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群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杨陵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雄性不育
  • 4篇不育
  • 3篇小麦
  • 2篇雄性不育系
  • 2篇细胞质
  • 2篇线粒体
  • 2篇萌发
  • 2篇萌发孔
  • 2篇花粉
  • 2篇不育系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氧化酶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细胞
  • 1篇植物细胞质
  • 1篇生化标记
  • 1篇同核异质
  • 1篇同核异质系
  • 1篇孢子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篇唐群
  • 4篇张改生
  • 3篇姚雅琴
  • 2篇牛娜
  • 2篇张英利
  • 2篇杨靖
  • 1篇王军卫
  • 1篇宿振起
  • 1篇余欣
  • 1篇鲁絮
  • 1篇王勇军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第七届全国农...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麦花粉萌发孔与雄性不育关系初探被引量:9
2006年
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和ATP酶细胞化学标记技术,对同核异质和异质同核T型、V型、K型雄性不育系花粉粒萌发孔内、外结构特征以及ATP酶活性分布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不仅观察到花粉粒萌发孔孔盖的突出程度与花粉粒败育的早晚成正相关,而且还观察到萌发孔孔盖与孔环的接触程度与不育系的恢复度有关。进一步分析研究认为萌发孔孔盖突出的不同程度是由萌发孔区Zwischenkorper层与内壁的缺乏和结构异常造成的,微丝的解聚在Zwischenkorper层和内壁两者结构破坏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姚雅琴唐群张英利张改生
关键词:雄性不育系花粉粒萌发孔ATP酶
小麦线粒体及其mtDNA转移初试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自小麦雄性不育发现以来一直受到本领域众多科学家的广泛重视, 其对于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而雄性不育是作物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基础。鉴于现有的小麦各种雄性不育类型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唐群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花粉管通道法显微注射RAPD分析
文献传递
小麦线粒体DNA快速提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2
2005年
为了建立小麦线粒体DNA(m tDNA)快速提取体系,以小麦黄化苗为材料,分别研究了材料的研磨、线粒体的抽提和m tDNA的提取及纯化过程中众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速组织匀浆捣碎机研磨小麦黄花苗,简易的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快速抽提大量的高纯度的线粒体,5%SDS和蛋白酶K裂解线粒体及有机溶剂抽提去除蛋白质可获得纯度较高的m tDNA。该方法比常规方法具有简捷、快速、经济等优点。
唐群姚雅琴张改生牛娜杨靖鲁絮余欣
关键词:小麦线粒体MTDNA
萌发孔与雄性不育关系初探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是通过杂交和回交将一个亲本的细胞核置换到另一个亲本的细胞质中,由于核质的不亲合性引发出的雄性器官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正常有功能的花粉,而其雌性器官和营养器官均发育正常的一种生物学现象,在杂交育种中具有极其...
姚雅琴唐群张英利张改生
关键词:萌发孔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电子显微镜
文献传递
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生化标记及小孢子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对4种同核异质小麦粘类非1BL/1RS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幼苗叶片、乳熟期籽粒以及不育系、恢复系和F1小孢子发育四分体至三核期花药进行了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结果表明:(1)幼苗叶片COD同工酶谱带可以标记4种不育系和保持系;乳熟期籽粒COD同工酶谱带可以将4种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区别开.(2)COD在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时或败育之前(单核到二核期)酶量降低,而在三核期酶量升高.(3)相同胞质背景下引入不同核恢复基因或不同胞质背景下引入相同核恢复基因,F1小孢子COD同工酶谱带之间有差异.可以将不同发育时期COD同工酶谱带作为鉴别4种不育系以及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的可靠生化标记.
杨靖张改生牛娜王军卫唐群宿振起王勇军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同核异质系细胞色素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