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佩

作品数:30 被引量:179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航天支撑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兵器科学与技...
  • 6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制导
  • 4篇飞行
  • 4篇飞行器
  • 4篇高超声速
  • 4篇高超声速飞行
  • 4篇高超声速飞行...
  • 4篇超声速
  • 4篇超声速飞行
  • 4篇超声速飞行器
  • 3篇微分
  • 3篇微分器
  • 3篇毁伤
  • 2篇导引头
  • 2篇动态面控制
  • 2篇运载
  • 2篇运载火箭
  • 2篇再入
  • 2篇再入制导
  • 2篇制导律
  • 2篇自适

机构

  • 30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航空工业...
  • 2篇北京航天飞行...
  • 2篇上海航天电子...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高压电器...
  • 1篇齐鲁石化热电...

作者

  • 30篇王佩
  • 14篇张科
  • 8篇吕梅柏
  • 4篇陈冰
  • 4篇张定华
  • 4篇李山
  • 4篇李言俊
  • 4篇王靖宇
  • 3篇田锡天
  • 3篇韩治国
  • 3篇张明环
  • 2篇田进
  • 2篇王明微
  • 2篇陈略
  • 2篇侯忠滨
  • 2篇聂聪
  • 2篇杨文骏
  • 1篇杨青龙
  • 1篇耿俊浩
  • 1篇刘书暖

传媒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火力与指挥控...
  • 3篇航空兵器
  • 2篇宇航学报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发电设备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航空制造技术
  • 1篇航空计算技术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航空精密制造...
  • 1篇飞行力学
  • 1篇航空工程进展
  • 1篇上海航天(中...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横程动态约束的预测-校正再入制导方法被引量:4
2020年
针对大升阻比飞行器再入滑翔制导问题,基于预测-校正制导法,提出一种横程动态约束的侧向制导策略。利用再入过程中横程与剩余航程的近似线性关系,设计边界约束动态变化的横程走廊控制倾侧角反转。对大气密度和飞行器气动参数扰动引起的预测模型不确定性进行在线参数估计。以CAV-L高超声速飞行器为研究对象,进行再入制导仿真。结果表明,对不同航程的再入任务该制导法均能精确引导飞行器飞向目标,侧向制导倾侧角反转时机分布合理,反转次数少。Monte Carlo仿真校验了横程动态约束制导法对再入状态误差和过程扰动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张科石国祥王佩
关键词:再入制导高超声速飞行器
天基拦截器过渡轨道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天基拦截器用于从太空对来袭高超声速目标进行快速、准确打击。针对最短拦截时间要求,提出了一种组合的过渡段轨道优化算法。首先建立了天基拦截器的轨道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将时间最短转移轨道问题转化为两点边值问题,通过"人工鱼群算法+序列二次规划"方法求解待优化约束,最终获得时间最短过渡轨道。定性分析及仿真实例表明,该组合优化算法可有效克服传统优化算法对初值的敏感问题,保证过渡时间最短的条件下搜索到全局最优。
高浩张科王佩
关键词:人工鱼群算法序列二次规划
基于侧向机动能力预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制导算法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预测-校正制导中侧向制导使用传统误差走廊制导法自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在不过多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器侧向机动能力预测的再入制导算法。利用纵向制导所得倾侧角幅值函数计算飞行器再入时升力侧向分量均值,依此设计边界约束动态变化的横程走廊控制倾侧角反转时机。引入在线参数估计以抑制再入过程中大气密度和飞行器气动参数扰动对预测模型的影响。以CAV-L高超声速飞行器为对象,进行再入制导仿真。结果表明对不同航程的再入任务该制导算法均能有效引导飞行器飞向目标,落点误差小,制导效果稳定。Monte Carlo仿真验证了制导算法对再入初始状态偏差和过程扰动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石国祥张科王佩韩治国
关键词:再入制导高超声速飞行器
一种新型领从式多弹协同制导律设计被引量:6
2020年
为了减小多弹协同时间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领从式策略的新型三维时间协同制导律。不同于基于剩余时间估计实现多弹协同的领从式制导律,该制导律将对攻击时间的控制问题转化为从弹跟踪领弹的剩余弹目相对距离问题,避免了因剩余时间求解不准确而产生的时间协同误差,协同精度更高。本文针对指挥所、机场等静止目标,假设导弹速度恒定,领弹采用增广比例导引,从弹利用二阶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收敛特性求得总控制量,其后对获得的控制量进行解耦设计,分别得到俯仰通道和偏航通道的控制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张振林张科郭正玉吕梅柏王佩韩治国
关键词:导引律二阶非线性系统
基于HLA的机载激光武器仿真系统设计被引量:6
2011年
以机载激光武器(ABL)为研究对象,根据机载激光武器的特点以及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原理,提出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机载激光武器仿真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了由弹道导弹、载机、机载激光武器等成员组成的仿真系统,并就系统设计、开发及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作战想定、仿真系统结构设计、OMT设计、联邦成员实现等分别作了讨论。最后,组建仿真系统进行反导拦截仿真实验,从攻防两方面对影响机载激光武器毁伤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可以为机载激光武器反导效能的分析评估提供平台和依据,对其它基于HLA的仿真系统的联邦设计与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佩吕梅柏李言俊田进
关键词:机载激光武器毁伤评估
空空导弹对目标的毁伤计算与仿真被引量:4
2009年
根据空空导弹破片式战斗部对空中目标的毁伤特点,对战斗部对空中目标的毁伤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空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空空导弹对空中目标毁伤过程的仿真流程,研究了基于OpenGL的空空导弹对目标毁伤过程的可视化仿真实现,为正确评估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提供了依据和手段。最后,给出了基于OpenGL的空空导弹毁伤空中目标过程的仿真实例。
王佩李言俊
关键词:破片式战斗部单发杀伤概率空空导弹
机载激光武器仿真系统与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在分析机载激光武器(ABL)战技术指标和作战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机载激光武器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弹道导弹、载机、测距激光、跟瞄系统、激光大气传输和高能激光毁伤评估模块组成。重点研究了机载激光武器的建模,包括测距激光探测概率计算、复合轴跟瞄系统设计、大气对激光造成的衰减和扩散以及高能激光毁伤计算等。最后,搭建了仿真系统进行反导拦截试验,从攻防两方面对影响机载激光武器毁伤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该仿真系统可以为机载激光武器反导效能的分析评估提供平台和依据。
王佩李言俊田进
关键词:机载激光武器激光大气传输毁伤评估
基于车间能力的工艺分工规划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解决企业工艺分工规划中零件承制车间的优化选择问题,合理利用制造资源,提出了基于车间能力的工艺分工规划方法。该方法依据设备能力建立车间能力模型,并根据车间能力和状态为零件的主要工序选择满足加工要求的承制车间,得到候选车间列表;在此基础上依据生产时间,生产成本和加工质量及其子集,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候选车间评价模型,通过该评价模型确定候选车间的优先顺序,最终得到最优的承制车间。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王佩田锡天刘书暖侯忠滨
低空反无人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61
2018年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无人机不仅在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民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使用难度的不断降低,无人机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其"黑飞"与滥用也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了安全危害。因此,对低空无人机进行反制与防护的需求在军、民领域均十分强烈。围绕无人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状况,介绍了低空无人机非合作飞行带来的安全问题,对威胁种类及来源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现有反无人机技术体系的组成及相关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综述。此外,结合低空反无人机系统研发的智能化、一体化、自主化问题,分析并讨论了低空反无人机中探测与防护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张静张科王靖宇吕梅柏王佩
零件工艺分工规划及评价方法
2010年
为了使企业合理、高效地进行零件工艺分工规划,提出了基于车间能力的工艺分工规划方法。该方法依据设备能力、工装能力建立车间能力模型,并根据车间能力和状态为零件的制造阶段选择承制车间,并组合形成分工路线;在此基础上对工艺分工路线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多个备选路线进行评价、排序,以确定最优的工艺分工路线。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王佩田锡天耿俊浩侯忠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