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佳琪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新风
  • 4篇通风
  • 4篇排风
  • 4篇空气过滤器
  • 3篇气幕
  • 3篇气溶胶
  • 3篇回风
  • 3篇测试系统
  • 3篇厨房
  • 3篇炊事
  • 2篇纤维
  • 2篇滤料
  • 2篇厨房通风
  • 1篇新风引入
  • 1篇扫描电镜
  • 1篇通风系统
  • 1篇排风罩
  • 1篇品质因素
  • 1篇燃烧废气
  • 1篇纤维滤料

机构

  • 9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江苏创云环保...

作者

  • 9篇范佳琪
  • 7篇程建杰
  • 6篇陆青松
  • 6篇周斌
  • 6篇李光毅
  • 4篇陈丽萍
  • 3篇杨雨佳
  • 2篇周斌

传媒

  • 2篇暖通空调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对纤维滤料过滤性能的研究
空气过滤在许多工业领域成为了主要关注的问题。纤维过滤技术如今已成为最经济和有效的过滤手段,也是一项先进的过滤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空气过滤领域。因此,很有必要对过滤器运行,特别是滤料中压降和过滤效率做出预测。滤料压降也就是...
范佳琪
关键词:纤维滤料纤维直径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新风单元、气溶胶发生混合单元、过滤器测试单元、空气流量测量单元、排风单元,还包括也与气溶胶发生混合单元相连的回风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不但能对一般通风...
周斌程建杰陆青松范佳琪贡达梁辰博李光毅
一种基于气幕和过滤的厨房通风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气幕和过滤的厨房通风系统,该系统由新风段、气幕段和排风段组成。所述新风段由新风口、PM2.5过滤器、送风机、引射器补风支管等组成。所述气幕段由变径管、燃气灶、可调角度气幕、热气幕送风支管等组成。所述排风...
周斌陆青松陈丽萍程建杰范佳琪贡达梁辰博李光毅杨雨佳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气幕和过滤的厨房通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气幕和过滤的厨房通风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新风补风部分、气幕射流部分和排风部分组成。所述新风补风部分由新风引入口、PM2.5过滤器、高效轴流送风风机、弯管、供气主管、引射器补风支管、风阀和补风风口组成。...
周斌陆青松陈丽萍程建杰范佳琪贡达梁辰博李光毅杨雨佳
文献传递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新风单元、气溶胶发生混合单元、过滤器测试单元、空气流量测量单元、排风单元,还包括也与气溶胶发生混合单元相连的回风单元。本发明的测试系统不但能对一般通风用空气过...
周斌程建杰陆青松范佳琪贡达梁辰博李光毅
文献传递
空气过滤器玻纤滤料纤维排布对初始过滤性能的影响
2015年
应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研究了亚高效滤料(F6)中2种不同直径纤维排布方式对过滤效果的影响,寻找最易穿透粒径(MPPS),比较了这2种排布方式对应的压降与捕集效率,并用解析解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直径为0.10-0.90μm的颗粒物,模型1(小纤维在后、大纤维在前)的捕集效率比模型2(小纤维在前、大纤维在后)低,最大差值可达17%;当增大纤维的行间距时,捕集效率会增大50%以上;在扩散、惯性和拦截效应下,前方纤维的捕集数量明显高于后方纤维,前一半纤维捕集的颗粒物数量超过总捕集数的83%;F6滤料的MPPS值为0.20-0.40μm。
贡达周斌程建杰范佳琪陈丽萍黄庆
关键词: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空气过滤器捕集效率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新风单元、气溶胶发生混合单元、过滤器测试单元、空气流量测量单元、排风单元,还包括也与气溶胶发生混合单元相连的回风单元。本发明的测试系统不但能对一般通风用空气过...
周斌程建杰陆青松范佳琪贡达梁辰博李光毅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气幕和过滤的厨房通风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气幕和过滤的厨房通风系统,该系统由新风段、气幕段和排风段组成。所述新风段由新风口、PM2.5过滤器、送风机、引射器补风支管等组成。所述气幕段由变径管、燃气灶、可调角度气幕、热气幕送风支管等组成。所述排风...
周斌陆青松陈丽萍程建杰范佳琪贡达梁辰博李光毅杨雨佳
文献传递
基于EN779-2012标准测试方法研发新型分层滤料过滤器被引量:1
2014年
分析了一般通风用过滤器的作用和选择原则,对比了我国和欧盟的测试标准GB/T14295—2008和EN 779-2012。利用测试台对国内两种过滤器(A,C)和国外某产品B进行性能测试,获得了材料厚度、过滤器阻力、过滤效率及微观形貌。通过品质因素分析,发现过滤器A对细颗粒物的品质因素最优,达到0.102,其滤料具有低阻高效的特征,在一定的支撑力下,可以提供更大的三维空间,提高容尘效率与拦截效率。过滤器B对细颗粒物的品质因素为0.077,原因是滤料内部均匀分布,能提供较高的过滤效率。过滤器A的工艺与过滤器B的工艺相结合是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周斌范佳琪黄庆葛振东
关键词:扫描电镜品质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