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家良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间质病变
  • 2篇肺间质
  • 2篇肺间质病
  • 2篇肺间质病变
  • 2篇病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中毒
  • 1篇神经病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酸中毒
  • 1篇受体
  • 1篇皮肌
  • 1篇皮肌炎
  • 1篇周围神经

机构

  • 4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家良
  • 4篇李尊忠
  • 3篇厉彦山
  • 3篇姜莉
  • 3篇李红
  • 3篇贾倩
  • 3篇燕鹏
  • 2篇张振春
  • 1篇巩路
  • 1篇袁双龙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患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采用观察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自2015.6-2016.8在我院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或体征者、肌电...
厉彦山李尊忠姜莉杨家良贾倩燕鹏李红张振春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周围神经病
类风湿关节炎伴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最常见的关节外并发症之一,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1]。目前,RA-ILD的病理生理基础仍不明确,可能与环境、遗传和免疫等因素最终介导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重塑/纤维化有关。
李尊忠厉彦山杨家良李红姜莉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
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和4表达的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干燥综合征患者/(SS/)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的表达及TLR2//TLR4与SS各临床指标之间的关联,探讨TLR2//TLR4的表达在SS发病及病情活动中的作用。 ...
杨家良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TOLL样受体流式细胞仪肾小管酸中毒
文献传递
痹祺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痹祺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痹祺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72.50%,29/40)明显高于对照组(45.0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及类风湿因子水平和关节压痛指数评分、关节肿胀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祺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提高疗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同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贾倩燕鹏李尊忠杨家良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痹祺胶囊
吡非尼酮治疗皮肌炎相关肺间质病变1例报告被引量:6
2016年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以累及横纹肌为主,同时又有皮肤病变的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其常见并发症,部分患者肺部病变进展迅速,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病死率高。吡非尼酮是新型抗纤维化小分子化合物,
厉彦山姜莉李尊忠燕鹏杨家良贾倩李红张振春
关键词:皮肌炎肺间质吡非尼酮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和病情活动时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无血栓形成或栓塞情况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感染和病情活动时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测定91例SLE患者(合并感染组30例、病情活动组33例、病情稳定组28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与非特异性炎症指标血沉(ESR)的关系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合并感染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活动期患者(均P<0.01),病情活动组与病情稳定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也有明显差异(P<0.01);(2)合并感染组和病情活动组D-二聚体与ESR均成呈正相关(P<0.01,P<0.05);(3)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以作为非特异性炎症指标用于SLE炎症活动、感染和临床疗效的评估,感染和炎症活动可能影响D-二聚体在血栓形成或栓塞诊断中的敏感性。
杨家良巩路袁双龙
关键词:D-二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