有光明的未来。
马拥军刘珍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共产主义
“新常态”视野中的加尔布雷思“平衡经济学”被引量:1
2016年
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还没有意识到,"新常态"是一种正常状态,而不是非常状态。它的本质是过剩经济。但是经济过剩只表明当前的生产已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它既不表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更不表明与物质需要相对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经济学家们对此认识的不足源自他们的经济学以短缺经济为前提和基础。加尔布雷思在《丰裕社会》中对此进行了揭露,并提出了在私人品和物质产品过剩与公共品和精神产品短缺并存的局面下,应当建立强化公共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的"平衡经济学"。这对理解当前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为了避免在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再掉进高平衡陷阱,中国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代替片面的经济增长。
刘珍英马拥军
关键词:过剩经济中等收入陷阱
浅议马克思关于财富逻辑和人的逻辑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从逻各斯的角度,马克思分析了财富的逻辑和人的逻辑的关系,发现财富的演变是从单纯财富的逻辑向人的逻辑转化的过程。要理解这一过程,就必须超越知性,进入存在论领域。从存在论角度研究财富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刘珍英
关键词:逻各斯财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辩证逻辑思想及其运用被引量:4
2011年
列宁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正因如此,辩证逻辑在《资本论》中的运用为人所熟知,学界对此也有许多研究。相比之下,对马克思其他著作中辩证逻辑思想的研究就少得多了。实际上,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之始,就运用了辩证逻辑的方法,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就是运用辩证逻辑的典范,
刘珍英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辩证逻辑思想《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手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