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燕鸣

作品数:54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理学
  • 12篇电气工程
  • 8篇化学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0篇正极
  • 19篇正极材料
  • 18篇离子
  • 16篇电池
  • 16篇离子电池
  • 15篇电化学
  • 15篇锂离子
  • 15篇锂离子电池
  • 11篇教学
  • 7篇电化学性能
  • 7篇纳米
  • 7篇负极
  • 7篇负极材料
  • 7篇PO
  • 6篇电池负极
  • 6篇电池负极材料
  • 6篇溶剂
  • 6篇锂离子电池负...
  • 6篇锂离子电池负...
  • 6篇稀土

机构

  • 46篇淮北师范大学
  • 5篇淮北煤炭师范...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福州大学

作者

  • 54篇汪燕鸣
  • 28篇王飞
  • 11篇王广健
  • 9篇张振新
  • 7篇周永红
  • 6篇孙登明
  • 6篇郭亚杰
  • 6篇朱波
  • 5篇张茂林
  • 5篇王雅静
  • 5篇刘晓玉
  • 4篇李龙凤
  • 4篇杨振兴
  • 4篇张秀梅
  • 3篇王飞
  • 3篇董婉婷
  • 2篇陈铁旦
  • 2篇杨正兴
  • 2篇张永兴
  • 2篇邓凡政

传媒

  • 11篇淮北师范大学...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化工时刊
  • 3篇淮北煤炭师范...
  • 3篇池州学院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电子元件与材...
  • 2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合成化学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半胱氨酸和镍分层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黄岑苷的测定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循环伏安(CV)法制备L-半胱氨酸和Ni分层修饰电极,用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方法对分层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修饰电极上黄岑苷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DPV)法测定黄岑苷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DPV法测定时,峰电流与黄岑苷浓度在5.0×10-7~1.0×10-5 mol/L和1.0×10-5~1.0×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该方法可用于药品中黄岑苷的测定。
汤优霞汪燕鸣孙登明
关键词:L-半胱氨酸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
xLiMnPO_4·yLi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2015年
采用固相法合成xLiMnPO4·yLi3V2(PO4)3(x/y=1:0、2:1、1:1和1:2)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流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测试对材料物相、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LiMnPO4和Li3V2(PO4)3两相共存;在2.4~4.8V电压范围,随着Li3V2(PO4)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放电容量逐渐增大.0.1C倍率下LiMnPO4·2Li3V2(PO4)3/C的放电容量达到147mAhg-1.复合Li3V2(PO4)3能显著改善LiMnPO4充放电可逆性.
王雅静王飞汪燕鸣孙登明
关键词:LIMNPO4LI3V2(PO4)3正极材料
乳酸锂兼做锂源和碳源制备高性能Li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
2021年
以乳酸锂兼做锂源和碳源,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Li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研究一次球磨混合原料和原料预分解后的二次球磨处理对复合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尺寸、颗粒分散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一次球磨,经过二次球磨处理制备的Li_(3)V_(2)(PO_(4))_(3)/C复合材料具有更小的颗粒尺寸和更高的颗粒分散性,并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3.0~4.3V电压范围,10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15mAh·g^(-1),在1C倍率下循环200次容量保持率达到97%;在3.0~4.8V电压范围,5C倍率下循环200次容量保持率为93%,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汪燕鸣刘晓玉王飞
关键词:正极材料
聚乙二醇辅助制备高性能钠离子电池Na_(3)V_(2)(PO_(4))_(3)/C正极材料
2021年
以碳酸钠、磷酸二氢铵和五氧化二钒为原料,草酸为还原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两步法制备Na_(3)V_(2)(PO_(4))_(3)/C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尺寸、表面包覆碳层厚度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加材料颗粒团聚程度逐渐减小,颗粒表面包覆碳层厚度逐渐增大。其中以平均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制备的Na_(3)V_(2)(PO_(4))_(3)/C表现出最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10C倍率下放电容量达到105 mA hg^(-1),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5%。
汪燕鸣徐晓宁李娇娇王飞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聚乙二醇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ZnFe<Sub>2</Sub>O<Sub>4</Sub>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ZnFe<Sub>2</Sub>O<Sub>4</Sub>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采用水和乙醇胺为溶剂体系,以六水硝酸锌和七水硫酸亚铁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反应制备ZnFe<Sub>2...
王飞任小高汪燕鸣代汉文徐晓宁
文献传递
基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无机化学教学探索被引量:2
2017年
无机化学是高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优化无机化学教学效果,从重视绪论课、优化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等3方面提出几点思考,进一步实现无机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汪燕鸣王飞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效果
协调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3
2016年
教学和科研是当代高等学校教育的一把双刃剑。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让二者有机结合,良性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是高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探,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飞汪燕鸣
关键词:教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ZnFe<Sub>2</Sub>O<Sub>4</Sub>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ZnFe<Sub>2</Sub>O<Sub>4</Sub>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采用水和乙醇胺为溶剂体系,以六水硝酸锌和七水硫酸亚铁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反应制备ZnFe<Sub>2...
王飞任小高汪燕鸣代汉文徐晓宁
文献传递
钒掺杂LiCo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聚乙二醇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LiCo1-xVxPO4/C(x=0、0.03和0.05)。X射线衍射(XRD)表明掺杂的V进入了LiCoPO4晶格内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显示LiCo0.97V0.03PO4/C的粒径分布在200~700nm之间,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约30nm厚的碳层。在0.1C倍率下,LiCo0.97V0.03PO4/C和LiCoPO4/C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11和70mAh/g。掺杂V不仅能够改善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材料的放电电压平台。
汪燕鸣王广健张茂林王阿鸣
关键词:正极材料离子掺杂高电压
溶剂热法合成纳米磷酸钴锰锂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018年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纳米尺寸棒状磷酸钴锰锂(LiCo_(1-x)Mn_xPO_4,x=0.1,0.2,0.3,0.4,0.5)锂离子电池固溶体正极材料。研究了锰(Mn)含量对磷酸钴锂(LiCoPO_4)晶体结构、颗粒尺寸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固溶体中Mn含量的增加,材料颗粒尺寸逐渐减小,充放电容量逐渐升高,在Mn含量为0.5%(wt,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磷酸钴锰锂/碳(LiCo_(0.5)Mn_(0.5)PO_4/C)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1.0C倍率下的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37、118mAh/g,具有较好的倍率充放电性能。
汪燕鸣朱波刘晓玉陈盛王飞
关键词:正极材料纳米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