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云海

作品数:78 被引量:268H指数:11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硫酸酯
  • 20篇岩藻聚糖硫酸...
  • 20篇聚糖
  • 18篇酶解
  • 13篇海带
  • 11篇褐藻
  • 8篇多糖
  • 8篇抗氧化
  • 7篇纯化
  • 6篇蛋白
  • 6篇上清
  • 6篇上清液
  • 6篇清液
  • 6篇酶解工艺
  • 6篇抗氧化肽
  • 6篇分离纯化
  • 5篇血脂作用
  • 5篇风味
  • 4篇蛋白酶酶解
  • 4篇血脂

机构

  • 68篇大连海洋大学
  • 10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大连海宝渔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8篇何云海
  • 75篇汪秋宽
  • 48篇任丹丹
  • 20篇宋悦凡
  • 16篇刘舒
  • 15篇武龙
  • 10篇丛海花
  • 9篇李伟
  • 7篇谢智芬
  • 5篇赵前程
  • 5篇李智博
  • 5篇刘舒
  • 4篇金桥
  • 4篇王丽
  • 4篇郑金娃
  • 3篇汪涛
  • 3篇苏延明
  • 3篇陈勇
  • 3篇张泽宇
  • 3篇史永富

传媒

  • 9篇食品工业科技
  • 7篇大连海洋大学...
  • 6篇食品科技
  • 5篇大连水产学院...
  • 4篇水产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合生素制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生素制剂,是由聚古罗糖醛酸与益生菌形成的微球制剂。本发明中采用聚古罗糖醛酸为载体材料,其具有抗消化特性并能促进益生菌生长,作为活性益生菌载体,可避免消化道中胃酸和消化酶对益生菌的消化作用,使益生菌到达肠道...
宋悦凡汪秋宽辛泉伯崔仲元武龙何云海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罗非鱼皮制备的抗氧化肽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罗非鱼皮制备的抗氧化肽及制备方法,抗氧化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ly‑Asn‑Ala‑Gly‑Pro‑Thr‑Gly‑Pro‑Ala‑Gly‑Pro‑Leu。制备方法依次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将罗非鱼皮清洗搅碎后...
周慧马月云武龙汪秋宽任丹丹何云海刘舒李想
从海参加工废弃液中回收蛋白质及粗多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海参加工废弃液中回收蛋白质及粗多糖的方法,是先取海参加工蒸煮液原液;用的盐酸或柠檬酸溶液调海参蒸煮液原液至pH4.5~5.5;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向所得沉淀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7,用截流分子...
赵前程刘先琳何云海李智博李伟汪秋宽周永
文献传递
厚叶海带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13年
厚叶海带(Kjellmaniellacrassifolia)属褐藻门、褐藻纲、海带目、海带科,主要分布于日本北海道南部的函馆至室兰区域沿海,属于4~5年生大型褐藻,成体长1.5~2.0rn,宽20-35cm,属于重要的经济海藻。国外学者对该类海藻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1]、免疫活性、褐藻胶M/G比[2-3]以及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酶[4]等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内也有学者采用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提取该海藻多糖,比较和分析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
刘舒汪秋宽何云海郑金娃
关键词:岩藻聚糖硫酸酯褐藻胶活性成分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09年
对小鼠分别灌胃200、400、800 mg/(kg.d)的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简称FLJ,利用酶解法制备),于第7天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200 mg/(kg.d)的联苯双酯做阳性对照。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FLJ对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FLJ各剂量均能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且中、高剂量组达到显著水平,并能显著提高肝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减轻由对肝细胞的病理损伤。FLJ对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任丹丹汪秋宽张甜翠何云海李伟
关键词: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四氯化碳肝保护
加拿大红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基本成分分析及其酶解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以加拿大红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为原料,研究其最优酶解工艺。基本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加拿大红参的蛋白质含量73.33%,脂肪0.97%,灰分23.85%,粘多糖1.68%。研究以多肽得率为指标确定了加拿大红参的最优酶解工艺,并估算了其酶解液多肽分子量分布。实验使用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对海参进行酶解,最优酶解工艺:酶解温度为55℃、p H为7.5、料液比1∶5(g/m L)、酶解时间为3 h、酶加量为1.05%,最优条件下,酶解液中多肽得率为13.99%,通过Sephadex G-50对加拿大红参酶解液多肽分子量分布范围进行估算,得出分子量分布为1133~129457 u。
杨颖汪秋宽谷越何云海宋悦凡丛海花刘舒祁艳霞
关键词:海参酶解工艺
多肋藻渣中褐藻胶提取工艺及其分离纯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多肋藻加工副产物——藻渣为原料,采用碱提法探讨多肋藻渣中褐藻胶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进一步分离纯化。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4.5h、料液比1∶40、碳酸钠浓度3.5%、温度70℃时,多肋藻渣中褐藻胶的粗得率为44.07%,提取物纯度为94.77%,粘度为14.8m Pa·s(1.0%样液)。褐藻胶经D301-T弱碱性阴离子树脂交换层析分级得到F1、F2两个组分,其回收率分别为19.33%和63.33%;褐藻胶含量分别为84.56%和89.69%。将组分F1、F2分别经Sephacryl S-300凝胶柱层析纯化后均得到一个单一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57、81ku。
李丽迪王迪汪秋宽侯丽何云海宋悦凡丛海花
关键词:褐藻胶分离纯化
一种共酵型海带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酵型海带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以优质糯米,海带为主要原料,先将海带粉碎、加水、调pH、酶解、灭酶、冷却,再经过滤离心后,取上清液得到海带酶解液;将糯米清洗浸泡后,与海带酶解液混合,蒸煮,调节pH,加入糖化...
刘舒汪秋宽何云海任丹丹武龙李盈柔沈彤彤
文献传递
多肋藻渣膳食纤维对小鼠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通过试验研究了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渣膳食纤维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血脂作用。试验用昆明小鼠140只,随机平均分成14组,分别饲喂添加5%、10%、15%三种剂量的多肋藻渣和多肋藻渣膳食纤维(DF)的高脂饲料,以及高脂饲料和基础饲料,共饲养4周,试验结束时测定小鼠血清中各项血脂参数。结果表明:饲喂高脂饲料可成功构建高脂动物模型;各剂量的多肋藻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中、高剂量的混合DF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的含量(P<0.05);各剂量的多肋藻渣IDF和高剂量的混合DF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5);各剂量的多肋藻渣I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混合DF和多肋藻渣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小鼠动脉硬化指数(AI)和肝脏脂肪的含量(P<0.01),并能显著促使小鼠粪便胆固醇的排泄(P<0.01);中、高剂量的多肋藻渣IDF能显著降低小鼠的肝脏指数(P<0.05);各剂量的多肋藻渣SDF、混合DF和高剂量的多肋藻渣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P<0.05)。研究表明,多肋藻渣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付慧汪秋宽何云海任丹丹
关键词:膳食纤维降血脂
岩藻黄素微囊粉对C57BL/6J小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2016年
本实验以C57BL/6J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建立高血脂模型,喂食不同剂量的岩藻黄素微囊粉,测定了小鼠血清和肝脏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并利用RT-PCR法探讨了岩藻黄素微囊粉对小鼠体内胆固醇代谢的调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岩藻黄素微囊粉能有效降低肝脏中的TC、TG和LDL-C的含量,增加HDL-C的含量;降低血清中TG的含量,增加清血清中HDL-C的含量,同时增加了小鼠粪便中粗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但在代谢过程中却并没有降低血清中的TC含量。RT-PCR结果显示岩藻黄素微囊粉调节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抑制HMG-COA-R、CYP7A1、LXRα、ABCA1和ACAT2等基因的表达,促进SREBP2、LCAT以及LDLR等基因的表达有关。
刘彦博曲词任先见任丹丹汪秋宽何云海
关键词:岩藻黄素胆固醇代谢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