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丽娟

作品数:6 被引量:22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黄淮
  • 3篇黄淮海
  • 2篇地表
  • 2篇地表温度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指数
  • 2篇黄淮海地区
  • 2篇干湿状况
  • 1篇性疾病
  • 1篇遥感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湿度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疾病
  • 1篇黄淮海平原
  • 1篇疾病
  • 1篇交通线
  • 1篇归一化植被指...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陕西省农业遥...

作者

  • 6篇韩丽娟
  • 2篇张艳红
  • 2篇吕厚荃
  • 2篇李森
  • 1篇施宏
  • 1篇刘绍民
  • 1篇王锦地
  • 1篇何延波
  • 1篇孙威
  • 1篇宇振荣
  • 1篇赵开广
  • 1篇张树誉
  • 1篇王鹏新
  • 1篇毛留喜
  • 1篇陈健
  • 1篇颜凯
  • 1篇李小文
  • 1篇李星敏
  • 1篇王纯枝
  • 1篇杨华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气象科技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构成的特征空间研究被引量:71
2005年
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是描述陆表过程的重要参数,综合通过遥感手段得到的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信息,来分析地表的各种植被覆盖、水分含量等变化过程,有助于更好地认知和评价陆表变化过程,是目前遥感和陆表过程研究中比较前沿的一个方向.文中试图解释清楚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的各种存在关系及其相互转换过程,尤其是根据NDVI和LAI、地表蒸散的关系,利用LAI-Ts构成的三角形特征空间,解释NDVI达到饱和以后的情况,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应用.
韩丽娟王鹏新王锦地刘绍民
关键词: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LAI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在黄淮海平原土壤湿度反演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5
2009年
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是描述地表特征的两个重要参数,基于遥感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信息进行区域地表水分状况等陆表变化过程研究,是目前遥感和陆表过程研究中的前沿方向。利用MODIS数据产品MOD13A2和MOD11A2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构建Ts-NDVI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计算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土壤湿度监测指标,反演了黄淮海平原2004年冬小麦4~5月份和夏玉米7~10月份每16d的土壤湿度,并经相应的土壤湿度数据验证。结果表明:TVDI与土壤湿度显著相关(α=0.05),且反演的黄淮海平原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农作物生育期规律、生长季总降雨量分布规律基本吻合;特别是0~10cm、10~20cm、20~40cm三个土层中,TVDI更能稳定反映和指示地表10~20cm土壤水分状况,因而TVDI方法适用于黄淮海平原作物生长季的土壤湿度动态监测。
王纯枝毛留喜何延波韩丽娟陈健宇振荣
关键词:植被指数地表温度遥感土壤湿度黄淮海平原
黄淮海地区1961~2006年干湿状况时空变化被引量:18
2008年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淮海地区的气候出现了降水减少、气温升高的变化趋势,分析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合理规划水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干燥度指数对该地区的干湿状况进行了分析,将该地区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半干旱5个干湿气候区,其中以半干旱区范围最大。不同干湿类型区域间有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地势起伏亦对干湿区域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对季节间干湿状况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以夏季最为湿润,而冬春两季最为干燥。对年代间干湿状况变化分析表明,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半干旱区的范围相对较大,80年代半湿润和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范围最大。对逐年干燥度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淮海地区干湿区域间的差异有变得更加显著的趋势,即半干旱区干燥度指数逐渐增大,而半湿润和湿润区的干燥度指数趋向减小。
李森吕厚荃张艳红韩丽娟杨霏云吴超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
黄淮海地区40年干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以干燥度指数对黄淮海地区的干湿状况进行了分析.将黄淮海地区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半干旱等5个干湿气候区.对该地区季节间干湿状况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以夏季最为湿润,而冬春两季最为干燥.对...
李森吕厚荃韩丽娟张艳红
关键词:黄淮海干燥度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干旱监测方法的完善被引量:65
2006年
应用NOAA-AVHRR多时段卫星遥感数据,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建立了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干旱监测方法,讨论了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特征空间中冷边界和热边界的确定方法。通过气象网站的降水量资料验证了该研究区域1999年以来每年5月上旬的干旱监测结果,结果表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与降水量间的相关性随着累计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与最近月份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好,证实了冷边界和热边界确定方法的合理性以及条件植被温度指数是一种可行的、近实时的干旱监测方法。
孙威王鹏新韩丽娟颜凯张树誉李星敏
关键词:干旱监测
SARS沿交通线的“飞点”传播模型被引量:26
2003年
20 0 3年春SARS在中国部分地区暴发与蔓延 ,情况非常危急。全国集中力量对SARS病原学、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以及传播模型、应急反应系统等展开研究。综观此次SARS的传播 ,除有以往流行性疾病传播的一些共同特点外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远距离跳跃式传播。这是以往以及目前针对SARS建立的点源扩散模型无法单独解决的。因此提出建立沿交通线的“飞点”传播模型 ,以交通工具为一尺度 ,建立相对封闭的交通工具内的SARS传播模型 ,另以此为基础 ,建立沿交通线这一尺度上的有人员流动的空间传播模型 ,建立二尺度的“飞点”传播模型 ,模拟交通工具内SARS传播的主要影响因子 ,SARS疫区对非疫区疫情的影响效果 ,为SARS防治提供决策支持。
杨华李小文施宏赵开广韩丽娟
关键词:SARS交通线非典型肺炎流行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