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曦

作品数:67 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颈椎
  • 14篇颈椎病
  • 10篇神经根
  • 9篇神经根型
  • 9篇神经根型颈椎...
  • 9篇中医
  • 9篇根型颈椎病
  • 8篇疗效
  • 8篇坏死
  • 8篇激素性
  • 8篇骨头
  • 8篇股骨
  • 8篇股骨头
  • 8篇关节
  • 8篇关节炎
  • 7篇治疗神经根型...
  • 7篇中药
  • 6篇性关节炎
  • 6篇中医药
  • 5篇电针

机构

  • 55篇黑龙江中医药...
  • 45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南昌大学第四...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阿勒泰地区哈...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解放军第21...

作者

  • 67篇高曦
  • 16篇娄宏君
  • 6篇李洪涛
  • 5篇程永志
  • 4篇丁玉鑫
  • 4篇于雪峰
  • 4篇任树军
  • 3篇李远峰
  • 3篇邢凌昊
  • 3篇葛明富
  • 2篇张宇
  • 2篇李倩
  • 2篇徐英杰
  • 2篇王波
  • 2篇张海兵
  • 2篇孙忠人
  • 2篇张治文
  • 2篇李登宇
  • 2篇于雪峰
  • 2篇孙永琪

传媒

  • 7篇中医药信息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中医药学报
  • 4篇中国临床保健...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按摩与康复医...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智慧健康
  • 1篇特产研究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3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佝偻病的研究进展
2023年
佝偻病又称“软骨病”,是一种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所导致的骨骼病变。佝偻病可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造成运动、认知、情绪等多方面的障碍,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对于佝偻病的治疗以补充维生素D为主,其疗效欠佳。近年来,中医治疗佝偻病的研究日益增多,笔者在总结近几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佝偻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上治疗佝偻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现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佝偻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李鋾圣高曦
关键词:佝偻病中西医结合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复方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复方药物及制备方法。所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复方药物至少由金银花和威灵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复方药物由金银花、岩景天、威灵仙、平珠藓制成,其中...
高曦娄宏君许漠沙李静伟李庆满杨亚楠
骨蚀灵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BGP及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药骨蚀灵胶囊对实验性兔BGP及VEGF的影响。方法:以健康成年日本大耳兔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模型,通过对照组观察大耳兔BGP及VEGF表达的治疗前后。结果:显示运用中药骨蚀灵胶囊治疗后测定各组BGP及VEGF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骨蚀灵胶囊与盐酸川芎嗪片一样。骨蚀灵胶囊在对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预防、治疗作用方面优于盐酸川芎嗪碱,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王桂媛高曦李伟光沈建辉娄宏君张宇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激素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GR-α 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模型,观察和评价GR-α mRNA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和模型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马血清2次,第1次10mL/kg,间隔3周后第2次注射6mL/kg,间隔2周后,连续3天每日1次腹腔注射甲强龙45mg/kg。注射激素后第2天治疗组用骨蚀灵胶囊进行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两组均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在灌胃第4周和第8周时分批处死动物,迅速取出股骨头,截取股骨头取材后迅速投入液氮中,从骨组织中提取核酸后,应用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表达。结果:联合应用马血清和甲强龙的方法可成功造成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成功率高,死亡率低。应用液氮下迅速研磨骨组织的方法成功提取了骨组织核酸,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GR-α mRNA表达,GR-α mRNA的表达随着时间推移各组表达量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包括受体α和受体β,糖皮质激素主要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α结合,发挥其生理及药理功能,糖皮质激素受体α的密度及亲和力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成正相关。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低氧环境中GR-α的表达增加从而加速了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加速了病理过程的发展。
李洪涛高曦王树人王波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刺血拔罐合电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35例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合电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35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刺血拔罐、电针及TDP照射治疗。结果:14天治愈24例,显效8例,好转3例,治愈率68.6%;28天治愈33例,显效2例,治愈率94.3%。结论:刺血拔罐合电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且疗程短。
丁玉鑫赛武烈·艾买高曦
关键词:带状疱疹刺血拔罐电针TDP照射
脊神经根炎症动物实验造模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脊神经根炎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肩背痛及腰腿痛的原因之一。针对实验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脊神经根炎症动物模型,对于其病因病机、防治以及药物疗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脊神经根炎症的建模方法众多,主要为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机械压迫诱导神经根炎模型和免疫性神经根炎模型,这些模型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但多局限于单因素建立,缺乏全面表现脊神经根炎的模型。本文对国内外近些年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做出综述,希望可为今后研究更接近人类脊神经根炎症病理特征的动物实验模型提供参考。
郑晓涵高曦
关键词:动物模型颈腰椎病
浮针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予中药外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浮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ROM)、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各脱落2例,本研究最终48例。治疗前,两组VAS评分、ROM、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ROM、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浮针配合中药外洗可有效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缓解疼痛,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踝关节运动功能。
邓坤高曦
关键词: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药外洗中医药疗法
骨蚀灵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李洪涛于雪峰程永志高曦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干预作用日本大耳白兔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2023年
滑膜皱襞综合征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已较为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与膝关节滑膜皱襞反复受到损伤或刺激相关。由于该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与其他膝关节疾病相似;诊断“金标准”——膝关节镜属于有创操作,患者接受程度较低;基层医师对其诊疗方案认识不足,故本病常被误诊漏诊,导致患者最终疗效欠佳。近年来对此病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的关键在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本文以近十年的文献为基础,简述了SPS的发病机制,分析各疗法的机制及现状,主要包括西医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方法、中药外治、中医针刺、推拿治疗、手术治疗。通过对滑膜皱襞综合征治疗进展的整理和归纳,为临床制定滑膜皱襞综合征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张筱尤高曦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脊痛消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一科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配编码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23±3.22)岁;病程(2.5±1.2)年。治疗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0.25±3.19)岁;病程(2.4±1.3)年。两组具有可比性。
高曦周玫彤邢凌昊张治文娄宏君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药离子导入编码法化学性刺激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