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燕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诱变
  • 2篇育种
  • 2篇链霉菌
  • 2篇腐霉
  • 1篇新记录种
  • 1篇选育
  • 1篇亚硝基
  • 1篇亚硝基胍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油棕
  • 1篇诱变选育
  • 1篇诱变育种
  • 1篇育种研究
  • 1篇致病性测定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技术
  • 1篇硫酸二乙酯
  • 1篇氯化锂
  • 1篇菌株

机构

  • 6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美国纽约大学

作者

  • 6篇曾会才
  • 6篇彭燕
  • 4篇陈秀贤
  • 3篇李戈
  • 2篇商瑞
  • 1篇余凤玉
  • 1篇王文华
  • 1篇陈汉清
  • 1篇何汉兴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链霉菌BM10菌株的诱变选育被引量:5
2007年
链霉菌BM10菌株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从海南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生防菌,其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UV)、微波(MW)、亚硝基胍(NTG)、硫酸二乙酯(DES)和氯化锂(LiCl)诱变处理,采用平板对峙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均能筛选到拮抗活性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尤以亚硝基胍诱变效果最好,其次是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氯化锂诱变和微波诱变。经传代实验,高效突变株N1-45-9对香蕉枯萎镰刀菌的拮抗效果比原始菌株提高69.4%,且遗传稳定性良好。
彭燕李戈陈秀贤商瑞曾会才
关键词:链霉菌诱变亚硝基胍硫酸二乙酯氯化锂
抗生素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7年
一种抗生素能否产业化决定于抗生素产生菌菌种的产素水平。因而如何提高抗生素产生菌的产素水平成为抗生素研究工作者长期不懈探索的重要课题。其中,诱变育种以其技术设备简单、省时省力等优点得到了微生物育种工作者的青睐,在诱变育种技术上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抗生素工业化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抗生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彭燕李戈陈秀贤曾会才
关键词:抗生素诱变育种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腐霉菌分类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腐霉是一类世界性分布菌物,它可腐生、寄生或兼性寄生,又可陆生、水生或者水陆两栖生。目前世界各地被描述的腐霉种达250个,超过80种是植物重要的病原菌。腐霉主要引起各种植物根腐和幼苗猝倒,对农作物造成较大的损失。通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腐霉分子生物学分类技术,诸如核糖体DNA(rDNA)转录内间隔区(ITS)的直接测序方法、分子杂交技术、PCR及改良PCR技术、基于线粒体DNA(mtDNA)的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简述,为更快捷、准确的病原腐霉的鉴定及诊断技术的开发打下基础。
陈秀贤曾会才H.H.Ho彭燕
关键词:腐霉分子生物学
海南腐霉新记录种Pythium splendens的鉴定及其对油棕苗的致病性测定被引量:5
2008年
华丽腐霉Pythium splendens是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油棕苗疫病的病原菌,从海南坝王岭自然保护区长臂猿原始林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1株腐霉菌HB0401,经形态特征和核糖体rDNA ITS1序列分析鉴定为华丽腐霉(Pythium splendens Braun)。将该菌株接到健康的油棕苗植株上,能引起典型的油棕苗疫病症状。这是第1次在海南分离到华丽腐霉(Py.splendens)并证实其为油棕苗的致病菌。
陈秀贤曾会才何汉兴彭燕
关键词:油棕
农抗链霉菌BM10菌株的初步研究
2008年
[目的]开发农用抗生素新品种。[方法]对该实验室2005年从海南霸王岭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BM10生防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链霉菌BM10菌株的孢子丝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壁化学组分与Streptomyces albogriseus基本一致,但在菌落颜色、产黑色素和棉子糖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同。BM10菌株与Streptomyces albogriseus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为99.67%。[结论]初步判定BM10菌株为白浅灰链霉菌的新菌株。
商瑞彭燕曾会才陈汉清
关键词:抑菌活性
链霉菌LA5高产菌株诱变育种研究初报被引量:3
2007年
抗生素LA5具有开发成抗真菌农用抗生素的广阔前景,但由于该菌株的野生型菌株发酵效价低,不能满足工业化开发的要求。通过以链霉菌LA5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微波、亚硝基胍(NTG)、紫外线+亚硝基胍、亚硝基胍+紫外线等方法进行诱变筛选,结果表明,以紫外线照射80 s+亚硝基胍处理80 min的诱变的正突变率最高,为30%,其他依次为亚硝基胍处理80 min+紫外线照射40 s诱变和亚硝基胍处理60min+紫外线照射120 s诱变,正突变率均为26%。然后依次使用亚硝基胍处理80 min+紫外线照射80 s、亚硝基胍处理80 min+紫外线照射40 s、亚硝基胍处理60 min+紫外线照射120 s进行第2、第3、第4轮复合诱变筛选,最后选育出突变菌株U8-N8A-196,其产抗生素能力比链霉菌LA5出发菌株提高了34.5%,极显著高于LA5菌株。
李戈余凤玉曾会才王文华彭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