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忠龙

作品数:2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韶关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政治法律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经济法
  • 6篇法学
  • 4篇法律
  • 4篇法权
  • 4篇法治
  • 3篇区域发展权
  • 3篇主体功能区
  • 3篇金融
  • 3篇劳动力
  • 3篇功能区
  • 3篇法学分析
  • 2篇行政
  • 2篇人权
  • 2篇生态
  • 2篇破产法
  • 2篇欠发达
  • 2篇权利
  • 2篇物权
  • 2篇经济法保障
  • 2篇科学发展观

机构

  • 19篇中共韶关市委...
  • 8篇湘潭大学
  • 2篇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 27篇于忠龙
  • 3篇陈乃新
  • 2篇张家华
  • 1篇丁钢全
  • 1篇肖平安
  • 1篇张梓仪
  • 1篇贺志新
  • 1篇刘亚琴

传媒

  • 5篇唯实
  • 2篇西部法学评论
  • 2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行政与法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中共山西省委...
  • 1篇金融与经济
  • 1篇广西青年干部...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中共南宁市委...
  • 1篇人民之声
  • 1篇再生资源与循...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金融发展评论
  • 1篇安徽大学法律...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7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联网+”发展的经济法保障被引量:1
2017年
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多元协同社会化生产方式的推动下,传统的集中化、被组织化的社会样态将逐步被分布化、"互组织化"的社会样态所替代。与此相适应,法的运行模式也必将发生相应改变,即以传统公私法为核心的"平面型"部门法结构体系逐渐向以传统公私法为基础,以经济法、社会法为主导的"立体型"部门法结构体系演进。经济法作为"促进发展之法",是保障"互联网+"发展的主导法,其作用机理将由传统的市场和政府二元调节机制演化为三元论下的协同互动机制,即逐步形成"市场决定、政府引导、社会自治"相互弥补、协同互动的保障机制。
于忠龙
关键词:经济法增量利益关系
欠发达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与对策研究——以广东韶关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内发式发展"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特质,将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实现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地处广东省欠发达山区的韶关,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其大部分地区都被列入了国家级或省级生态发展区。选择内发式发展模式,必将有力促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在韶关的顺利实施,同时,对于欠发达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于忠龙
关键词:欠发达山区生态文明主体功能区
以循环发展推动区域环境治理
2021年
将循环发展融入区域环境治理实践,有利于在循环发展理念下进一步促进区域环境治理向纵深发展。循环发展本质上是实现物质能量循环,旨在修复物质能量循环的“新陈代谢断裂”。循环发展理念下推动区域环境治理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强化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政治保障;坚持规划先行,实行“经济—生态—社会”统筹考量的环境规划制度;注重结果导向,健全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实行综合评估,建立以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为基础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绩效审计,实行政府循环经济绩效审计评价制度。
于忠龙
关键词:区域环境治理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的法哲学思辨——“寄篱后现代”还是“回到马克思”被引量:2
2013年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存在一个前提性矛盾,即在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同时,亦极力推崇后现代主义生态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与后现代主义生态世界观批判向度的迥异,决定了在重构人与自然关系新图景上,前者成为后者"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与后现代主义"沉溺于话语之中"不同,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始终展现着强烈的实践性,将"生态劳动"引入环境法的法哲学基础架构,既有利于调和环境法学中相关法哲学争鸣,又有利于应对丰富和迫切的我国环境法治实践。"主客二分"法学研究范式仍未过时,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选择不应只侧重"认识论导向",应坚持"世界观导向+认识论导向+实践论导向"的逻辑理路进入价值研判。
于忠龙
关键词:环境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生态世界观
构建人要为发展负责的法制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法学探析
2010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使其长效化,必须在制度上尤其是法制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为此要倡导人要为发展负责,而且要负法律上的责任的理念;构建人要为发展负责的法制保障。经济法是人要为发展负责的主要法律制度形式。应当在传统私法强调人的财产权、人身权的基础上,强调人的劳动力权;国家作为特殊的劳动力权人,它享有特殊的劳动力权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承担责任。
于忠龙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劳动力权
区域发展权: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法权需求被引量:3
2012年
区域发展的实质公平不会自发形成,应赋予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发展的法定权利,即区域发展权。区域发展权产生并存在于区域间争夺发展利益(增量利益)而生成的新的社会关系,其本质上是缓和区域间剩余权冲突的法权形式。区域发展权已客观、普遍地存在于当今国内乃至国际经济社会生活中。促进区域实现协调发展是我国宪法保障的题中之意,从法律视角构建区域发展权的实现机制对欠发达地区实施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于忠龙
关键词:区域发展权欠发达地区主体功能区经济法
我国金融扶贫法治保障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2018年
我国金融扶贫的法治保障滞后于金融扶贫的法治化需求,金融扶贫法治保障缺乏基本法律统领,金融功能发挥不充分,金融扶贫主体参与度不够,普惠金融扶贫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宪法权益保障有待加强,主要原因在于行政逻辑主导下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扶贫法治保障问题背后的资本逻辑弱化。据此,本文认为应贯彻正确的金融扶贫法治理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制定金融扶贫基本法,加快信贷扶贫和保险扶贫立法,夯实普惠金融法律基础,推进普惠金融法治建设。
张家华于忠龙
关键词:法律保障行政逻辑金融抑制信贷扶贫
“人要为发展负责”的经济法学分析--兼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法制保障
人要为发展负责,而且要负法律责任,这是我国培育发展文化,做到有秩序的发展,保障发展的公平与自由,达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也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没有制度上的保障。经济法调整的是增量利益关系,它与倾斜...
陈乃新于忠龙张梓仪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责任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
经济法权利研究(上)--强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经济法保障
经济法权利研究应摆脱只限于法定权利的研究路径,现有经济法法定权利的完整性、系统性的缺失,使得经济法权利研究以“应有权利→法定权利”为研究路经成为必要。权利是权利(狭义)与权力的统一。经济法权利是经济法权利(狭义)与经济法...
于忠龙陈乃新
关键词:经济法科学发展观人权保障
论民法与经济法历史发展之比较
2006年
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法,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的主导法,两者构成互补的、有机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理论正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回顾“两法”的发展历程,对其历史发展进行分析比较,不但有助于“两法”自身基础理论的完善,而且对“两法”各自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现实意义。
刘亚琴于忠龙
关键词:民法经济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