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砂地
  • 2篇土壤
  • 2篇稀土矿
  • 2篇离子型稀土
  • 2篇离子型稀土矿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狼尾草
  • 1篇粘粒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石斑
  • 1篇石斑鱼
  • 1篇体色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分类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粘粒
  • 1篇土壤铵态氮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环境污...

作者

  • 3篇王志威
  • 2篇仇荣亮
  • 2篇汤叶涛
  • 2篇滕文凯
  • 1篇李水生
  • 1篇王诗忠
  • 1篇林浩然
  • 1篇张勇
  • 1篇刘畅
  • 1篇刘畅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石斑鱼图像分类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斑鱼图像分类识别方法,其结合了Transformer和CNN,在其步骤一、二中,在采集不同环境中不同状态下的石斑鱼图像基础上,并应用数据增强,以扩增数据集;在步骤三构建模型中,分别利用CNN善于提取邻近...
李水生王志威张勇张晋魏千皓张思琦林浩然
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植被恢复障碍因子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以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不同废弃时间的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植被调查、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和酶活性分析,探讨稀土矿尾砂地植被恢复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尾砂地植被覆盖度随着废弃时间增加而增加,在废弃10年后植被覆盖度达到72%,但其群落组成仍相对简单(仅3种);尾砂地土壤黏粒含量(6.00%~9.66%)和土壤有机质含量(0.5—1.5g kg^-1)均远低于周边正常植被区,而尾砂地土壤容重(1.26~1.43g cm^-3)则明显高于周边正常植被区。废弃1年的尾砂地土壤电导值显著高于废弃3~10年的尾砂地土壤和对照区土壤,土壤铵态氮和碱解氮含量则高达400mg kg^-1和500mg kg^-1,但应£弃3—10年后碱解氮和铵态氮含量已趋于痕量,且在所调查的废弃3年和6年的尾砂地0~100cm剖面内土壤铵态氮含量也极低,表明尾砂地土壤铵态氮在废弃3年内已流失殆尽,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其导致的土壤氮素等营养匮乏也是尾砂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障碍之一;尾砂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26.7mg kg^-1)、土壤脲酶活性(〈29.9NH3-Nmg kg^-1h^-1)、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7.10phenol mg kg^-1h^-1)均显著低于周边正常植被区土壤,表明尾砂地土壤氮、磷循环受到抑制。本研究表明,废弃3~10年内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的土壤理化生性质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尾砂地土壤面临土壤重建的问题,需要引入合适的人工干预如土壤改良才能加快尾砂地植被恢复。
刘文深刘畅王志威滕文凯汤叶涛仇荣亮
关键词:土壤铵态氮土壤酶活性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改良及植被复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改良剂,以及一种利用所述改良剂改良稀土矿尾砂地并通过种植杂交狼尾草或红麻达到植被复垦目的的方法。所述改良剂是畜禽粪肥或污泥和锯末或秸秆生物炭等有机废弃物。所述方法有效改善了离子型稀土矿尾...
汤叶涛刘文深仇荣亮刘畅王志威滕文凯王诗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