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镨

作品数:2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厅液化天然气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天然气
  • 11篇混合工质
  • 11篇工质
  • 4篇液化系统
  • 3篇制冷
  • 3篇天然气液
  • 3篇天然气液化
  • 3篇膨胀机
  • 3篇气体液化
  • 3篇进样
  • 3篇分离器
  • 2篇多股流换热器
  • 2篇多元混合工质
  • 2篇液化
  • 2篇液态
  • 2篇液态烃
  • 2篇预冷
  • 2篇烃含量
  • 2篇能量回收
  • 2篇启动特性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四川长宁天然...

作者

  • 25篇张镨
  • 17篇郭开华
  • 12篇鹿来运
  • 9篇周理
  • 3篇邓文源
  • 3篇何力
  • 3篇曾文平
  • 3篇鲁凯
  • 2篇许功铎
  • 2篇常宏岗
  • 2篇皇甫立霞
  • 2篇蔡黎
  • 2篇王伟杰
  • 2篇孙晓艳
  • 2篇熊钢
  • 1篇韩慧
  • 1篇乔川
  • 1篇陈勇
  • 1篇罗勤
  • 1篇李晓红

传媒

  • 4篇低温与超导
  • 4篇低温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制冷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点耦合的低温多股流换热过程动态模拟
2018年
多股流换热器是气体液化低温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性能对低温系统的降温特性和热力效率的影响显著。基于气液两相的容积节点原理建立多节点耦合的混合工质低温换热器动态模型及计算方法,对多股流换热器动态降温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换热器的漏热率和(屯液)液位波动对系统降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漏热对启动过程降温特性影响不大,而在降温至低温区时较为显著。换热器液位波动对系统动态降温特性会有显著影响,低温多股流换热器通道内液位波动会引起循环工质组分、有效制冷量、降温速度的波动,从而造成系统降温速度显著偏离优化工作状态,效率降低。这表明在混合工质低温多股流换热器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措施,以避免通道内积液波动现象出现。
张镨周理郭开华陈正华王伟杰
关键词:天然气液化多股流换热器
混合制冷剂循环膨胀机内复叠天然气液化流程设计被引量:3
2012年
提出一种混合制冷剂循环膨胀机内复叠天然气液化流程(Hybrid JT-exp)。采用自主开发的流程模拟程序,分别对C3/MRC流程、AP-XTM流程和Hybrid JT-exp流程进行了模拟,并以单位能耗为指标对三种流程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发现,Hybrid JT-exp流程综合特性曲线匹配效果最好,其流程总功耗和单位能耗与AP-XTM流程相当;与C3/MRC流程相比,其流程总功耗降低约9.5%,单位能耗降低约9.6%。Hybrid JT-exp流程可作为AP-XTM流程的一种替代技术方案。
鹿来运张镨郭开华
关键词:混合制冷剂膨胀机天然气液化
一种混合制冷剂循环膨胀机内复叠天然气液化系统
本发明涉及制冷及低温中的天然气液化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制冷剂循环膨胀机内复叠天然气液化系统。一种混合制冷剂循环膨胀机内复叠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压缩机模块、预冷模块、冷凝模块和液化模块;采用多元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混...
郭开华鹿来运张镨皇甫立霞何力
文献传递
一种天然气中液态烃含量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气中液态烃含量的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进样管;换热器,所述进样管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气液分离器,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连通;液态烃含量检测部件,所述液态烃含量检测部件的输...
张镨周理曾文平熊钢蒲长胜
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实验及优化被引量:5
2011年
小型混合工质循环(MRC)气体液化流程以其机组设备简单、流程清晰、液化效率高等特点,备受国内外工程设计和研究的关注。SYSU-BP中心设计建立了一个常规压缩机驱动混合工质循环的小型气体液化装置,成功进行了多次低温实验,最低制冷温度在稳定工况下达到-182℃以下,并制得液化空气。依据实验数据,对系统的降温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已有实验参数基础上,以实际运行条件为约束,系统最大COP为目标函数,利用模拟程序计算,对混合工质组分的配比进行了优化分析,并最终获得了混合工质的主要组分变化范围及优化组分。
张镨鹿来运郭开华鲁凯
关键词:热工学天然气液化
混合工质低温系统启动特性模拟研究
为保证混合工质循环低温气体液化系统的安全启动、快速降温、高效运行,系统启动的动态特性的研究和设计至关重要.基于气液两相的容积节点原理建立了混合工质低温循环系统动态模拟方法,并成功与实际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的动态实验数...
张镨郭开华邓文源邓励强
关键词:压缩机运行管理
文献传递
天然气相包线计算及其在烃露点控制领域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天然气的相态特性参数是凝析气田开发、长输管网运营尤为关注的基础数据。基于立方形状态方程,建立了天然气临界参数、临界凝析压力、临界凝析温度,以及相包络曲线的计算方法。与天然气烃露点测试值的对比结果,验证了天然气相包络曲线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基于建立的计算方法,预测了满足不同烃露点指标要求的外输天然气相包络曲线,结果表明,在国内现行标准规定的烃露点指标下,天然气在长输管道上游交接点满足要求,不能规避其在中下游析出液烃的风险,不利于天然气输配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最后,建议以临界凝析温度为重要参考,明确量化天然气的烃露点指标要求。
张镨张镨曾文平蔡黎蒲长胜曾文平
关键词:天然气
一种能量回收式汽液分离器
一种能量回收式汽液分离器,包括主体和主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入流均布喷射器、折流分离层、冷却分凝层和均流收气器,折流分离层与冷却分凝层组成的复合式分离层和入流均布喷射器在主体外还通过一回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设有换热器(冷...
郭开华鹿来运张镨许功铎
文献传递
气体中硫化合物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气体中硫化合物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样品保留装置和GC‑IMS,样品保留装置包括第一进样管线、第二进样管线、第三进样管线、控制阀门、储样瓶和控制器;第一进样管线的第一端...
王晓琴周理李晓红沈琳韩慧王伟杰张镨
文献传递
物性值法计算天然气压缩因子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随着能量计量工作的不断推进,业内出现了一些采用物性关联技术对天然气发热量、相对密度等参数进行在线测试的仪器设备,其应用须结合GB/T 17747.3-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推荐的“物性值法”计算工况压缩因子,物性值法在国内外的应用较少,对其适应性和准确度进行分析探讨,可为相关新技术研发和选用提供参考,有利于保障和促进新兴测试手段在天然气能量计量中的有效应用。方法以GB/T 17747.2-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推荐的“详细组成法”计算结果为主要参考,选用了国内典型的149个天然气组成以及部分模拟天然气组成数据,理论对比分析了详细组成法和物性值法计算天然气压缩因子的相对偏差,探讨了用物性值法计算天然气压缩因子的适用性。结果①对于绝大多数不同类型的商品天然气,采用物性值法与详细组成法计算得到的压缩因子的相对偏差在±0.10%以内;②当输入的高位发热量、相对密度满足±0.50%以内的准确度时,采用物性值法与详细组成法计算得到的压缩因子的相对偏差可满足GB/T 18603-2014《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中对A、B级计量系统压缩因子0.30%的准确度要求;③对于GB/T 17747.3-2011适用范围内重烃含量相对较高的天然气,物性值法与详细组成法计算得到的压缩因子可能出现接近0.50%的相对偏差。结论对于绝大多数不同类型的商品天然气,采用物性值法计算压缩因子的方法是适应的,但对等效C 2+摩尔分数高于10%的天然气可能出现较大偏差,建议在能量计量系统方案选择过程中,结合详细组成数据开展不同方法计算压缩因子的差异比对分析,为选用技术经济性更佳的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张镨张镨陶建周理罗勤孙晓艳
关键词:天然气高位发热量相对密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