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霞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抗震
  • 4篇抗震性
  • 4篇抗震性能
  • 4篇混凝土
  • 4篇钢筋
  • 4篇钢筋混凝
  • 4篇钢筋混凝土
  • 3篇时程
  • 3篇时程分析
  • 3篇混凝土框架
  • 3篇钢筋混凝土框...
  • 2篇应力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模型
  • 2篇预应力
  • 2篇体外预应力
  • 2篇阻尼
  • 2篇阻尼器
  • 2篇抗震性能研究
  • 2篇耗能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浙江省电力设...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作者

  • 6篇鲁亮
  • 6篇刘霞
  • 2篇吕西林
  • 2篇陈俊杰
  • 1篇李鸿
  • 1篇徐颖超
  • 1篇代桂霞

传媒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梁端铰型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CR-RCF)采用梁柱铰接节点,后张预应力钢筋提供结构整体恢复力,并采用层间阻尼器耗散地震能量、控制结构整体位移。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介绍了CR-RCF结构的摇摆机制及摇摆节点的构造形式,设计了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常规框架两个振动台试验模型,输入El Centro地震波,得到了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两个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CR-RCF结构较常规框架具有更小的抗侧刚度,故其地震加速度响应更小;CR-RCF结构设置了层间阻尼器耗能装置,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整体位移得到有效控制;在经历罕遇地震作用后,仅层间阻尼器进入屈服状态,主体框架承重构件保持完好,无任何损伤,表现出优异的'免损伤'特征。
鲁亮李鸿刘霞吕西林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抗侧刚度抗震性能
一种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刚度取值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研究一种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刚度的取值方法。首先,建立了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验证;其次,选择10条地震动曲线,研究9种不同节点相对刚度比情况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响应分析;最后,利用层间位移放大系数、基底减震系数比较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峰值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响应。结果表明:节点相对刚度比 S 取0.01~0.25为宜。
鲁亮刘霞陈俊杰
关键词:节点刚度有限元模型时程分析
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抗震性能测试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以一种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的结构构造及其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抗震性能测试,得到了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的屈服位移、屈服荷载及屈服刚度,并分析了其耗能能力;研究了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在体外预应力自复位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利用腹板轴向拉压耗能,避免了连接构件的局部损坏;安装方式与黏滞阻尼器相同,安装方便、易于更换;轴向拉压型金属阻尼器具有提供结构附加刚度,控制结构位移,耗能显著的优点。
鲁亮刘霞代桂霞
关键词: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耗能能力
基于弹塑性静力分析方法的一种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研究了一种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首先建立了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其次使用弹塑性静力分析方法评定无控及受控式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后对比分析无控及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设置阻尼器后的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等效阻尼比大幅度提升,结构塑性变形耗能转变成阻尼器屈服耗能,结构位移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
鲁亮刘霞陈俊杰吕西林
关键词:抗震性能弹塑性分析有限元模型阻尼器
体外预应力自复位框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被引量:10
2016年
体外预应力自复位框架通过设置铰接节点弱化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减小输入到结构中地震能量,地震作用后利用钢绞线的弹性回复力进行自复位。在已有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基础上,对体外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体外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多道防线的布置以及抗震设计流程。以一个三层三跨体外预应力自复位框架为例进行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采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输入3条地震波模拟结构经历设计烈度地震、罕遇地震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目标,验证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表明体外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和优异的抗震性能。
鲁亮刘霞徐颖超
关键词:多道设防动力时程分析耗能减震
一种体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摇摆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体外预应力摇摆框架(External Prestressing Rocking Frame,EPRF)是一种新型的采用结构控制技术的抗震结构体系。建立了单榀体外预应力摇摆框架的力学模型并推导其理论抗侧刚度公式;其次,建立了无阻尼耗能的体外预应力摇摆混凝土框架、有阻尼耗能的体外预应力摇摆混凝土框架以及常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有限元模型;输入El Centro地震波采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对三种框架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楼层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和层间剪力响应,对比分析了三种框架的地震响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阻尼耗能的体外预应力摇摆框架能大幅度降低结构加速度和层间剪力响应,结构位移响应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鲁亮刘霞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力学模型时程分析抗震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