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时机

作品数:99 被引量:429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建筑科学
  • 14篇文化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0篇膨胀土
  • 13篇紫色土
  • 12篇监测系统
  • 10篇砂质
  • 9篇水特征曲线
  • 9篇土壤
  • 9篇抗剪
  • 9篇抗剪强度
  • 8篇土水特征曲线
  • 8篇黏性
  • 8篇裂隙
  • 8篇课程
  • 7篇土木
  • 7篇土体
  • 7篇磁场
  • 6篇裂隙演化
  • 6篇教学
  • 6篇非饱和
  • 6篇干湿循环
  • 5篇岩土

机构

  • 99篇西南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长江师范学院
  • 6篇武汉大学
  • 5篇南洋理工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枣庄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9篇汪时机
  • 36篇李贤
  • 34篇江胜华
  • 25篇李伟清
  • 16篇鲍安红
  • 12篇程明书
  • 9篇何丙辉
  • 9篇陈正汉
  • 8篇江文华
  • 8篇王晓琪
  • 7篇毛新
  • 6篇侯建国
  • 6篇何英明
  • 5篇黎桉君
  • 5篇张雅倩
  • 5篇彭贞
  • 5篇姚捷
  • 5篇胡东旭
  • 5篇韩毅
  • 4篇孙世军

传媒

  • 1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0篇西南大学学报...
  • 8篇岩土工程学报
  • 8篇岩土力学
  • 8篇西南师范大学...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高等建筑教育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第十一届中国...
  • 2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泥沙研究
  • 1篇山西建筑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惯性技术...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11篇2020
  • 13篇2019
  • 13篇2018
  • 14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体裂隙的量测表征及开裂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研究土体裂隙的量测方法与定量化表征指标,基于MATLAB程序语言开发了一套能进行单张、批量土体裂隙图像处理、三维重建的软件。运用软件,对合肥膨胀土进行失水收缩开裂的试验,通过记录试样的开裂及裂隙演化过程,定量分析裂隙度、裂隙总长度、裂隙平均宽度以及裂隙分形维数等指标随含水率的变化关系。结合张拉破坏及体积收缩相关理论,对膨胀土开裂的部分微观过程进行研究,分析试验得到的裂隙指标结果发现:膨胀土的开裂过程主要有张拉破坏和体积收缩两个阶段,初始开裂临界含水率(w_(c)=44.7%)至含水率38%左右阶段主要表现为土体表面及内部的张拉破坏,裂隙长度、分形维数值迅速增加;在含水率38%至5%左右,试样主要发生体积收缩,裂隙面积、平均宽度等指标持续增加并最终随着含水率的逐渐降低而趋于稳定。
骆赵刚许冲杨振北汪时机
关键词:膨胀土裂隙
基于住建部专业认证的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前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普遍存在毕业论文选题和质量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标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日常进度缺乏清晰的管理制度,教学设施与信息资源缺乏明确的配套标准等问题。文章从住房城乡建设部土木工程专业认证出发,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管理、质量、教学设施与信息资源等5个方面深入研究土木工程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的解读,可为土木工程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江胜华侯建国何英明汪时机鲍安红李伟清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非饱和砂质黏性紫色土一维渗透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利用土体瞬时渗透特性测试仪,对重庆非饱和砂质黏性紫色土进行一维土柱垂直渗透试验。模拟不同降雨条件(5 mm/h、15 mm/h、30 mm/h)下,其入渗率、累积入渗量、浸润峰、体积含水率和吸力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到其渗透特性和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在初始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降雨强度越大,初期入渗率越大;土体的入渗率与含水率有关,含水率越低的土体,其入渗率越大;(2)不同降雨强度下,水入渗到同一监测点的时间不同;且降雨强度越大时,含水率增大到某一稳定值的数值也越大;(3)降雨强度并不会影响土体的饱和渗透系数和持水性能。从试验规律可知非饱和砂质黏性紫色土的体积含水率θ与渗透系数的对数lgk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拟合的线性方程,可应用于相应紫色土地区土体的非饱和渗流分析。
李达汪时机李贤毛新曹挺
关键词:降雨强度
马蹄形旋涡作用下桥墩冲刷坑内石块起动被引量:1
2018年
根据Stokes定理对马蹄形旋涡进行等效分析,得到冲刷坑内从迎水面开始不同角度的等效旋涡强度,并推导马蹄形旋涡对石块的吸附力,计算石块在冲刷坑中的受力及起动时的临界直径。计算结果表明,从迎水面开始的0°至75°,冲刷坑内的等效旋涡强度逐渐减小;在75°至90°,等效旋涡强度出现振荡,但变化幅度较小。从0°至90°,石块承受的旋涡吸附力和切向动水压力的绝对值均先增大后减小,旋涡吸附力绝对值在45°时达到最大值,切向动水压力的绝对值在37°达到最大值,且在72°时方向发生反转。从0°至90°,石块的临界直径先减小后增大,最小临界直径位于35°至45°的范围。在0°至74°,如石块小于临界直径但大于河床泥沙的起动直径,则石块更稳定;在74°至90°,如石块大于临界直径,则石块更稳定。采用抛石防护时,对于不同角度位置,宜采用不同直径的石块,且在桥墩的上游部位防护直径不宜过大。
江胜华侯建国何英明汪时机
关键词:桥墩
岩土体CT图像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CT作为一种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不仅在临床医学有着重要的衫价值,而且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从医学界推广至工业界乃至岩土工程界。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CT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其国...
彭贞汪时机
关键词:岩土体计算机层析成像
文献传递
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路基塌陷监测系统,包括跟踪装置、无人机监测系统和数据控制系统。跟踪装置包括磁场发射元件,用以激发磁场;无人机监测系统,包括无人机、设置在无人机顶部的GPS和分别位于无人机左右机翼的三轴磁传感探头,...
江胜华江文华姚捷汪时机李伟清
文献传递
不同覆土压力下砂质黏性紫色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使用Geo-Experts高级型应力相关土-水特征曲线压力板仪对重庆砂质黏性紫色土在不同覆土压力下(0,40,100,200 kPa)的土-水特征曲线(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SWCC)进行了研究;采用双应力变量广义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在覆土压力和吸力的双应力变量影响下,土样的孔隙结构发生改变;脱湿过程孔隙比发生显著减小时的拐点吸力值随着覆土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吸湿过程中,土样的孔隙比变化不明显。(2)在双应力变量下,较大覆土压力的土样(100,200 kPa)脱湿SWCC呈现双峰特点,而较小覆土压力的试样脱湿SWCC未出现双峰特点;经历脱湿—吸湿过程后,含水率出现滞回现象。(3)使用双应力变量广义SWCC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不同覆土压力下紫色土的SWCC,拟合精度高。结合孔径密度函数和土性参数S-index,可得出土的最佳体积含水率公式,可应用于相应紫色土地区工程建设指导。
李达汪时机李贤陈洪凯梁广川蒋文君
农机化硕士生培养要求及培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2016年
以川渝两地县级及其以上的农业机械化管理、科研、推广、监理、鉴定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为调查对象,就农业机械化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及培养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的若干建议。
陈建祝诗平汪时机杨明金李云伍李伟清王攀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工程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模糊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提问是教师课堂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但目前大多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却不高.针对现有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亟需进行评价衡量的现状,本文将提问标准分为问题的类别、问题的型式、问题的层次、问题的质量、问题的数量和提问的态度等6个方面进行较深层的剖析,并针对有效性评价时需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而存在的经验性和主观性,引入隶属函数和模糊评价指标,构建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模糊评价模型,且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标准和模糊评级方法简便可行,可供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时参考.
江胜华武立群李伟清汪时机鲍安红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隶属函数
膨胀土干湿循环裂隙演化及其土-水特征曲线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周期性的蒸发和降雨作用导致膨胀土裂隙发育,而裂隙对土体的水力及强度特性有很大影响。为研究膨胀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裂隙发展规律及其土水特征,采用CT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程序定量分析裂隙的发育演化过程;利用压力板仪进行合肥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干湿循环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T图像可以得到试样内部裂隙的二维、三维结构及其定量化分析指标;各个裂隙指标的裂隙发育过程可以用logistic函数的生长曲线描述。裂隙对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影响较大,裂隙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呈"双峰"形态;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膨胀土持水能力降低,不同循环次数的土水特征曲线差异性明显,吸力200~450 k Pa阶段,不同循环次数下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逐渐趋于一致;干湿循环对SWCC1和SWCC2特征点(进气值,残余值)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发现,平均裂隙宽度、内表面积、平均裂隙长度、体积裂隙度和面积裂隙度均与裂隙膨胀土的持水能力有显著的相关联性;以干湿循环次数和基质吸力为变量建立双峰土水特征曲线模型,采用合肥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及可靠性,饱和含水率、拟合参数都与干湿循环次数呈良好的相关性。
汪时机王晓琪王晓琪李贤李贤MUHAMMAD Qayyum Hamka
关键词:干湿循环裂隙膨胀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