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凤珍
- 作品数:26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高校“两课”教学改进之我见
- 2003年
- 在新形势下 ,高校“两课”教学迎来新发展的大好机遇 ,但是 ,由于受全球化、信息化及市场经济实用性的影响 ,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困扰 ,“两课”教学面临许多挑战。当前 ,“两课”教学的效果 ,不是太理想 ,这有违开设“两课”的初衷。如何达到“两课”教学的理想境界 ,这是各高校共同思考的大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教师、学校。
- 夏凤珍
- 关键词:高校
- 农村城市化的历史思考被引量:2
- 2003年
- 农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是,他们所进行的努力不都是成功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制度创立、户籍管理、土地征用等方面留下不少难题。为实现中国全面小康,在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制度创新,完善法制,依法治理。
- 夏凤珍
- 关键词:城市化历史思考法治
- 论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及其完善
- 2011年
- 引入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总结我国现有海外引才政策的利弊得失,厘清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的动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完善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从而完善海外引才工程,使之系统化,长久化,制度化。
- 夏凤珍
- 关键词:创新创业
- 危机及后危机时代,温州海外华商经济转型的思考
- 在当前这场金融危机冲击下,温州海外华商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他们面临极多难题。由于这支队伍的构成及他们的经济、职业特征具有独特性,因此,他们遭遇的难题,既有世界华商经济的共性,更显出个性。抓住机会,化危为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 夏凤珍
- 关键词:金融危机
- 文献传递
- “专题法”的运用与效果探讨——以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 2009年
- 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采用比较高效的教学方法,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是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以“专题法”教学为主导,合理调配教学内容,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该课程目前面临的一些困难与矛盾,同时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 夏凤珍
- 论马克思主义义利观在侨务工作中的价值诠释
- 2013年
- 马克思主义义利观对于当前侨务工作创新创优,进一步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义利观内涵的基础上,诠释其在侨务工作中的价值,并论述在侨务工作中贯彻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的途径。
- 夏凤珍
- 关键词:侨务工作
- 辛亥革命时期浙江籍华侨的革命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 2010年
- 目前,学术界对浙江籍华侨的革命思想作独立研究的不多。但是,他们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自由平等的思想,他们追求进步、力创共和的思想,在辛亥革命时期极具影响力。他们的思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大背景,却又是浙江地方历史人文演化的结果,也是他们放眼世界,欲构建强大民族国家的理想产物。他们的思想为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完善起重要作用,也是辛亥革命思想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思想指导了他们的革命实践,并使浙江在辛亥革命中具有可与粤、湖等省相比肩的地位,成为辛亥革命重要发祥地之一。随着历史的演进,他们的革命思想依然闪亮于如今振兴中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
- 夏凤珍
- 关键词:辛亥革命
- 论浙南侨乡移民意识的生成、作用及其提升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借助社会网络理论,阐述了浙南侨乡所特有的精神产物——移民意识,解析了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论述了它对侨乡社会各方面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它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及途径,以助侨乡可持续发展。
- 夏凤珍
- 金融危机背景下海外华商经济的新思考——以浙籍海外华商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蔓延至实体经济,冲击着全球的华商,为渡"严寒",海外华商各尽其招。而浙籍海外华商受自身素质制约,同时深受中国大传统文化及区域性小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所遭遇的冲击更深,面临的难题更多,在猫腰过"冬"中步履显得尤为沉重。认清经济危机大背景,理清所遇难题的根源,寻找针对性的化"危"为"机"的对策,助他们走出困境,并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是研究者的任务。
- 夏凤珍
- 关键词:金融危机
-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被引量:8
- 2005年
-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对耕地的征用,伴随耕地被征用的是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由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对征地机制、征地补偿、失地农民安置等问题的解释不完整,农民在征地及土地被征后产生的增值利益分配上处于被动地位,因而造成大量因失地而失业、失保障的“三失”农民。解决这一去问题,须从政治、社会的角度去正确认识它,同时制定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他们就业、培训等机会,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 夏凤珍吴冬仙
- 关键词:征地失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