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地基
  • 6篇复合地基
  • 6篇刚性桩
  • 6篇刚性桩复合地...
  • 3篇垫层
  • 3篇褥垫层
  • 3篇抗拔
  • 3篇抗拔桩
  • 3篇拔桩
  • 2篇增强体
  • 2篇桩侧
  • 2篇桩侧摩阻力
  • 2篇桩端
  • 2篇小直径
  • 2篇模型试验
  • 2篇摩阻力
  • 2篇侧摩阻
  • 2篇侧摩阻力
  • 1篇单索
  • 1篇单索结构

机构

  • 10篇中国建筑科学...

作者

  • 10篇李涛
  • 8篇张东刚
  • 8篇李帅
  • 7篇张震
  • 3篇谷二永
  • 2篇马骥
  • 2篇王磊
  • 1篇闫明礼
  • 1篇赵西安
  • 1篇罗鹏飞
  • 1篇唐伟
  • 1篇陈耀光

传媒

  • 4篇建筑科学
  • 2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工程勘察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直径抗拔桩桩侧摩阻力取值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不同规范对比分析和工程实例验证,对小直径抗拔桩桩侧摩阻力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对于大直径或者中等直径抗拔桩,桩侧摩阻力取值参考JGJ120—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是合理的,但对于小直径抗拔桩,桩侧摩阻力取值参考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或者CECS22∶200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时,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相差较大,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取值偏保守,即设计的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取低值。对于小直径抗拔桩,国内尚没有相关的设计规范,设计人员往往参考锚杆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但其受力机理与锚杆受力机理不同,这样小直径抗拔桩桩侧摩阻力如何取值成为设计的关键。
李帅张东刚李涛谷二永王磊唐伟
关键词:抗拔桩桩侧摩阻力
地下结构抗浮方案的选择及优化
工程中主要的抗浮方案有配重法、抗浮锚杆法和抗拔桩法等,通过对三类抗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采用抗拔小桩法是一种较为优化的抗浮方案。采用抗拔小桩方案,具有施工工艺技术成熟,施工效率高,对混凝土强度...
张震张东刚李帅李涛
关键词:抗浮方案抗浮锚杆抗拔桩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指廊端头单索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
本文介绍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指廊单索玻璃幕墙设计,分析了主要幕墙的结构计算、理论分析和施工方法,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及幕墙试验进行了验证。
刘长龙李涛赵西安
关键词:单索结构
端承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褥垫层变形机理研究
针对端承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褥垫层变形机理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褥垫层厚度、不同桩径条件下褥垫层的变形特性,以探求端承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桩径相同时,在同一荷载水平下,随着褥垫...
李帅张东刚张震李涛
关键词:复合地基模型试验褥垫层
刚性桩复合地基增强体强度设计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增强体强度等级是复合地基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增强体强度计算时需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应同时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并取承载力和变形计算中确定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较大值作为增强体强度计算的依据;对高粘结强度桩,增强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桩身强度的确定不应采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fcu,而应采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即桩身强度计算公式应为fcu,k=4λRa/Ap。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要求,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要求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本文分析了静载荷试验中影响单桩承载力的因素,并给出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的建议。
张东刚李涛张震陈耀光李帅
关键词:复合地基增强体标准值
端承刚性桩复合地基增强体上刺入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对不同桩径、不同褥垫层厚度在不同荷载水平下桩顶向褥垫层刺入的变形特性进行模型试验,主要探讨复合地基褥垫层的变形机理和端承刚性桩与桩间土能否构成复合地基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在加荷初期,桩顶向褥垫层的刺入变形主要以褥垫层的压密变形和挤出变形为主;在加荷后期,桩顶向褥垫层的刺入变形主要以褥垫层的挤出变形和压碎变形为主;褥垫层可以有效地调节桩土相对变形,在实际工程中,端承刚性桩复合地基只要保证桩间土的压缩变形量小于桩顶向褥垫层的许可刺入变形量就可以保证桩间土与基础间不出现脱空现象,并给出了端承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铺设厚度的建议值。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端承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东刚张震闫明礼李涛李帅罗鹏飞
关键词:复合地基褥垫层
不同桩端持力层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工程中用砂层、卵石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屡见不鲜,近年来选择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工程实例也很多。本文对不同桩端持力层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进行了探讨分析,同时对桩端为岩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桩端落在较好土层的情况,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设计计算时,需要保证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同时满足设计要求;对于桩端为岩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路与桩端落在较好土层的情况相同。
李帅张东刚张震马骥李涛
关键词:复合地基刚性桩持力层
模拟桩端为岩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提高承载力幅度大、控制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工程实践表明,在岩层埋置较浅的地区,也可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技术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然而,由于桩端为岩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较少,对该类刚性桩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的选择存在不同认识。针对该问题,本文选用桩端为岩层的刚性桩与不同厚度褥垫层进行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证明了褥垫层对于刚性桩和土的荷载分配调节能力很强,通过合理设置褥垫层,能够使桩端为岩层的桩间土承载力得到发挥,保证桩土共同作用,从而使刚性桩与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本文研究成果可以深化人们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理论认识,为桩端为岩层的地质情况下选用刚性桩复合地基提供技术支持。
张东刚张震马骥李涛李帅谷二永
关键词:复合地基刚性桩岩层
桩端为强风化岩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刚性桩复合地基由高粘结强度桩、桩间土及设置在桩顶与基础之间的褥垫层组成。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刚性桩的桩顶能够向上刺入褥垫层,桩端向下能够刺入土体,国内大多数工程属于这种类型。然而,在我国某些岩层埋置较浅的地区,当天然地...
李涛
关键词:复合地基刚性桩褥垫层荷载分担比
文献传递
小直径抗拔桩桩侧摩阻力试验研究
2018年
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小直径抗拔桩(d≤250mm)解决抗浮问题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规范关于砂性土、碎石土等土层中小直径抗拔桩,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存在很大差异,给设计人员进行小直径抗拔桩设计造成一定困扰。本文通过现场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桩长、不同桩身材料情况下小直径抗拔桩在某一特定砂性土土层中的受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直径抗拔桩进行抗浮设计时,在砂性土中,可以参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给定的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进行取值。
李帅张东刚张震谷二永李涛王磊
关键词:模型试验承载力特征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