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翔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生物群落
  • 6篇浮游
  • 6篇浮游生物
  • 6篇浮游生物群落
  • 3篇物种
  • 3篇RAPD
  • 2篇污水
  • 2篇物种组成
  • 2篇PCR-DG...
  • 2篇DGGE
  • 2篇DNA指纹
  • 1篇电泳
  • 1篇电泳分离
  • 1篇多态性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分析
  • 1篇三峡库区
  • 1篇生物监测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系统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张翔
  • 5篇冯伟松
  • 5篇余育和
  • 4篇颜庆云
  • 2篇邓文娜
  • 2篇吴利
  • 1篇张堂林
  • 1篇陈洪涛
  • 1篇李学梅
  • 1篇宋晓红
  • 1篇刘志新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4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转基因鱼试验湖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与物种组成关系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RAPD和PCR-DGGE指纹技术对转基因鱼试验湖的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DNA多态性与物种组成的关系.结果显示:(1)形态学分类共鉴定到44种/类浮游生物:其中藻类13种,原生动物11种,轮虫16种,枝角类和桡足类各2种.多甲藻(Peridinium sp.)、球形砂壳虫(Difflugia globulos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4个物种在各个站丰度相对较高.(2)RAPD扩增共获得128条长度在200-1200bp的谱带,多态率为61.7%,特异性谱带占总谱带的19.5%.(3)PCR-DGGE指纹分析共获得87条扩增谱带,其中原核生物谱带相对较多(50条),真核生物谱带较少(37条),多态率分别为86%和64.9%.尽管形态学鉴定和DNA指纹分析都表现出较高物种多样性,但其相似性聚类却有差别:物种组成聚类中B、C站聚为一类,D、E站聚为一类,A站独为一类;两种DNA指纹分析聚类结果显示C、D、E三站聚为一类,A、B聚为一类.综上所述,在对浮游生物群落的研究中,形态学方法与DNA指纹技术不显著对应,后者能揭示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但毫无疑问三种方法可以从不同方面表征群落结构.这将为进一步研究湖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学梅余育和冯伟松颜庆云吴利张翔
关键词:DNA多态性RAPD浮游生物群落
三峡库区浮游生物群落DNA结构与水体理化因子的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对三峡水库大坝至香溪河段所设A、B、C、D、E、F和G等7个站点浮游生物群落DNA进行了RAPD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分析了其与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各站点间RAPD研究表明:D和E首先聚到一组,然后与A聚到一起,最后与C聚成一大类;B和F聚成一大类;站点G独自归于一类。而理化因子聚类结果显示:B首先与C聚为一小类,再与D聚到一起,然后与G、F聚成的小类聚为一类,而E与A分别单独归为一类。比较发现,RAPD聚类结果中相距较近的站点在理化因子聚类中显示为相距较远的站点(如站点A、C、D、E之间),而在RAPD聚类中相距较远的站点在理化因子聚类中显示为相距较近的站点(如站点B、F分别与G之间)。这可能因为它们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也可能部分因为试验条件本身所造成的误差。本实验为确定浮游生物DNA指纹结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信息,进而为建立一种新的水质评价体系积累了理化因子的一些背景资料。
邓文娜余育和颜庆云宋晓红张翔陈洪涛
关键词:三峡库区浮游生物RAPD
PCR-DGGE指纹分析污水处理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时空格局
张翔冯伟松颜庆云余育和
一种城市污水中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的分析方法
一种城市污水中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的分析方法,包括采用针对16SrDNA和18S rDNA的引物扩增污水中浮游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并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以获得群落DNA指纹图谱。第一步是提取浮游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DNA...
余育和张翔冯伟松颜庆云
文献传递
牛山湖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与物种组成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RAPD及DGGE指纹技术揭示牛山湖5个采样点浮游生物群落的DNA多态性,并定性地探讨其与物种组成的关系。结果如下:(1)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引物,共获得93条谱带,多态率为58%;各采样点所得谱带平均为67条,其中Ⅰ站最少,为61条,Ⅴ站最多,为74条;(2)PCR-DGGE指纹图谱共含102条谱带,其中原核生物56条,真核生物46条,谱带总数以Ⅲ站、Ⅳ站和Ⅴ站较多,Ⅰ站和Ⅱ站较少;(3)5个采样点共观察到62种/类浮游生物,其中Ⅰ站和Ⅱ站种类较少,Ⅲ站、Ⅳ站和Ⅴ站种类较多,分布概率在100%的种类达19种。多维尺度(MDS)分析表明:基于RAPD指纹和DGGE指纹,Ⅰ站和Ⅱ站最相似,Ⅲ站、Ⅳ站和Ⅴ站最相似;基于物种组成,Ⅳ站和Ⅴ站相似性最高,Ⅲ站和Ⅳ站次之,相对RAPD指纹和DGGE指纹,Ⅰ站和Ⅱ站相似性较低。研究表明: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与物种组成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因部分物种信息的缺失导致些许偏差。
吴利余育和冯伟松张堂林邓文娜张翔刘志新
关键词:浮游生物RAPDDGGE物种组成
污水处理厂中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及其与水质指标的关系被引量:7
2008年
以武汉龙王嘴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污水处理各阶段中浮游生物群落的DNA指纹拓扑结构,进而探索了其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首先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总DNA提取方法,然后用原核与真核特异性引物对流程(A2/O氧化沟工艺)中不同阶段的浮游生物群落总DNA进行PCR扩增,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并对平行水样分别进行常规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物种的检测与鉴定.结果显示,各采样点理化因子、物种组成与浮游生物DNA指纹的统计分析结果十分吻合,厌氧、缺氧和好氧阶段间差异较小,进水、出水分别与其它采样点间差异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污水中浮游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DNA指纹在空间距离较短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而且其改变的趋势与生物组成和理化指标的趋势相符,说明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水质指标密切相关.
张翔余育和冯伟松周伟颜庆云
关键词:浮游生物DNA指纹物种组成PCR-DGG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