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社会主义
  • 4篇主义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1篇研究视域
  • 1篇异议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底蕴
  • 1篇政治
  • 1篇政治体制
  • 1篇政治体制改革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社会主义道路
  • 1篇社会主义和谐...
  • 1篇社会主义民主
  • 1篇社会主义民主...
  • 1篇社会主义现代...
  • 1篇视域
  • 1篇主义和谐社会

机构

  • 4篇河南大学

作者

  • 4篇张丽
  • 2篇王浩斌

传媒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湖南第一师范...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及哲学底蕴
2009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哲学底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分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理论依据或进行了理论说明;而差异论哲学、发展论哲学以及和合论哲学则分别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底蕴。
王浩斌张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底蕴
对“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异议被引量:1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始终服务于本世纪中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逐渐引入后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表明中国利用后发优势走科学发展的捷径。到本世纪中期,中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完成之前,中国现代化理论处于传统现代化理论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理论称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张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研究视域
2009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研究是一门着眼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中思想解放的宏观历史进程,以深入研究经济变革中的一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发展观为理论重点,以彰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创新优势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实践目标的学问。
王浩斌张丽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研究视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及实现途径
2010年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是政治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已深刻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并不断推进了政治体制改革。综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成就及实现途径。
张丽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