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玮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首都特色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六种血常规项目联合应用推断死亡时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通过多个血常规项目简便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 m L,分装后保存于25℃的恒温箱中,以4 h间隔取血样,使用血液分析仪测定平均红细胞体积等6种血常规项目,同时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红细胞ATP含量,各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推导线性回归方程,同时6种项目合并推导联合方程,然后计算各回归方程和联合方程在各时间点的偏离时间。结果 6种血常规项目其r2为0.7-0.8,明显低于ATP指标的0.9126和联合方程的0.9663;6种血常规项目的平均偏离时间均在2.5 h以上,远高于ATP项目的1.86 h和联合方程的1.35 h。结论 6种血常规项目联合使用可以简便准确地推断死亡时间,提示多指标联合应用是研究死亡时间推断的重要方向。
- 韩玮马原唐晖李伟静李常兰任素萍焦章平于群
- 关键词:死亡时间
- 对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前滤除白细胞必要性的评估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估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输注前常规过滤白细胞的必要性,为合理使用FF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调整血浆分离时间和剩余血浆量,试验9种血浆制备条件,观察不同的制备条件对白细胞残留量的影响;调查4个采供血机构FFP白细胞残留量;使用5种国产血浆滤器对FFP进行过滤,观察白细胞去除效果和对血浆质量的影响。结果延长血浆分离时间和增加血浆残留量可有效地降低血浆白细胞残留量,达到<1×106/U的水平;4个采供血机构FFP白细胞残留量大多<1×106/U;国产血浆滤器对血浆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去白细胞效率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血浆损失率较高。结论在规范血浆制备规程的前提下,FFP输注前不必进行常规白细胞过滤,血浆置换等特殊情况可考虑白细胞过滤。
- 韩玮陶涛陈民才王全立
-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白细胞过滤残留白细胞
- 模拟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评估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方法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 m L,保存于可调式水温箱中,初始温度为37℃,此后每1小时调节水浴温度下降1℃,10 h后每1小时调节水浴温度下降0.5℃,24 h水浴温度降至20℃后不再调节。分别在0、2、4、6、8、10、12、16、20、24、28、32、36、40、44、48 h取血样,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ATP含量。将实验过程划分成3个时间段(全程、降温段、恒温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3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其决定系数(r^2)差距较大,分别为0.898、0.940和0.982,说明全程回归方程的精确度低于分段计算的回归方程;全程计算的平均偏离时间(6.86 h)明显高于分段计算(3.47 h),说明全程计算误差高于分段计算。结论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有明显影响,应对这一阶段进行深入研究。
- 韩玮张嘉川唐晖张敏李常兰任素萍焦章平于群
- 关键词:死亡时间推断
- 保存前滤除白细胞对预防FNHTR及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推广血站型滤器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悬浮红细胞分为过滤组和对照组,在保存前和保存期检测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及红细胞变形指数(EI);临床输血患者按所输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过滤前保存时间分为5组,分别为0d、≤7d、≤14d、≤21d和>21d,观察各组FNHTR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细胞因子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在血液中不断积累,过滤组细胞因子在保存中维持在原有的较低水平;在保存后期过滤组EI明显高于对照组;FNHTR发生率与过滤前保存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悬浮红细胞保存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累积,而去白细胞过滤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效应;保存前滤除白细胞可以有效预防FNHTR的发生,故悬浮红细胞应在保存前滤除白细胞。
- 韩玮贺敏陈民才卓海龙陶涛宋丽敏王全立于群
- 关键词:白细胞过滤悬浮红细胞
- 四种血小板制品滤除白细胞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过滤对血小板的影响,遴选适于过滤的血小板制品。方法对机采血小板、手工浓缩血小板和相应的两种冰冻血小板进行过滤,观察血小板回收率、白细胞去除率和血小板聚集率等多项血小板功能指标。结果机采血小板回收率为86.81%,手工浓缩血小板回收率仅为73.08%;两种冰冻血小板制品损失量达60%~70%;过滤后机采血小板达到去白细胞标准,而手工血小板未达到去白细胞标准;过滤对液态保存血小板制品的功能无明显影响,但手工浓缩血小板功能低于机采血小板。结论冰冻保存的血小板制品不适于去白细胞过滤;手工浓缩血小板制备工艺尚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并研制与之相适应的去白细胞滤器;机采血小板质量较好,国产滤器可达到去白细胞标准,是当前适于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制品。
- 韩玮李伟静陶涛宋丽敏陈民才卓海龙于群王全立
- 关键词:白细胞过滤机采血小板冰冻血小板
- 定量组织化学技术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组织化学技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组织与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研究。自应用以来已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较大发展。该文对图像分析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在法医学研究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法医学实践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张敏韩玮唐晖袁雅洁高冲左芷津
- 关键词: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生物发光法ATP
- 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合理应用策略的实验研究
- 目的:去白细胞滤器在输血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在我国尚无规范的管理办法,且白细胞过滤出现滥用倾向,使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作用和效果受到较大影响,这是当前输血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本...
- 韩玮
- 关键词:白细胞过滤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制品
- 文献传递
- 人离体红细胞ATP含量与死亡时间和环境温度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通过红细胞ATP含量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适用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方法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mL,分装后分别保存于15、20、25、30℃的恒温箱中,以4h间隔取血样,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ATP含量,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推导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各时间点的偏离时间。结果4组平均偏离时间差距较大,15、20、25、30℃组平均偏离时间分别为4.80、2.04、1.77、5.71h,而30℃组随着统计时间段的缩短平均偏离时间从5.71h缩短至1.67h。结论红细胞ATP含量这一参数最佳适用温度范围为20.30℃,有效评估时间20℃为64h.25℃为40h.30℃为28h。
- 韩玮于明鑫唐晖李常兰贺敏任素萍焦章平于群
- 关键词:死亡时间环境温度
- 尸体心血红细胞ATP降解规律与早期死亡时间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早期死亡时间(PMI)与血液红细胞ATP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具有确切死亡时间的尸体30例,在死亡后6、8、10、12、14、16、18、20、22、24h分别于第4肋间进行心脏穿刺取血,利用生物发光法检测血液样本红细胞ATP含量(μmol/gHb),并观察红细胞AT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结果尸体心血红细胞ATP含量在死亡后1~24h之内呈现非匀速下降趋势,与死亡时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71(P=0.000);尸体心血红细胞ATP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及尺。值为:Y=-0.096X+2.872(x为死亡时间),R2=0.936,P=0.000。结论尸体心血红细胞ATP含量在死后1—24h之内的变化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关系,可以作为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的生物学指标。
- 赵伟张敏刘旭丹闫磊唐晖韩玮徐华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死亡时间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