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娟

作品数:50 被引量:1,588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产妇
  • 18篇孕产
  • 18篇孕产妇
  • 15篇孕产妇死亡
  • 14篇流行病
  • 14篇流行病学
  • 12篇孕产妇死亡率
  • 12篇产妇死亡率
  • 8篇围产
  • 8篇发生率
  • 6篇畸形
  • 6篇产前
  • 5篇围产儿
  • 5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儿童
  • 5篇产儿
  • 4篇死亡率
  • 4篇流行病学分析
  • 3篇住院分娩
  • 3篇围产期

机构

  • 47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教育部
  • 1篇耶鲁大学
  • 1篇成都军区
  • 1篇四川省妇女儿...

作者

  • 47篇梁娟
  • 41篇朱军
  • 38篇王艳萍
  • 32篇代礼
  • 20篇周光萱
  • 19篇缪蕾
  • 12篇吴艳乔
  • 9篇李明蓉
  • 8篇李小洪
  • 8篇李琪
  • 5篇何春花
  • 5篇牟祎
  • 3篇李月花
  • 2篇唐军
  • 2篇唐雯
  • 2篇母得志
  • 2篇毛萌
  • 2篇周远洋
  • 2篇李艳华
  • 2篇赵凤艳

传媒

  • 9篇中华预防医学...
  • 9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征性神经管缺陷3798例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综合征性神经管缺陷 (neuraltubedefects ,NTDs)的发生形式和伴发畸形谱。方法 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 ,收集 1987~ 1995年间 ,孕 2 8周到产后7d ,伴各种出生缺陷的围产儿资料 ,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  3 798例综合征性NTDs中 ,无脑、脊柱裂和脑膨出分别为 997例、2 3 94例和 40 7例。伴发肌肉、骨骼系统 ,面、耳、颈部和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围产儿分别为 5 1.3 % ,19.6%和 9.3 %。前 5位高发畸形分别是马蹄内翻足、唇腭裂 (唇裂合并腭裂 )、腹裂、足外翻、足月睾丸未降。神经管缺陷的裂联合征 (schisis association)中 ,NTDs合并总唇裂(唇裂 +唇裂合并腭裂 )占 67.5 % ,无脑合并腭裂占 8.3 % ,无脑合并脐膨出占 6.6%。综合征性NTDs患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 3 6.9% ,围产期病死率为 71.2 % ,产前诊断率为 3 3 .1%。结论 约 1/3的NTDs可伴发其他畸形。综合征性NTDs儿病死率高 。
代礼朱军周光萱吴艳乔王艳萍缪蕾梁娟
关键词:新生儿产前诊断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孕产妇死亡指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之内的妇女,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而加重了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原因(如车祸、中毒等)导致的死亡。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直接产科原因和间...
朱军梁娟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妊娠时间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被引量:6
2011年
孕产妇死亡指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d之内的妇女,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而加重了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原因(如车祸、中毒等)导致的死亡。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直接产科原因和间接产科原因。
朱军梁娟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妊娠终止产科原因妊娠时间妊娠期
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447
2003年
目的 了解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特征。方法 在全国1 1 6个监测点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 1 996~ 2 0 0 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农村与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差别及主要死亡原因。结果  (1 ) 1 996~ 2 0 0 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 63 9/ 1 0万下降到 53 0 / 1 0万 ,下降幅度为 1 7 1 % ;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由 86 4/ 1 0万下降到 67 2 / 1 0万 ,下降幅度为 2 2 2 % ;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 2 9 2 / 1 0万下降到 2 8 9/ 1 0万 ,下降幅度为 1 0 %。 (2 )全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的前 3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羊水栓塞 ,农村和城市的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略有差异。 (3) 1 996~ 2 0 0 0年全国和农村的产科出血死亡率分别下降 33 8%和 34 9%。结论 1 996~ 2 0 0 0年全国和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出现波动。
梁娟李维敏王艳萍周光萱吴艳乔朱军代礼缪蕾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流行病学
特尔菲法建立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核心信息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确定基于医生和公众的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为提高临床医务人员以及公众的知晓率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特尔菲法对全国18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修正和完善指标体系以及确定其重要性程度,同时确定本次调查专家积极性程度、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结果两轮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分别为88.9%、10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7;专家对各项指标重要性评分的算术均值均在3分以上,变异系数波动在0.06~0.24之间;专家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83、0.129。结论经过两轮调查和反馈,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得到了一个比较一致且可靠性较大的基于专业人员和公众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核心信息指标体系。
刘祥朱军代礼王艳萍梁娟
关键词:特尔菲法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核心信息
《孕期和产褥期孕产妇衰竭指南(2019)》要点解读被引量:2
2020年
2019年12月,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COG)发布《孕期和产褥期孕产妇衰竭指南(2019)》(Maternal Collapse in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Green-Top Guideline No.56),总结孕期和产褥期孕产妇衰竭(MCPP)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详细探讨如何早期识别发生MCPP高风险与导致MCPP的病因、影响MCPP孕产妇复苏的孕期生理与解剖生理变化,以及如何进行MCPP最佳初始和持续管理,并对其围死亡期剖宫产术(PMCS)进行深入描述。该指南还特别强调MCPP救护的多学科团队人员组成与职责。笔者拟结合我国产科临床实践,对该指南涉及的MCPP风险如何早期识别及其病因、影响复苏的孕期生理与解剖生理变化、最佳初步处理措施、PMCS、持续管理、对于母儿的影响、多学科救护团队人员组成等产科临床关注的相关问题要点,进行解读、讨论。
张佳妮牟祎刘娜梁娟王晓东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中国围产儿畸胎瘤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利用 1987~ 1992年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收集的资料 ,描述围产儿畸胎瘤的发生水平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 2 8周到产后 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 共收集围产儿 44 896 92例 ;畸胎瘤 2 38例 ,其中单发 198例 ,合并有其他畸形者40例。中国人围产儿畸胎瘤发生率为 0 .5 3/万 ,单发畸胎瘤发生率为 0 .44 /万 ,合并其他畸形者发生率为 0 .0 9/万。城市发生率为 0 .46 /万 ,乡村发生率为 0 .6 6 /万 ;男性围产儿畸胎瘤发生率为 0 .2 7/万 ,女性为 0 .80 /万 ;畸胎瘤儿性别比为 1∶ 2 .76。畸胎瘤围产儿病死率为 5 5 .0 %。结论 中国围产儿畸胎瘤以单发为主 ,发生率变化无长期趋势。乡村发生率高于城镇 ,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畸胎瘤儿病死率高 。
代礼吴艳乔朱军王艳萍周光萱梁娟缪蕾
关键词:围产儿畸胎瘤发生率流行病学
2012至2016年中国放宽独生子女政策与剖宫产率及出生结局的趋势分析:基于近700万医院出生个案的观察性研究被引量:42
2018年
目的研究放宽独生子女政策和降低剖宫产率政策会如何影响中国剖宫产率和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率。研究设计观察性研究。研究地点全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系统。研究对象2012--2016年,全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系统的438家医院中,妊娠28周及以上或出生体重≥1000g的6838582例围产儿。主要结局指标使用修改的Robson分类定义产科风险。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产次、产妇年龄和Robson分类的分布变化;每个风险类别中,剖宫产率随时间变化的原始和调整趋势(使用稳健方差估计的泊松回归);同期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剖宫产率在20122016年稳步下降(原始相对风险0.91,95%可信区间为0.89~0.93),在2016年总的剖宫产率达到41.1%。放宽独生子女政策伴随着经产妇生育比例的上升(从2012年的34.1%到2016年的46.7%),有既往剖宫产史的妇女的分娩量几乎翻了一番(从9.8%到17.7%)。在控制了这些影响因素后,剖宫产率随时间下降的趋势更大(调整后的相对风险0.82,95%可信区间为0.81~0.84)。初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下降(0.75,95%可信区间为0.73~0.77),但无既往剖宫产史的经产妇的剖宫产率也有所下降(0.65,95%可信区间为0.62~0.77)。下降幅度最明显的是2012年剖宫产率最高的医院,这与政府针对剖宫产率最高的医院实行的政策是一致的。同期围产儿死亡率从每千出生10.1降至7.2(0.87,95%可信区间为0.83~0.91),而孕产妇死亡率没有变化。结论中国是唯一一个成功扭转剖宫产率上升趋势的国家。放宽独生子女政策相关的产科风险变化将增加剖宫产需求,考虑这一因素,中国的成功显得尤为显著。中国的经验表明,当政策能全面、系统地控制导致剖宫产过度使用的因素,再结合临床实
梁娟牟祎李小洪唐雯王艳萍刘铮黄小娜Robert W Scherpbier郭素芳李明蓉代礼邓奎邓长飞李琪康乐妮朱军Carine Ronsmans
关键词:孩子健康
1996至2004年中国围产儿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生状况分析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1996至2004年期间我国围产儿先天性脑积水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的资料,调查孕28周到产后7d住院分娩的围产儿中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生情况。将脑积水分为单发和综合征2类,分别按年份、围产儿性别、出生地(城/乡)、产妇年龄、南北方计算其发生率,并分析患儿的出生孕周、出生体重、围产期转归以及畸形的产前诊断情况。结果共收集围产儿4282536例,先天性脑积水3012例,总发生率为7.03/万,其中单发和综合征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5.67/万和1.36/万,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围产儿脑积水的发生率男性为7.09/万,女性为6.76/万;城镇为5.49/万,农村为10.10/万;产妇年龄别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岁组最高(11.42/万);累计和单发脑积水的发生率北方高于南方,综合征脑积水的发生率则北方低于南方;脑积水患儿中未足月分娩者占57.97%,低出生体重者占50.92%;单发和综合征脑积水的围产期病死率分别为88.66%和83.91%,总病死率为87.75%。先天性脑积水畸形的产前诊断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我国是先天性脑积水的高发地区,城乡和地区差别明显。脑积水发生率的上升趋势可能与监测医院的畸形诊断能力提高有关。先天性脑积水患儿的围产期病死率高,预后差。
代礼周光萱缪蕾朱军王艳萍梁娟
关键词:脑积水畸形胎儿新生儿先天性脑积水
中国1996-2006年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及诊治情况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 了解1996-200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其死前诊治情况.方法 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1996-2006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并探讨死亡儿童的死前诊治情况.结果 全国、城市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分别由1996年的249.8/10万、11.6/10万、304.7/10万下降至2006年的75.6/10万、6.1/10万、94.3/10万,分别下降了69.7%、47.4%、69.1%.沿海、内地和边远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分别由1996年的48.9/10万、178.9/10万、566.9/10万下降至2006年的6.2/10万、30.4/10万、199.2/10万,分别下降了87.3%、83.0%、64.9%.农村地区5岁以下腹泻死亡儿童就诊比例,在乡卫生院约为23.7%,在村卫生室约37.9%;15.1%腹泻死亡儿童未就医;腹泻儿童中约20%未治疗,50%~60%门诊治疗,仅约20%住院治疗.结论 1996-200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各类地区间的差距在加大.
何春花朱军梁娟代礼缪蕾李琪周光萱王艳萍
关键词:腹泻儿童死亡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