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彬
- 作品数:45 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组织结构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心理气氛视角被引量:3
- 2014年
- 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员工心理气氛的视角,分析了组织结构的四个重要维度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初步提出了一个中介效应理论模型及其相应的研究命题,并对未来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向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 刘文彬井润田林志扬
- 关键词:反生产行为心理气氛
- 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边界假说——基于效率内涵演进的分析及其拓展
- 2006年
- 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基础,含混不清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论有碍于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基于对企业效率内涵演进的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理应囿于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之内,在这一边界内有众多的、可以清楚描述的具体责任需要企业履行。但是,不能要求所有的企业都承担同样的社会责任,而应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和有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要求。
- 刘文彬
-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 绩效反馈模式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将绩效反馈的两个核心要素——反馈内容和反馈目的整合在一起,构建了绩效反馈模式的四分图模型(即将绩效反馈模式分为放任型、耗散型、协整型和激发型)。基于反馈效价的视角,从理论上探索了4种绩效反馈模式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66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绩效反馈模式对员工反生产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和考核公平感在绩效反馈模式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刘文彬邵云飞
- 关键词:反生产行为
- 差序式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多理论视角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差序式领导行为在中国企业中的广泛存在性和实践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尚未发现该行为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本文基于资源保护理论、自我认知评价理论和社会规范理论,采用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来自58个团队的403个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1)提拔奖励、沟通照顾和宽容犯错等领导者偏私行为对员工反生产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2)心理授权在提拔奖励和宽容犯错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3)团队伦理气氛对沟通照顾和宽容犯错影响员工反生产具有跨层次调节作用。相关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差序式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 刘文彬唐超唐杰
- 关键词:反生产行为心理授权
- 中国企业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组织控制策略--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跨层次研究
- 由于过去对员工反生产行为(CWB)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将焦点放在包括人格特质在内的个体差异上,却忽视了影响个体认知过程的群体与组织特征,所以并没有为CWB的组织控制提供太多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的视角,采用跨层次分析...
- 汪亚明刘文彬唐杰
- 关键词:反生产行为组织公正
- 第四十三章 员工反生产性行为的控制-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组织文化建设
- 刘文彬高世威
- 社会网络对工作绩效影响研究
- 2013年
- 本文在组织内社会网络、人际公民行为和个体工作绩效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中介效应模型,并通过相应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人际公民行为在组织内社会网络影响个体工作绩效的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 高世威周迨琛刘文彬
- 关键词:工作绩效
- 利益相关者管理——新经济下的机会与挑战被引量:2
- 2005年
- “股东至上主义”是盎格努———萨克逊体系公司治理模式的核心,但是它却忽视了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悖论。而在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同合作情况对企业的经营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于是,利益相关者管理逐渐受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视。虽然通过利益相关者管理可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提高,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 刘文彬李硕
-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 基于效率内涵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假说被引量:7
- 2007年
- 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基础,含混不清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论将有碍于其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基于对企业效率内涵演进的分析,指出其边界理应囿于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之内。虽然在这一边界内有着数量众多,并且可以准确描述的具体的社会责任需要企业去履行,但不能要求所有的企业都承担同样的社会责任,应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要求。
- 刘文彬
-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 第四十三章 员工反生产性行为的控制——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组织文化建设
- 一、引言近十几年来,在工作场所中发生的员工反生产性行为已经成为西方学者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据国外早期的调查资料显示:33%至75%的员工曾经有过欺骗同事或是损毁公物的行为(Harper,1990),近50%的女性曾经...
- 刘文彬高世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