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银军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资源
  • 5篇流域
  • 5篇河流域
  • 4篇石羊河流域
  • 4篇水资源优化
  • 3篇内陆河
  • 3篇内陆河流域
  • 2篇优化配置
  • 2篇使用权
  • 2篇水资源使用权
  • 2篇水资源优化配...
  • 1篇多目标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预测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神经网络模型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种植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史银军
  • 6篇粟晓玲
  • 3篇徐万林
  • 3篇南彩艳
  • 3篇杨雪菲
  • 1篇佟玲
  • 1篇李楷

传媒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6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关中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复合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被引量:8
2011年
针对现有一些承载力研究仅考虑水资源或土地资源的片面性和单一性问题,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构建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科技功效、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6个子系统共20个评价指标的水土资源复合承载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关中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在权重确定中,用基于模糊集决策理论的主观权重对熵权进行修正,提高了权重的可靠性。在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引入有效度指标,判断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并对失效样本用基于贴近度的择近原则重新评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评价结果表明:关中水土资源承载水平除咸阳为Ⅱ级,处于临近超载状态外,其他地市均在Ⅲ级左右,处于基本平衡状态。水土资源承载状态从优到劣依次为宝鸡、西安、铜川、渭南、咸阳。未来宝鸡、咸阳、渭南的水土资源承载力会有所提高,铜川则刚好相反,西安水土资源承载状态在2015年有所改善,但在2025年略微下降。
南彩艳粟晓玲佟玲李楷史银军徐万林杨雪菲
关键词:指标体系
基于水资源转化模拟的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流域水循环过程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对象依存和演化的基础。针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多次转化多次利用的特点,建立以水资源转化过程为基础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按水力联系将内陆河流域系统分为独立的子系统。按水资源转化特点和用水格局将...
粟晓玲史银军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优化配置
基于水资源转化模拟的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西北内陆河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把握流域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用水协调关系是建立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水和谐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更多的参与到水...
史银军
关键词: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优化配置石羊河流域
文献传递
基于水资源转化模拟的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流域水循环过程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对象依存和演化的基础。针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多次转化多次利用的特点,建立以水资源转化过程为基础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按水力联系将内陆河流域系统分为独立的子系统。按水资源转化特点和用水格局将...
粟晓玲史银军
关键词:优化配置石羊河流域
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种植结构及灌溉制度优化——以民勤灌区为例被引量:8
2011年
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为解决灌区内作物之间和单作物生育期内不同生育阶段的灌水配置问题,依据大系统递阶分析原理,建立了一个能同时优化作物灌溉制度、种植结构和灌溉定额的双层模型。模型第一层以作物相对产量最大为目标,采用动态规划,优化了作物灌溉制度;第二层以灌区内农业净效益最大为目标,采用非线性优化,优化了作物种植结构和灌溉定额。该模型应用范围较广,既能为政府部门提供宏观决策,又能为农民提供具体的灌水办法。以民勤灌区为例,优化结果表明,在75%保证率下比现状节水1.29亿m3,农业生产总值和净效益分别增加5.99,4.25亿元。
徐万林粟晓玲史银军南彩艳杨雪菲
关键词:非充分灌溉灌溉制度
基于水资源转化模拟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被引量:25
2011年
流域水循环过程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对象依存和演化的基础。针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多次转化多次利用的特点,建立以水资源转化过程为基础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按水力联系将内陆河流域系统分为独立的子系统。按水资源转化特点和用水格局将各独立水系统分渠灌区、井灌区和渠井混灌区三个一级计算单元,每个一级计算单元由若干灌区(二级计算单元)组成。运用水均衡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一级计算单元间的水资源转化过程,分别模拟井灌区和渠井混灌区的来水量。建立一级计算单元和二级计算单元两层水资源优化模型,分别以灌溉用水效益最大和公平用水为配置目标。将一级计算单元的优化模型耦合到水资源转化模拟模型中。凉州区配置水量10.68×108 m3,金川区为2.63×108 m3,流域农业灌溉用水16.64×108 m3,占总毛用水量的75%,相比现状有大幅下降。分别采用模拟寻优和遗传算法求解两层优化模型,将水量分配到灌区,进而分配到行政区,实现水资源的流域配置和行政区配置的统一,便于水资源统一管理。
史银军粟晓玲徐万林南彩艳杨雪菲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多目标优化分配——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被引量:9
2010年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上中下游用水竞争强烈,水资源的使用权分配对解决流域内不同区域间用水冲突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提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使用权的优化分配原则,考虑不同规划年可利用水资源量和净需水量,以流域人均自产粮食需求需水为水资源使用权分配的约束下限,建立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以石羊河流域为例,得到在不同规划水平年下分别考虑外调水和自产水情况下的流域水资源使用权的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各行政分区缺水率差异明显减小,并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分水方案比较,金川区生产用水使用权分配显著增加。
史银军粟晓玲
关键词:需水预测水资源使用权石羊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