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颖

作品数:11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角膜
  • 6篇激光
  • 5篇准分子
  • 5篇分子
  • 4篇原位
  • 4篇准分子激光
  • 4篇飞秒
  • 3篇远视
  • 3篇手术
  • 3篇激光原位
  • 3篇角膜地形图
  • 3篇飞秒激光
  • 2篇远视眼
  • 2篇术后
  • 2篇透镜
  • 2篇中央角膜
  • 2篇中央角膜厚度
  • 2篇准分子激光原...
  • 2篇准分子激光原...
  • 2篇磨镶术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颖
  • 10篇周跃华
  • 6篇王玥
  • 4篇郑燕
  • 4篇张秋露
  • 4篇刘倩
  • 4篇张晶
  • 3篇徐雯
  • 3篇柳静
  • 3篇胡雅斌
  • 3篇翟长斌
  • 2篇安伟丽
  • 2篇徐铮
  • 2篇孟玉玲
  • 2篇王永华
  • 2篇李志辉
  • 1篇郭宁
  • 1篇张青蔚
  • 1篇黄静
  • 1篇孙霞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眼科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光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4
2016年
背景研究证实经典角膜胶原交联法(CXL)可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及角膜扩张,但由于其需要去上皮,因此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目前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已开始在临床上使用,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价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3—10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28例46眼,采用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测定术眼的视力、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地形图参数、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结果及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对术眼手术前后的检查指标进行比较,评价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的有效性。对随访期间术眼的刺激症状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评价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所有手术顺利,未发现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感染。术眼术后1d出现轻度刺激症状,均于术后3d缓解或消失。术眼术后1个月及以后等效球镜度(SE)较术前降低,但手术前后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2,P=0.614);术眼术后12个月术眼柱镜度(CD)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2,P=0.004)。术眼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V)及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值均接近于术前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46、0.465、0.981,均P〉0.05)。术眼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角膜厚度值分别为(467.86±52.92)和(468.51±52.96)μm,高于术前的(453.91±45.78)μm,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6、0.469,均P〉0.05),术眼术后1
张晶郑燕刘倩王玥李颖张秋露徐雯周跃华
关键词:紫外线
角膜地形图引导与波前像差优化的飞秒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比较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估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治疗近视散光术后临床效果、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及角膜像差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44例(87眼)近视散光患者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组:Topography组(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FS—LASIK,22例44眼)及Wavefront组(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22例43眼)。Topography组应用Wavelight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采集角膜地形图数据。术后6个月,对2组视力、屈光度、角膜不规则指数、激光切削的居中性及角膜波前像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2组间裸眼视力(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出现术后BCVA低于术前。术后2组间球镜度、柱镜度及等效球镜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opography组患者术后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SV)(39.9±13.0)低于Wavefront组(44.9±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5),2组术后ISV均较术前增加(t=5.216、7.870,P〈0.05)。Topography组患者术后平均切削偏心量[(0.24±0.29)mm]低于Wavefront组[(0.29±0.31)mm],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5,P〉O.05)。术后6个月,Topography组角膜水平彗差(Z31)及球差(Z40)[(-0.166±0.357)μm和(0.390±0.263)μm]均低于Wavefront组[(-0.362±0.353)μm和(0.486±0.16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5、-2.096,P〈0.05)。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与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相比较同样安全有效,但前者术后角膜表面规则性更好,引入的角膜高阶像差更低。
张丽周跃华徐雯李颖王玥张秋露柳静胡雅斌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
72例远视眼角膜厚度的测量和分析
2007年
目的:测量和分析远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方法:采用A型超声波角膜测厚仪测量72例(144眼)远视眼的中央角膜厚度。结果:在144眼远视眼中,中央角膜厚度449-624μm(平均524.97±31.90μm)。右眼中央角膜厚度458-624μm(平均542.78±31.84μm),左眼厚度为449-619μm(平均543.18±32.18μm),左右眼中央角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493-602μm(平均548.65±29.49μm),女性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449-624μm(平均537±33.33μm),男、女性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平均为524.97±31.90μm,其中左右眼间无明显差别,男女性间亦无明显差别。
李颖翟长斌周跃华
关键词:远视眼中央角膜厚度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角膜改变和功能视力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 ,LASIK)后的角膜改变和功能视力。方法 :对LASIK术后单眼或双眼具有眩光主诉的 10 1人 (2 0 2只眼 )进行失能眩光的检测和角膜地形图的分析。结果 :LASIK术后 ,失能眩光见于不同类型的角膜地形图表现的患者 ;最佳矫正视力与角膜地形图的类型无关。在均匀型角膜地形图的患者中 ,其失能眩光的出现与角膜切削中心的偏心程度及瞳孔的大小和切削区的匹配性等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LASIK术后 ,角膜表面的不规则、角膜中央扁平形切削、偏心切削及瞳孔的大小与切削区的匹配性等是引起功能视力改变的主要原因。
周跃华李志辉孟玉玲安伟丽黄静徐铮李颖
关键词:激光手术手术后并发症角膜地形图
动物眼球在住院医师准分子激光手术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将动物眼球引入眼科住院医师的近视眼手术培训中。方法通过在动物眼球上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近视眼手术的操作步骤。结果缩短了眼科住院医师的近视眼手术学习曲线,培养和提高了住院医师的动手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结论动物眼球在眼科住院医师的近视眼手术培训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张青蔚周跃华卢清君郭宁李颖王玥
关键词:教学方法眼科学
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早期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emtosecond-LASIK,FS-LASIK)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90眼)近视患者于我院屈光中心行双眼FS-LASIK术,术毕时随机选一眼给予Pure Vision软性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戴镜组),并于术后第3天复诊时取出,另一眼作为非戴镜组,不戴角膜接触镜。对比戴镜组与非戴镜组术后1 d、3 d、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瓣对合情况、主观症状评分。观察戴镜组与非戴镜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下泪河面积、裂隙灯检查以及术后角膜瓣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下泪河面积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角膜瓣对合情况:术后1 d时戴镜组优于非戴镜组的比例占总数的66.7%(30例);术后3 d时,戴镜组较好的比例略微下降为64.5%(29例);术后1周后,戴镜组与非戴镜组角膜瓣与基质床交界面差异不明显。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戴镜组与非戴镜组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基础泪液分泌量、下泪河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 18.6%的患者表示配戴绷带镜较为舒适,32.6%认为并不舒适,而48.8%患者未感到明显差异;术后第3天上述主观症状的比例分别为:16.3%、51.2%及32.5%。结论 FS-LASIK术后早期常规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有助于角膜瓣的贴附,使对合面更加平整和均匀,但在泪膜稳定性方面并没有明显作用。大部分患者并未因配戴绷带镜而有效缓解了主观不适的症状。
方雨新张晶郑燕刘倩李颖王玥张秋露柳静胡雅斌文飞周跃华
飞秒激光Ziemer FEMTO LDV“Classic”和“Crystal Line”制作LASIK角膜瓣的评估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Ziemer"Classic"和Ziemer"Crystal Line"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规则性、准确性及预测性。方法对近视患者60例120眼行F-LASIK手术,其中Ziemer"Classic"组(A组)及Ziemer"Crystal Line"组(B组)制作角膜瓣的患者各30例60眼。术后1周,应用RTVue OCT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每个角膜瓣上36个测量点的角膜瓣厚度值进行对比分析。两组飞秒激光角膜瓣预计值均为110μm。结果术后1周,B组平均角膜厚度(103.09±2.38)μm明显低于A组(106.93±4.86)μm(P<0.01)。B组角膜瓣从中央到周边的规整性明显好于A组。A组角膜瓣厚度值与预计厚度110μm的最大差值为7μm,B组最大差值为8μm。A组60只眼总共2 160个测量点中,有0.14%的点角膜瓣厚度与预计值110μm的差值大于20μm,而B组为0.02%。结论与Ziemer"Classic"飞秒激光比较,Ziemer"Crystal Line"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更薄,其角膜瓣的均一性和预测性相对更好一些。
张秋露王永华李颖王玥柳静胡雅斌徐雯郑燕刘倩翟长斌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角膜瓣厚度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视网膜微循环血流的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本研究主要观察 L ASIK中负压吸引对视网膜微循环血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仪分别对实施 L ASIK手术的低度、中度和高度的近视患者共 38例6 2眼进行检测 ,测量视盘大血管、视盘颞侧盘沿、视盘鼻侧盘沿、颞侧视盘旁视网膜、鼻侧视盘旁视网膜和巩膜筛板的血流 ,并对其手术前后的血流量、血流速和红细胞移动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 ASIK手术前后 ,视盘大血管、视盘颞侧盘沿、视盘鼻侧盘沿、颞侧视盘旁视网膜、鼻侧视盘旁视网膜和筛板的血流量、血流速和红细胞移动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
周跃华孙霞李志辉刘磊孟玉玲安伟丽徐铮李颖
关键词:微循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血流视网膜
自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远视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3
2013年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治远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但其矫治效果并不如矫治近视者满意。目的观察自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远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方法对1例右眼为近视状态、左眼为远视状态的女性患者行左眼自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术后随访1个月,应用气动眼压计观察术眼眼压改变,采用角膜地形图检查并评价术眼手术前后角膜曲率的变化,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手术前后角膜瓣厚度变化;应用眼反应仪测量角膜生物力学(角膜滞后量、角膜阻力因素)的改变;于术前和术后1d、1周、1个月记录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度。结果术眼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d及1个月术眼裸眼远视力较术前提高1行,裸眼近视力达J2并稳定,术后1个月等效球镜度(SE)为-0.125D。术后1个月OCT检查显示角膜透明,角膜基质囊袋内植片居中在位,无排异反应。术眼术前角膜补偿眼压为12.4mmHg(1mmHg=0.133kPa),术后1个月为11.9mmHg;术前模拟Goldmann眼压为11.9mmHg,术后为10.7mmHg;左眼术前角膜滞后量为9.7mmHg,术后为8.9mmHg;术前角膜阻力因素为10.9mmHg,术后为10.3mmHg,角膜生物力学各参数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自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治远视安全、有效,可预测性好,手术前后眼压和角膜生物力学无明显改变,为远视的矫治提供了新的选择。
周跃华张晶李颖王玥王永华王宁利
关键词:远视角膜生物力学
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与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Flex)与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S—LASIK)术后3个月近视散光患者的角膜形态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的近视散光患者165例(323眼)进行Flex(87例170眼)或FS—LASIK(78例153眼)手术,术后3个月时,对2组视力、屈光状态及角膜形态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Flex组和FS—LASIK组术后3个月时,logMARUCVA分别为-0.10±0.08和-0.11±0.10,矫正视力分别为-0.11±0.07和-0.12±0.07,均较术前BCVA(-0.07±0.03和-0.07±0.04)提高(t=4.083、5.594、3.458、6.440,P〈0.01),2种手术方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11、-1.864,P〉O.05)。Flex和FS—LASIK切削偏心量分别为(0.29±0.17)mm和(0.40±0.17)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2,P〈0.01)。Flex切削偏心程度与术前等效球镜度不相关(r=0.122,P〉0.05):FS—LASIK切削偏心程度与术前等效球镜度呈正相关(r=0.210,P〈0.01)。Flex和FS—LASIK术后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分别为0.34±0.25和0.22±0.2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7,P〈0.01)。结论Flex术后切削偏心程度比FS-LASIK小,FS-LASIK术后角膜表面规则性比Flex更好,二者术后都可获得满意的视力。
郑燕周跃华张晶刘倩李颖王明
关键词:激光原位飞秒激光角膜地形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