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旭

作品数:16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专项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高职
  • 5篇院校
  • 5篇教育
  • 5篇高职院校
  • 3篇职教
  • 3篇高职教育
  • 2篇职业教育
  • 2篇职业院校
  • 2篇裂缝
  • 2篇就业
  • 2篇高等职业教育
  • 2篇高等职业院校
  • 2篇层次分析
  • 2篇层次分析法
  • 1篇锈蚀
  • 1篇学生综合素质
  • 1篇学系
  • 1篇育发
  • 1篇育人
  • 1篇支梁

机构

  • 16篇辽宁省交通高...

作者

  • 16篇胡晓旭
  • 3篇徐雅娜
  • 3篇赵萍
  • 3篇闫丹
  • 3篇张亚军
  • 3篇姚丽
  • 1篇程相宽
  • 1篇张岩

传媒

  • 4篇辽宁高职学报
  • 3篇辽宁省交通高...
  • 2篇职教论坛
  • 2篇交通高教研究
  • 2篇辽宁交通科技
  • 1篇华东公路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 2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读“示范校计划”精神 明确学校内涵建设思路被引量:14
2007年
从实践者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探讨了实施国家示范校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重大意义,研究、探讨、归纳了提高学校内涵建设十个方面的实施重点。
张亚军胡晓旭
关键词:高职教育示范校建设
高职院校吸引力与办学特色的关系研究
2013年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如何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凝练办学特色,增强高职办学影响力与吸引力,依然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从提升高职办学吸引力的途径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吸引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以及吸引力外延,并指出:办学特色必须鲜明,服务能力一定要强,这是提升高职院校吸引力的关键。
程相宽胡晓旭
关键词:高职教育
简支弯梁的简化计算
1996年
本文采用分离扭矩和比拟直梁的方法,使一次超静定的简史弯梁内力求解静定化,从而,使其计算大为简化。
胡晓旭姚丽
关键词:扭矩简支梁桥计算方法
深化高校改革的几点思考
1998年
当人类社会即将迈进21世纪之际,许多政治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教育家都在为我们描绘未来社会的面貌、特征、矛盾、机遇、前景。作为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当然最关心的是高等教育应以怎样的面貌进入21世纪,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的...
胡晓旭
关键词:高校
纤维网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2004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纤维网的物理性能、特点。
胡晓旭张岩
关键词:纤维网纤维网混凝土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与钢筋锈蚀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和钢筋锈蚀的机理分析 ,深入研究探讨了不同的裂缝形态对钢筋锈蚀的相互关系 ,并提出了减少结构裂缝。
胡晓旭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结构耐久性
转型期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被引量:4
2015年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正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调整、生源压力危机和招生制度改革四大挑战,同时,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使高职院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市场研究,准确定位,深化改革,提升内涵,走实力发展的道路。
张亚军胡晓旭
关键词:高职院校
浅议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被引量:2
2002年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成功经验提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
胡晓旭姚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改革教育体制教育发展教育质量教育竞争
关于桥头跳车问题的初探被引量:16
1996年
本文认为从桥台到路基的结构突变是导致桥头路面错台乃至跳车的根本原因。据此,从结构上提出了使路面体系逐渐过渡的改进措施。
胡晓旭
关键词:桥头跳车结构突变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的测量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2
2012年
工学结合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课程普遍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研究高职教育课程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对工学结合的课程进行评价的具体实践,提出并建立起一套具有通用性、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工学结合实施程度的测量与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共设6个一级指标,下设17个二级指标。实践证明,该体系对学校教学管理尤其是课程评价实现量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徐雅娜胡晓旭闫丹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