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燕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荧光定量
  • 2篇永生细胞系
  • 2篇唐氏综合征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系
  • 2篇酶链反应
  • 2篇病毒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多聚
  • 1篇多聚酶
  • 1篇多聚酶链反应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荧光定量聚合...
  • 1篇荧光定量聚合...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吴燕
  • 4篇肖白
  • 3篇刘敬忠
  • 3篇雷箴
  • 3篇闫梅
  • 2篇谭淑珍
  • 2篇高斌
  • 2篇袁海昕
  • 2篇钮淑兰
  • 2篇贾兴元
  • 2篇王立荣
  • 2篇王战勇
  • 1篇黄尚志
  • 1篇戚豫
  • 1篇蔡有龄
  • 1篇易秉强
  • 1篇裴珮
  • 1篇邹起练
  • 1篇范新萍
  • 1篇何蕴韶

传媒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遗传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实时定量RT-PCR检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CK-20mRNA、CEA mRNA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大肠癌病人外周血CK20mRNA、CEA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病人术前外周血CK20mRNA、CEA mRNA,并与临床分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7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中CK20mRNA的阳性率为36.17%,CEAmRNA的阳性率为40.43%。统计结果显示CK20mRNA、CEA mRNA的拷贝数与Dukes分期无相关性(P分别为0.532及0.964)。结论单次采血定量CK20mRNA、CEAmRNA尚不能作为术前临床分期的一个参考指标,不同病人术前的CK20mRNA、CEAmRNA值不具备可比性。
易秉强肖白吴燕
关键词:微转移多聚酶链反应大肠癌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被引量:20
2001年
目的 建立检测HBV病毒DNA的荧光定量PCR法 (FQ PCR) ,并与运用常规凝胶电泳技术观察特异扩增带检测的结果加以比较。方法 合成扩增HBVDNA 314bp特异保守序列的 1对引物及 1条带 2个荧光基团的寡核苷酸探针。用PE 5 70 0型定量PCR仪完成PCR反应及产物的荧光定量检测。同时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 ,EB染色 ,UVP(凝胶成像仪 )检出有 314bp带者为阳性或弱阳性。结果 建立了检测HBVDNA的荧光定量PCR技术 ,用已知HBV阳性模板不同拷贝数的标准溶液测得标准曲线Ct,原始拷贝数在 10 5 ml以上者为阳性 ,用定量及定性PCR 2种方法检测 6 98例血清标本的结果表明 :用FQ PCR技术共检测出 2 0 4例为阳性 ,阳性率 2 9.2 % ;用定性PCR观察到 193例有阳性特异带 ,阳性检出率为 2 7.6 5 %。没有发现用定性PCR检测为阳性而用FQ PCR检测为阴性者。结论 FQ PCR检测HBVDNA较普通定性PCR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更高 ,减少发生污染可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可能性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
刘敬忠谭淑珍吴燕何蕴韶肖白周艳雷箴闫梅邵伟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
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的建立
2007年
目的建立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为唐氏综合征的基因诊断提供标准品。方法采集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采用 EB 病毒转化外周血 B 淋巴细胞和加环孢霉素 A 抑制 T 淋巴细胞的技术,建立永生淋巴母细胞系。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及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其建系前后的遗传特性及稳定性。结果建系成功,经过传代、冻存和复苏,建系后第10代染色体核型和 DNA 标志未发生改变。建系前后染色体核型均为47,XX,+21。多重荧光相对定量 PCR 鉴定,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原代细胞和转化后第10代细胞株的△Ct 值均在-2.55±3s 范围内,与正常对照相比△Ct 值范围无重叠。21号染色体上的 STR 基因座 D21S11多态性分析表明,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原代细胞和转化后第10代细胞株均有同样的3种基因型。结论染色体核型和 DNA 分析表明,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建立前后遗传特点一致,且稳定,可用作基因诊断试剂盒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控制的标准品。
肖白裴珮钮淑兰雷箴袁海昕范新萍吴燕贾兴元王立荣高斌闫梅王战勇戚豫刘敬忠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基因永生细胞系EB病毒
多重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法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被引量:9
2007年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多重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技术并应用之于唐氏综合征分子诊断,选择21号染色体上唐氏综合征特异区域基因片段(DSCR3)为目的基因,以12号染色体上的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为参照基因,设计合成两对引物以及分别以不同荧光标记的TaqMan探针,在同一个反应管中进行扩增。以相对定量指标△CT值区分唐氏综合征患者与正常人。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把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淋巴母细胞系作为标准品。通过优化反应条件,使得目的基因和参照基因的扩增效率基本一致,接近100%,模板浓度在3~300ng/μL范围内,△CT值的变异系数小于15%,浓度在30ng/μL时,变异系数最小(<10%),以该浓度的DNA作为模板进行批内和批间实验的△CT值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分别为9.8%和13.3%。运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0例唐氏综合征患者的血标本和30例正常人的血标本,正常人△CT值范围是-1.90~-1.30,患者的△CT值范围是-2.95~-2.15,两组之间无交叉重叠,有明显差异(P<0.001)。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建系成功,染色体核型和DNA分析表明建系前后遗传是稳定的。因此,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CT值的相对定量法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是可行的。
高斌肖白邹起练黄尚志王立荣钮淑兰闫梅雷箴贾兴元王战勇袁海昕吴燕刘敬忠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荧光定量PCR永生细胞系
中药“疣毒清”(Verrucout)对尖锐湿疣病毒(HPV)杀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考察中药“疣毒清”在体外对HPV的杀灭作用,以阐明其治疗机理。方法 从临床切除的CA标本中提取HPV,加入中药“疣毒清”后,在4℃下共孵,按时提取HPV-DNA,用FQ-PCR法测定其病毒含量。结果 含HPV的试管加入“疣毒清”后,经反复测试,24小时即不能测出HPV,而对照管及非相关中药管均含同等浓度的HPV-DNA拷贝。结论“疣毒清”具有明确的杀灭HPV的作用,这一功能阐明了它在治疗CA时的机制。
蔡有龄谭淑珍吴燕
关键词:尖锐湿疣HPVFQ-PCR中医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