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娜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纳米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碳热还原方法、以不同掺碳(葡萄糖为碳源)方式合成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高倍率透射电镜以及电池测试仪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掺碳方式对复合LiFePO4/C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湿法加入葡萄糖制备的LiFePO4/C正极材料中LiFePO4的粒径范围在40-80nm左右,为纳米材料尺度,0.0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60mAh/g,1C倍率下循环50次后,容量衰减仅为1.2%。
- 李庆余王红强张安娜李娟里陈美超颜志雄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磷酸亚铁锂碳热还原葡萄糖复合正极材料
- 粒度对锂离子电池用中间相炭微球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采用电化学测试手段,对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的粒径分布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中间相炭微球的粒径对其大电流性能和循环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粒径越小,大电流性能越好,在2C倍率下,粒径40μm的炭微球放电容量只有84 mAh/g,粒径11μm的炭微球的放电容量仍然保持在223 mAh/g;50次循环后,粒径19μm的炭微球循环性能最好,保持首次放电容量的92.7%,而粒径40μm的炭微球只有首次放电容量的70%。
- 王红强张安娜李庆余颜志雄陈美超黄芬芬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中间相炭微球粒径分布循环寿命
- 一种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按摩尔比称取Fe<Sup>3+</Sup>化合物、锂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还原剂;2)将Fe<Sup>3+</Sup>化合物配成...
- 李庆余王红强张安娜杨建红颜志雄陈美超
- 文献传递
- 新型锡/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以煤焦油和SnCl2为原料,采用液相分散和碳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锡/碳(Sn/C)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及TEM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金属锡以200nm大小的颗粒分散在碳材料中,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在371mAh.g-1,循环50次后比容量维持在305mAh.g-1以上,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 王红强颜志雄李庆余张安娜代启发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循环性能碳热还原
- 一种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壳型纳米级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按摩尔比称取Fe<Sup>3+</Sup>化合物、锂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还原剂;2)将Fe<Sup>3+</Sup>化合物配成...
- 李庆余王红强张安娜杨建红颜志雄陈美超
- 文献传递
- 淀粉还原制备纳米MnO_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被引量:6
- 2009年
- 采用氧化交联淀粉还原高锰酸钾制备出了超级电容器纳米MnO2电极材料。通过XRD和SEM对电极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测试手段对电极材料在1mol/LNa2SO4溶液中的电容特性和比容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所制备的材料为无定型的α-MnO2,颗粒尺寸在100-150nm左右;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试验测试结果表明,α-MnO2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在放电电流为100mA/g时,其比容量高达158F/g。
- 王红强张艳伟李庆余代启发张安娜颜志雄
- 关键词:MNO2比容量超级电容器
- 锂在负极材料中的扩散行为对其大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采用恒电位阶跃的方法,对锂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扩散系数进行测量,对天然石墨和中间相炭微球两种负极材料进行了大倍率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锂在两种负极材料中的扩散系数是不同的,锂在天然石墨中的扩散系数较小,只有1.90×10-11cm2/s,而锂中间相炭微球中的扩散系数较大,达4.25×10-9cm2/s,扩散系数大,电极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好,天然石墨在5 C放电下放电平台升高到0.3 V,放电容量急剧减小,而中间相炭微球在5 C放电下仍能保持0.2 V左右的放电平台,放电容量保持在234 mA.h/g。
- 王红强李庆余颜志雄张安娜代启发
- 关键词:中间相炭微球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锡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将公开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锡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可溶性锡酸盐或可溶性锡盐与淀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所述淀粉与可溶性锡酸盐中的锡或可溶性锡盐中的锡的质量比为,淀粉∶可溶性锡酸盐中的锡或...
- 王红强李庆余颜志雄张安娜陈美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