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菊
-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
- 第一部分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体外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杀菌作用及其空间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体外铜绿假单胞菌(Pseudo...
- 朱秀菊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HIFU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体外培养PSEUDOMONAS
- 文献传递
-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一家系调查分析
- 1997年
- 张爱菊王学芳朱秀菊
- 关键词:佝偻病遗传性疾病遗传学
- 不同强度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膜的作用。方法建立PA菌株生物膜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环丙沙星组、10mW/cm2低频超声组、100mW/cm2低频超声组、300mW/cm2低频超声组、1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1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3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测定各组BF细菌活力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定量分析生物膜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环丙沙星组、10mW/cm2低频超声组、100mW/cm2低频超声组、300mW/cm2低频超声组生物膜中细菌活力水平、生物膜厚度、区域孔径(AP)、平均扩散距离(ADD)和结构熵(TE)无显著变化(P均>0.05),1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1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和300mW/cm2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生物膜中细菌活力明显降低、生物膜厚度变薄、AP增大、ADD与TE减小(P均<0.05),且呈辐照剂量依赖性。结论低频超声可有效增强环丙沙星对PA生物膜的清除作用,且呈辐照剂量依赖性。
- 刘立婷余加林刘维勤朱秀菊李发琪
- 关键词:超声疗法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 不同强度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体外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空间结构的影响
- 朱秀菊王嫣余加林李发琪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高强度聚焦超声
- 基于CTU形式的临床教学查房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医师自学能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探讨基于临床教学单元(Clinical Teaching Unit,CTU)形式的教学查房对住院医师自学能力的影响。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1月在新生儿科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学员100名,其中低年资住培学员50名,高年资住培学员50名。分为CTU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低年资住培学员、高年资住培学员各25名)。两组培训方案和轮转时间相同,实验组接受常规的住培计划的同时,参与CTU活动,住培结束后两组进行临床能力和理论知识考核。临床能力实验组平均考核成绩为(85.2±0.26)分,对照组平均考核成绩为(81.2±0.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实验组平均考核成绩为(84.3±0.31)分,对照组平均考核成绩为(81.7±0.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资住培学员亚组较低年资住培学员亚组能更好地完成CTU的教学目标。CTU形式教学查房法有利于住院医师的自学积极性及能力的提升。
- 刘维勤韦红张钰岳伟红徐珍娥范颖朱秀菊宋艳刘银华子瑜余更生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
- 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生物膜(biofilm)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摇床法,以纳米银离子含量不同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塑料为细菌粘附载体,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将培养2d的标本分别放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空白组与纳米银离子干预组生物膜的形成情况;荧光探针SYTO9/PI标记生物膜内细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结合生物膜图形结构分析软件(image structure analyze,ISA)分析纳米银离子作用后1d、2d组生物膜的结构变化。结果 2d组生物膜经SEM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纳米银离子干预组相比空白对照组,细菌变得稀疏,结构明显受到破坏,多糖产量减少。CLSM下观察可见经纳米银离子干预后生物膜菌落变稀疏,孔道变多;ISA软件分析结果显示,2d时空白对照组与0.1%纳米银离子干预组生物膜厚度、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al entropy,TE),分别为17.55±2.08和10.80±1.68;3.56±0.54和1.85±0.06;5.29±0.57和2.72±0.39(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 AP)为0.90±0.02和0.98±0.01(P<0.05)。0.05%纳米银离子组其作用效应没有0.1%纳米银离子组明显。1d组生物膜也有相同的趋势。结论纳米银离子可破坏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结构,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效果明显。
- 刘维勤余加林刘官信郜向娜朱秀菊刘立婷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
- 小儿脓胸12例分析
- 1997年
- 朱秀菊朱建国
- 关键词:小儿脓胸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时期常见病秋冬季年长儿
- 氨溴索对成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结构的破坏作用和膜内菌的杀灭作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建立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生物被膜(biofilm,BF)体外模型,探讨氨溴索对表皮葡萄球菌成熟BF结构的破坏作用和对膜内菌的杀灭作用。方法平板法培养表皮葡萄球菌RP62A 24h,得到成熟BF,不同浓度氨溴索作用24h后,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BF的形态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结合BF图像结构分析软件(image structure analyer,ISA)对BF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利用四唑盐(XTT)减低法检测氨溴索对BF内细菌的杀灭作用。结果氨溴索处理以后,电镜观察可见1.875mg/mL氨溴索处理组BF结构被破坏,仅见少量散在细菌。ISA软件定量分析显示:1.875mg/mL氨溴索处理组和对照组的BF厚度分别为(27.95±5.93)μm和(9.76±1.29)μm,t=7.955,P<0.05;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分别为2.173±0.219和1.625±0.092,t=5.640,P<0.05;结构熵(textual entropy,TE)分别为7.706±0.610和5.488±0.747,t=5.633,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分别为0.772±0.036和0.889±0.063,t=-4.322,P<0.05。XTT减低法显示氨溴索的浓度为1.875、3.7和7.5mg/mL时,A450的值分别为1.288±0.251、0.548±0.170和0.156±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溴索可破坏表皮葡萄球菌BF的形态结构,随着氨溴索浓度的增加,杀灭BF内细菌的能力增加。
- 郜向娜余加林吴玉华朱秀菊刘维勤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氨溴索XTT
- 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生物膜(biofilm)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摇床法,以纳米银离子含量不同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塑料为细菌粘附载体,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将各个时间点培养好的标本放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空白组与纳米银离子干预组中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并结合NIS-Element BR软件计算生物膜覆盖率(biofilm coverage rate,BCR);荧光探针SYTO9/PI标记生物膜内细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Scanning Microscopy,CLSM)结合生物膜图形结构分析软件(Image Structure Analyze,ISA)观察纳米银离子作用后各时间点生物膜的结构变化。结果 2 d组生物膜经SEM检测,纳米银离子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菌变稀疏,结构明显受到破坏。BCR检测,0.5 d时纳米银离子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1 d、2 d时B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SM结合ISA软件分析结果显示,2 d时空白对照组与0.1%纳米银离子干预组生物膜厚度、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al entropy,TE),分别为17.55±2.08和11.33±0.98、3.12±0.30和1.93±0.13、5.79±和3.17±0.16(P<0.05);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为0.90±0.01和0.98±0.01(P<0.05)。但5 d时2组参数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5%纳米银离子组也有相同的趋势。结论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抗菌作用逐渐减弱。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抗菌效果更加明显,持续时间更长。
- 刘维勤余加林刘官信郜向娜朱秀菊刘立婷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
- 63例新生儿高血压病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63例新生儿高血压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确诊为新生儿高血压的病例,对所纳入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63例新生儿高血压患儿中,男33例,女30例;早产儿41例,足月儿22例;平均胎龄(35.61±7.32)周;平均发病日龄(25.55±1.83)d。有临床表现的仅有1例,表现为呼吸窘迫,其余病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因分布为原发性高血压21例(33.33%)、肾性高血压12例(19.05%)、先天性心脏病9例(14.29%)、支气管肺发育不良8例(12.70%)、中枢神经系统疾病7例(11.11%)、内分泌系统疾病6例(9.52%)。结论影响新生儿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出生胎龄、纠正胎龄及疾病种类因素。大多数新生儿高血压是无症状的,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应该尽可能明确病因及慎重选择是否需要用降压药。本文病例经过随访发现,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朱秀菊韦红
- 关键词:胎龄病因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