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亮

作品数:43 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落叶松
  • 9篇土壤
  • 9篇根际
  • 8篇混交
  • 8篇混交林
  • 7篇纯林
  • 6篇养分
  • 5篇水曲柳
  • 5篇曲柳
  • 5篇苗木
  • 4篇种子
  • 4篇胡桃楸
  • 4篇根际土
  • 4篇根际土壤
  • 4篇P
  • 4篇PH
  • 3篇英文
  • 3篇有效性
  • 3篇松苗
  • 3篇种子萌发

机构

  • 18篇东北林业大学
  • 14篇临沂师范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临沂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大学
  • 1篇哈尔滨市科学...
  • 1篇黑龙江省森工...
  • 1篇桦南县林业局
  • 1篇黑龙江省铁力...

作者

  • 43篇陈永亮
  • 11篇韩士杰
  • 7篇周玉梅
  • 6篇邹春静
  • 4篇周晓燕
  • 4篇周晓燕
  • 4篇李修岭
  • 3篇张军辉
  • 3篇李修岭
  • 3篇程国玲
  • 2篇关继义
  • 2篇王凤友
  • 2篇李传荣
  • 2篇李淑兰
  • 2篇王培磊
  • 2篇王学斌
  • 1篇王琛瑞
  • 1篇姜东涛
  • 1篇张忠山
  • 1篇郝继伟

传媒

  • 8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Journa...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福建林学院学...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绿色科技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食用菌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CO_2浓度下长白山3种树木幼苗的光合特性被引量:62
2002年
选取长白山针叶树红松 (Pinuskoraiensis)、长白赤松 (Pinussylvestriformis)和阔叶树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幼苗为研究对象 ,以开顶箱的方式控制CO2 浓度为 5 0 0和 70 0 μmol·mol-1,经过 3个生长季CO2 处理后 ,分别测定了 3个树种的 3年生幼苗在高浓度CO2 和大气CO2 浓度下的光合特性 .结果表明 ,前两个生长季高浓度CO2 处理增强了 3个树种幼苗的光合能力 ;不同树种在相同CO2 浓度下 ,最大净光合速率及光响应参数值不同 ;第 3个生长季 ,除 5 0 0 μmol·mol-1CO2 下生长的长白赤松外 ,各树种的幼苗在高浓度CO2 下并未发生“光合驯化”现象 ;最大净光合速率及光响应参数值随CO2 处理时间的延长有不同幅度的增减 ;高浓度CO2 改变了树木幼苗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 .
周玉梅韩士杰张军辉邹春静王琛瑞陈永亮
关键词:水曲柳光合作用
不同N素形态对落叶松苗木根/土界面pH值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ources on pH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mineral nutrients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of Larix gmelinii seedling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root-ma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NH+4-N decreased the pH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while the addition of NO-3-N increased the pH in contrast with the control treatment. The sort of the P sources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root plane remarkably influenced the changes of pH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induc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nitrogen sources. Compared with the addition of only NH+4-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H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decreased was obviously smaller when treated by NH+4-N and rock P. When treated with different P sources, the contents of available P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were affected by the sort of the N sources. When treated with soluble P, the contents of the available P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obviously increased for the addition of both NH+4-N and NO-3-N. When treated with rock P, the contents of the available P increased only in the area 0~3 mm from the root plane for NH+4-N, whereas the contents of available P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changed little for NO-3-N. The results above showed that the protons excreted by the roots we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rock P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The availability of Fe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 acidity induced by the NH+4-N, whereas the availability of Fe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decreased because of the pH increase induced by the NO3-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 sources on the availability of Fe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was also affected by the sort of P sourc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P、Fe in the leaves remarkably differed when treated by different N、P sourc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the P、Fe in the root/soil interface were correlated to those in the leaves of the seedlings.
陈永亮周晓燕韩士杰
关键词:落叶松苗木PH值养分有效性
落叶松二代更新对地力影响及林木生长的研究被引量:15
1999年
落叶松人工林皆伐后是否可继续再造落叶松,地力是否下降和重茬林如何经营是林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暗棕壤上生长的落叶松一代、二代人工林和针阔混交林进行研究对比后,认为肥沃和较肥沃土壤营造二代林是可行的。且无酸化现象。二代林初期生长较缓慢,其原因是皆伐时人为因素所致,与二代更新无关。
席苏桦张忠山于化春班江陈永亮姜东涛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林木生长
腐植酸钠对铅、镉胁迫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研究不同浓度腐植酸钠对主要重金属(铅,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以小麦品种‘鲁麦21号’为材料,用不同浓度Pb^(2+)溶液、Cd^(2+)溶液处理小麦种子,观察记录不同浓度Pb^(2+)、Cd^(2+)溶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筛选出Pb^(2+)、Cd^(2+)胁迫浓度,在胁迫浓度下观察不同浓度的腐植酸钠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铅、镉胁迫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使小麦幼苗的芽和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其中以400 mg/L(Pb^(2+))、100滋mol/L(Cd^(2+))处理最明显。一定浓度的腐植酸钠处理提高了该Pb^(2+)、Cd^(2+)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促进了小麦幼苗芽和根的生长,部分缓解了铅、镉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破坏和抑制作用。但随着腐殖酸钠浓度的增大,其对铅、镉胁迫的缓解效应逐渐减弱,甚至与铅、镉起协同作用,反而加重了对小麦的毒害。本研究初步阐明了腐植酸钠对铅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可为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作物生产活动以及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周晓燕石怀超施志鹏韩庆典孙运达陈永亮
关键词:胁迫腐植酸钠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小麦
不同N源对兴安落叶松苗木生长,养分吸收及离子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研究了不同N源对落叶松苗木干物重、养分吸收及离子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铵态N的苗木干物重小于对照处理;施硝铵态N的苗木生长与对照和施硝态N的苗木差别不大,但较施铵态N的苗木生长要好。铵态N与硝铵态N处理苗木地上部的阳离子总浓度受N水平的影响很小,而硝态N处理时则阳离子浓度增加;各处理对地上部阴离子浓度的影响均不大。在根部除硫酸根与钙离子外,阳离子与阴离子浓度均变化不大。硝态N处理的苗木具有较高的C-A值;△(C-A)/△Norg值在硝态N处理的苗木中随N供应量的增加而略有变化,但铵态N处理则明显下降;硝铵态N处理苗木的△(C-A)/△Norg值界于铵态N处理与硝态N处理之间。
陈永亮韩士杰苏宝玲
胡桃楸、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被引量:7
2004年
用剥落分离法采集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落叶松(Larixgmelinii)纯林及其混交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并研究了pH及有效养分含量特性.结果表明:(1)非根际土壤pH及有效N、Mn、Cu含量表现为:胡桃楸纯林>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而有效P、K、Fe、Zn含量则表现为:落叶松纯林>混交林>胡桃楸纯林;(2)各树种根际土壤pH一般小于其相应非根际土,而有效N、P、K、Fe、Mn、Cu、Zn含量一般均高于非根际土,具有相对累积的趋势;(3)各林分根际土pH及有效N、Mn、Cu含量高低顺序为:胡桃楸纯林>混交胡桃楸>混交落叶松>落叶松纯林,混交后落叶松根际营养状况较其纯林明显改善;各林分根际土有效P、K、Fe、Zn含量顺序为:落叶松纯林>混交林落叶松>混交林胡桃楸>胡桃楸纯林,混交后胡桃楸根际营养状况较其纯林明显改善.
陈永亮李淑兰
关键词:纯林混交林有效养分
《生态学原理》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1年
针对《生态学原理》课程的特点与实际状况,提出了基于过程考核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平时+实验+特色项目+期末考试”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实践证明:多元化评价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评价模式能适时、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使教师能够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调整,达到教学相长。
陈永亮王文侠李修岭周晓燕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
红松人工林不同经营密度与红松分杈的关系被引量:17
2000年
采用野外调查法,对人工红松纯林、混交林的密度与红松分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纯林还是混交林,随着经营密度的逐渐增大,分杈率、分杈类型及分杈高等均表现出相应的规律性变化。在人工纯林中,密度越大,分杈率越低;分杈类型倾向于单杈型;分杈高度亦表现出明显升高。在人工混交林中,随着密度的增大,分杈率与分杈类型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但分杈高并无明显的规律可循。在密度相近的情况下,红松混交林中的红松分杈率要明显低于纯林,分杈木中单分杈型的比例明显高于红松纯林,但分杈高却低于红松纯林中的分杈高。
陈永亮耿叙武李桂秋王凤友
关键词:人工林分杈
不同N、P源对红松根/土界面pH及磷有效性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用根垫法研究了不同形态N源与P源对红松苗木根 土界面pH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铵态N处理使根 土界面pH降低 ,硝态N处理使根 土界面pH升高 .不同N源处理引起根 土界面pH变化的幅度受P源种类及距根面距离的影响 ,施加矿物P时 ,铵态N引起的根 土界面pH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 .不同P源处理时根 土界面有效P含量受N源种类的影响 ,铵态N处理时 ,加入易溶性P近根面处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 ,而加入难溶性P时仅距根面 0~ 2mm处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 ;硝态N处理时 ,仅在加入易溶性P时近根面处有效P含量显著增加 ,而加入难溶性P时 ,近根面处有效P含量与不加P处理时相近 ,表明铵态N处理引起的根系分泌质子是根 土界面处难溶性矿物P溶解的主要驱动力 .根
陈永亮马忠明
关键词:PH
不同氮源处理对红松苗木根际pH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4年
用根垫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源对红松苗木根际pH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处理使根际pH降低,硝态氮处理使根际pH升高。pH变化的方向与幅度主要取决于氮源及其浓度,且在同一浓度时铵态氮处理使根际pH下降的幅度大于硝态氮处理使根际pH升高的幅度。受根际pH变化的影响,铵态氮处理使苗木根际微量元素Fe、Mn、Cu、Zn的有效性增加,硝态氮处理则使根际Fe、Mn、Cu、Zn的有效性降低,而两种氮源处理对根际Ca、Mg有效性的影响均不大。
陈永亮
关键词:红松苗木根际PH养分有效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