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青

作品数:18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免疫
  • 7篇免疫原性
  • 5篇羊肺炎
  • 5篇原体
  • 5篇支原体
  • 5篇绵羊
  • 5篇绵羊肺炎
  • 5篇绵羊肺炎支原...
  • 5篇基因
  • 4篇免疫原性研究
  • 4篇P40
  • 3篇梭菌
  • 3篇荚膜
  • 3篇P30
  • 3篇产气荚膜梭菌
  • 2篇毒素
  • 2篇中华鳖
  • 2篇融合基因
  • 2篇生物活性
  • 2篇重组蛋白

机构

  • 18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刘文青
  • 16篇赵宝华
  • 4篇赵红艳
  • 3篇王琳
  • 3篇张亚宁
  • 3篇车腾飞
  • 3篇孙红岩
  • 2篇刘西培
  • 2篇裴艳涛
  • 2篇张聪敏
  • 2篇赵宇亮
  • 2篇范琼瑛
  • 2篇高洁
  • 2篇杨俊青
  • 2篇霍萍萍
  • 1篇宋静岚
  • 1篇王金锋
  • 1篇剧慧栋
  • 1篇高洁
  • 1篇赵娜

传媒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畜牧与饲料科...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河北渔业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年份

  • 2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型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正>目的:ε毒素是D型产气荚膜梭菌最主要的毒素,本实验利用重组的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基因诱导表达了可溶性的重组蛋白并进行纯化,对纯化后的蛋白进行了特异性检验材料与方法:复苏实验室保存的产气荚膜梭菌ε-pET28a(DE3...
张聪敏霍萍萍高洁赵宇亮刘文青王琳赵宝华
文献传递
绵羊肺炎支原体Y98 P26-P40和P26-HSP70C融合基因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是引起绵羊和山羊患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感染对象是1-3月龄羔羊。目前,MO已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造成绵羊和山羊患病,使各地的养羊业受到重创...
刘文青
关键词:绵羊肺炎支原体融合蛋白免疫原性
文献传递
停乳链球菌IS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根据GenBank报道的停乳链球菌免疫分泌蛋白基因(immunogenic secreted protein,ISP)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1 550bp的isp片段,其基因序列与GenBank提交序列的同源性为98.13%.将isp基因与表达载体pET-25b(+)连接,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5b(+)-is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成功得到阳性表达重组菌株BL21(pET-25b(+)-isp).经IPTG诱导后,SDS-PAGE与Western blot检测得到约55ku的目的蛋白.经优化确定,isp蛋白的最优表达条件:1mmol/L IPTG,37℃诱导18h,且此时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研究制备了奶牛乳房炎停乳链球菌的基因工程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探究,为奶牛乳房炎的免疫防治奠定了基础.
李月颖朱松剧慧栋刘文青赵宝华裴艳涛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停乳链球菌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原性
鱼类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检测及其防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为线性单链RNA病毒,是鱼类病毒性病原体的一种,能引起野生及养殖鲑鱼或鳟鱼的急性系统病。鱼类感染该病毒后会造成内脏器官的坏死,引起死亡。造血器官坏死病(IHV)是鱼类病害中较为难治的一种病毒病,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对IHN的防控,主要集中在预防及对IHN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方面;根据病毒生物学特性开发出有效的防控方法成为目前主要的研究重点。论文主要阐述了IHN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的临床症状等,综合近几年国内外对IHNV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包括细胞培养、PCR、LAMP等技术在内的几种快速有效的IHNV检测技术,以及病毒疫苗、免疫佐剂、病毒干扰物等在内的主要防控方法。
孙红岩刘文青赵宝华
绵羊肺炎支原体P30-HSP70C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增强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的外膜抗原P30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构建p30-hsp70C融合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30-HSP70C融合蛋白约40%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将r P30和r P30-HSP70C以100μg/只剂量分别免疫小鼠,免疫两次。间接ELISA试验表明,免疫的小鼠血清中两种蛋白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 000和1∶128 000。此外,两种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中均检测出特异性的P30抗体。小鼠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r P30和r P30-HSP70C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0%和80%。这些结果表明P30和HSP70C的融合表达可以显著增强P30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
刘文青胡明丽孙红岩赵宝华
关键词:绵羊肺炎支原体P30克隆免疫原性
绵羊肺炎支原体Y98 P26-P40融合基因的表达及免疫原性
范琼瑛赵红艳刘文青车腾飞赵宝华
我国猪主要细菌病的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家猪的分布,但猪的细菌病一直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猪细菌病大多为慢性病且不易根治,容易反复发作,对其进行防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由于缺乏对于细菌病危害的足够认识,以及目前市场上有效的治疗药物较少,造成了我国猪场细菌病泛滥。因此,猪细菌病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控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对我国猪场主要发生的细菌病的种类、危害、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猪细菌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刘思远刘文青赵宝华
关键词:细菌病
绵羊肺炎支原体Y98 P3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试验被引量:8
2012年
根据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跨膜蛋白P3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克隆出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膜蛋白P30基因片段。通过对该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表明MOP30基因与Mhp P3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9%。抗原表位及跨膜结构预测的结果表明,MO P30基因与Mhp P30基因的抗原表位及跨膜结构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片段中含1个TGA编码Trp,而不是终止密码子。将P30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pET-28a-P30表达质粒,转化受体菌Rossta得到重组菌株Rossta(pET-28a-P30)。经诱导后SDS-PAGE表明有30 000左右的目的条带出现;Western blot表明Rossta(pET-28a-P30)表达的30 000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小鼠免疫试验表明Rossta(pET-28a-P30)原核表达的蛋白对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赵红艳刘文青车腾飞卢金华宋静岚赵宝华
关键词:P30基因基因表达免疫动物
禽类干扰素研究进展
对禽类干扰素的分类、作用机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禽类干扰素产品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杨俊青刘西培刘文青赵宝华
关键词:生物活性免疫调节
中华鳖病原菌菌种的分离鉴定及多重PCR的初步建立被引量:2
2013年
对患病中华鳖心脏、肝脏、肠道中分离得到的疑似致病菌株进行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设计细菌16srDNA保守区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及序列比对,建立并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分离鉴定出4种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Et)、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v)、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Cf).多重PCR检测体系敏感性与特异性良好,证明多重PCR是一种能快速准确鉴定多种中华鳖致病菌的方法,且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燕晶刘文青高珊珊赵娜张亚宁赵宝华
关键词:中华鳖多重PCR迟钝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