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珠
-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髓纤维化1例
- <正>病史介绍:患者,女,37岁,因'反复红斑2年余,发热2周'于2013年8月7日收治入院。患者于2011年开始间断出现面部红斑,伴光过敏,未予重视。2013年7月患者无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9摄氏度,于当地医...
- 陈藏薇苏晓唐华燕夏嘉张娜顾明珠
- 文献传递
- 舒肝祛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30例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舒肝祛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舒肝祛脂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松龄血脉康胶囊,3粒/次,3次/日。疗程均为90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祛脂胶囊能有效调节脂代谢,提高临床疗效。
- 陈薇薇苏晓唐华燕夏嘉张娜顾明珠
-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脂
- 养阴清热中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生存质量影响的评估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全面客观评价养阴清热中药对SLE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SLE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中药组方+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酸羟氯喹)。对照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酸羟氯喹)。1年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在躯体疼痛(BP)、心理健康(MH)、总体健康感(GH)、躯体功能(PF)、生命活力(VT)5个维度与总体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清热中药能改善SLE患者生活质量。
- 陈薇薇苏晓高龙杨旭鸣唐华燕夏嘉张娜顾明珠姚重华
- 关键词:养阴清热中药系统性红斑狼疮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髓纤维化1例
- 本文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髓纤维化1例,指出该患者为新发SLE病例,曾有面部红斑、雷诺氏症,未诊治,此次发病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受累先累及白细胞、血小板两系,最后血三系均受累,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血像不升反降,一系发...
- 陈薇薇苏晓唐华燕夏嘉张娜顾明珠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纤维化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沈氏清肾汤对阴虚内热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及血清BAFF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观察沈氏清肾汤对阴虚内热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及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belong to the TNF family,BAFF)的影响并观察期安全性。方法:将72例阴虚内热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西药醋酸泼尼松片及环磷酰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沈氏清肾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BAFF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补体C3(complement 3,C3)、补体C4(complement 4,C4)、抗双链DNA(anti double stranded DNA,ds-DNA)]、激素日用量、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BAFF水平、中医证候积分、SLE-DAI、抗ds-DNA及激素日用量,升高补体C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均能降低IgG、升高补体C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85%(2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1/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61%(20/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6/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沈氏清肾汤能显著降低阴虚内热型LN患者尿蛋白及血清BAFF水平,疗效好、安全性高。
- 姚重华张娜顾明珠黄慧萍夏嘉杨旭鸣陈薇薇唐华燕苏晓沈丕安
- 关键词:尿蛋白阴虚内热
- 养阴清热活血中药结合西药调节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Th1/Th2平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活血中药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从调节Th1/Th2平衡的角度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IL-2、IFN-γ、IL-4、IL-10水平,中医证候积分、SLE-DAI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LE-DAI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IL-2水平升高(P<0.01),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优势(P<0.01)。结论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总体疗效良好,可能通过提高血清IL-2水平,进而调节Th1/Th2平衡,发挥治疗作用。
- 陈薇薇苏晓高龙杨旭鸣唐华燕夏嘉张娜顾明珠姚重华
- 关键词:THLTH2
- 中药组方调节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Th_1/Th_2平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中药组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SLE病例共90例,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简称"中西医组")各30例,分别治疗6个月后,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免疫指标以及IL-2、IFN-γ、IL-4、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组临床疗效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中西医组较中医组及西医组能明显降低SLEDAI评分及提高中医证候积分;中西医组较中医组及西医组能明显改善血IL-4水平;中西医组能明显改善血清IgG、IgA及C3水平,中医组则能显著改善血清IgM、C4、ESR及抗dsDNA水平;西医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西医组和中医组。结论:养阴清热中药组方具有一定的抑制免疫作用,其治疗SLE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改善Th1和Th2代表性细胞因子,调节Th1/Th2平衡,从而发挥治疗效果。
- 陈薇薇苏晓高龙夏嘉唐华燕杨旭鸣张娜顾明珠蔡枫谷丽华姚重华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中药复方中西医结合疗法
- 加味桂枝汤对气血两虚型产后风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汤对气血两虚型产后风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气血两虚型产后风湿病患者4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组使用加味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73.9%),晨僵时间、功能障碍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以及实验室检测CRP、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桂枝汤治疗气血两虚型产后风湿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 姚重华顾明珠黄慧萍江春春夏嘉陈薇薇唐华燕杨旭鸣苏晓沈丕安
- 关键词:加味桂枝汤产后风湿病
- 中药组方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对Th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验证中药组方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30例。中西医结合组给予中药组方和激素;中医组给予为中药组方;西医组给予激素。中药组方药用生地、黄芩、积雪草、川芎、猫爪草、丹参。激素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每天1mg·kg-1治疗。三组均使用硫酸羟氯喹作为基本药物。治疗6个月,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l0)水平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IL-2、IL-4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IL-10水平有改善(P﹤0.05)。中西医结合组改善IL-4水平明显优于西医组(P<0.01),优于中医组(P﹤0.05)。在改善IL-2、IL-10水平上,三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和中医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0%,46.70%和33.30%。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明显优于中医组(P﹤0.01),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对疾病活动评分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中医组(P﹤0.01),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结论:中药组方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改善了Th1和Th2之间细胞因子,从而调节了Th1/Th2平衡。
- 陈薇薇苏晓高龙夏嘉唐华燕杨旭鸣张娜顾明珠蔡枫谷丽华姚重华徐俊
- 关键词:阴虚内热中医药
- 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患者,女,43岁。因“散在血泡样红斑1个月,手足肿痛4 d”于2018年4月4日入院。2018年3月哮喘后出现双小腿瘙痒,散在血泡样红斑(图1),双侧足底肿痛。4月初双肩、右肘疼痛,双手关节肿痛伴皮疹(图2),手足灼热。入院后查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52.1%,CRP 14.14 mg/L,ESR 26.3 mm/h,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IgG(+),核抗体ANA 1∶100(+),类风湿因子87.3 IU/ml,IgG 11.40 g/L,IgE 1190 IU/ml。
- 陈薇薇徐俊苏晓顾明珠黄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