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阴伟晓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疫霉
  • 8篇大豆疫霉
  • 4篇疫霉菌
  • 4篇大豆
  • 4篇大豆疫霉菌
  • 3篇无毒基因
  • 2篇疫霉病
  • 2篇疫霉病菌
  • 2篇致病型
  • 2篇自然群体
  • 2篇效应分子
  • 2篇霉病
  • 2篇分子
  • 2篇病菌
  • 2篇大豆疫霉病
  • 2篇大豆疫霉病菌
  • 1篇地理分布
  • 1篇豆种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机构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8篇阴伟晓
  • 6篇王源超
  • 4篇郑小波
  • 3篇崔林开
  • 3篇董莎萌
  • 2篇唐庆华
  • 2篇李德龙
  • 1篇李井干
  • 1篇杨瑾
  • 1篇叶文武
  • 1篇邢邯
  • 1篇苗苗
  • 1篇陆静
  • 1篇戴婷婷

传媒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我国部分地区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为探究我国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使用13对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引物对来自部分地区的79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进行了DNA指纹分析。1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7.0%。SSR指纹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异距离0.79为阈值时,可将79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划分为13个遗传聚类组。多数大豆疫霉菌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表明我国大豆疫霉在DNA水平上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变异,从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豆疫霉菌DNA多态性特征与分离物地理来源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说明不同地区的大豆疫霉菌群体与大豆栽培品种之间的互作很可能是引起大豆疫霉菌发生广泛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
唐庆华崔林开苗苗李德龙阴伟晓郑小波王源超
关键词:大豆疫霉群体遗传结构地理分布
大豆疫霉无毒基因PsAvr3b的标记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一种无毒基因PsAvr3b特异的分子标记PsAvh307,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通过利用CAPS分子标记技术,对大豆疫霉病菌两亲本菌株及杂交后代群体鉴定获得的无毒...
王源超董莎萌阴伟晓郑小波
文献传递
黄淮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对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性评价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建立一套大豆抗疫霉菌根腐病基因鉴别菌系,并用于分析大豆品种(系)是否含有抗病基因Rps1a、Rps1c和Rps1k。【方法】采用下胚轴接种法测定了125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的毒性组成,筛选了不同毒力公式的6个大豆疫霉菌并建立了该菌系,测定了黄淮地区55个主栽大豆品种(系)对该菌系的抗性并通过基因推导方法进行抗病基因分析。【结果】55个大豆品种(系)共产生18种反应型。抗病基因的推导结果表明,有2个品种可能含有Rps1c,没有鉴定到可能携带有Rps1a或Rps1k的大豆品种(系)。【结论】黄淮地区携带抗病基因Rps1a、Rps1c和Rps1k的大豆品种(系)并不多,且易感疫霉菌,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抗性育种并积极推广。
唐庆华崔林开李德龙戴婷婷阴伟晓董莎萌邢邯郑小波王源超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基因
大豆疫霉无毒基因PsAvr3b的克隆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大豆(Glycine max)引起的大豆根腐病是威胁世界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多亿美元。大豆疫霉分泌的无毒蛋白和大豆产生的抗病受体之间的相...
阴伟晓
关键词:大豆疫霉F2群体CAPS标记
文献传递
大豆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风险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评估大豆疫霉对甲霜灵是否存在抗性风险,采用药剂驯化的方法诱导获得了大豆疫霉菌抗甲霜灵突变株hlj34M,并对其适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突变体菌丝生长速率、游动孢子产量和致病力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而卵孢子产量明显减少,突变体的3个单游动孢子后代的卵孢子产量与亲本菌株相比分别减少20.35%、43.63%和43.85%,统计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果表明:甲霜灵的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豆疫霉对其产生较大的抗性风险。
崔林开李井干陆静阴伟晓王源超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甲霜灵抗药性风险生物学特性
大豆疫霉无毒基因PsAvr3b的标记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一种无毒基因PsAvr3b特异的分子标记PsAvh307,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通过利用CAPS分子标记技术,对大豆疫霉病菌两亲本菌株及杂交后代群体鉴定获得的无毒...
王源超董莎萌阴伟晓郑小波
大豆疫霉效应分子PsAvr3b与GmCYP1互作抑制植物的免疫反应
疫霉属卵菌包括大豆疫霉、马铃薯晚疫病菌等100余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在侵染植物过程中,这类病原菌能分泌大量含有RxLR基序的效应蛋白,目前已经证明这类效应分子通过RxLR基序与寄主细胞膜上磷脂结合进入到植物细胞内抑制免疫...
孔广辉赵耀乔永利杨瑾阴伟晓叶文武董莎马文勃王源超
大豆疫霉无毒效应分子的鉴定及其毒性机理研究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大豆(Glycine max)引起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大豆疫霉和大豆之间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大豆疫霉分泌的无毒效应分子与寄主植物抗病基...
阴伟晓
关键词:大豆疫霉多态性功能分析E3泛素连接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