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壮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5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原子力显微镜
  • 3篇扫描探针显微...
  • 2篇蛋白
  • 2篇聚苯
  • 2篇聚苯胺
  • 2篇核酸
  • 2篇苯胺
  • 2篇成像
  • 1篇氮掺杂
  • 1篇蛋白相关
  • 1篇蛋白质
  • 1篇导电
  • 1篇导电聚合物
  • 1篇电化学
  • 1篇电极
  • 1篇电聚合
  • 1篇电泳
  • 1篇电子能
  • 1篇电子能谱
  • 1篇多头绒泡菌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3篇李壮
  • 4篇吴爱国
  • 3篇魏刚
  • 2篇董绍俊
  • 2篇黄百渠
  • 2篇牛利
  • 2篇刘志国
  • 2篇杨涛
  • 2篇王宏达
  • 1篇毕晓辉
  • 1篇张源涛
  • 1篇杨洪军
  • 1篇索全伶
  • 1篇郭存兰
  • 1篇王丽
  • 1篇王金忠
  • 1篇郭南南
  • 1篇杨晓天
  • 1篇孙迎春
  • 1篇于力华

传媒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应用化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科技开发动态
  • 1篇中国饲料
  • 1篇中国科技奖励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导电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综述了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导电聚合物研究中的各种用途,如形貌观察、纳米加工、微观电学性质测量、电化学研究、原位测量膜厚变化等;同时对扫描探针显微镜中一些重要形式和相关技术做了介绍。并对导电聚合物研究中扫描探针显微镜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杨涛牛利李壮董绍俊
关键词:扫描探针显微镜导电聚合物
蓝宝石R面上ZnO薄膜的NH_3掺杂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以NH3为掺杂源,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系统在蓝宝石R面上生长出掺氮ZnO薄膜。通过XRD,SEM测量优化了其生长参数,在610℃和在80sccm的NH3流量下生长出了〈1120〉单一取向的ZnO薄膜。经Hall电阻率测量,得知该薄膜呈现弱p型或高电阻率,并对其光电子能谱进行了研究。
王金忠杜国同马艳赵佰军杨晓天张源涛刘大力李万程杨洪军杨树人吴爱国李壮
关键词:氧化锌薄膜X射线光电子能谱ZNO薄膜氮掺杂
主链含氟聚酰亚胺液晶取向排列剂的表面性能及微观形貌被引量:5
2001年
通过改变聚酰亚胺膜中主链氟的含量 ,合成了几种高预倾角的聚酰亚胺膜 ,测定了各种膜取向前后的接触角 ,发现接触角随聚酰亚胺膜主链中氟含量的改变而改变 .在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含氟聚酰亚胺及不含氟聚酰亚胺取向膜的微观结构 ,发现两种膜都是沿着摩擦方向有序排列 ,其中完全含氟聚酰亚胺取向膜较不含氟的聚酰亚胺取向膜更有规整性 .
张春华杨正华丁孟贤吴爱国李壮
关键词:表面性能微观形貌
原子力显微镜成像及力谱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2012年
原子力显微镜自发明迄今,已被应用于生物研究的各个领域,展示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主要结合我们及其他研究小组的工作,简要介绍原子力显微镜成像和力谱技术的基本原理,较系统地综述其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所涵盖的生物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磷脂、多糖、细胞/细菌以及病毒等。最后探讨和展望了该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
郭存兰李壮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成像生物分子
维生素C调节小鼠脂蛋白磷脂酶A2的研究
2013年
使用维生素C孵育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选择不同的维生素C浓度和不同的孵育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维生素C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结果显示,维生素C呈浓度依赖性显著下调Lp-PLA2的表达,在50μg/mL,孵育12 h时,Lp-PLA2的mRNA水平下调90%,并且初步机制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下调Lp-PLA2的表达。
李壮郭明宝郭南南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维生素C
扫描探针显微镜对基因组DNA高分辨物理图制作研究
2008年
人类基因组工程(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和其他生物基因组工程重要目标是测定人类基因组24个单倍染色体DNA30亿对碱基和其他生物基因组DNA碱基序列。人类目前具有强大的测序能力,然而由于没有可供大规模测序和排序用的高分辨物理图,排序受阻与基因组内广泛存在的重复序列及许多不易克隆的DNA位点。
李壮
关键词:基因组DNA扫描探针显微镜物理图人类基因组工程生物基因组大规模测序
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中期染色体结构的AFM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术(AtomicForceMicroscopy,AFM)首次观察到了近自然状态下多头绒泡菌(Physarumpolycephalum)中期染色体的整体结构和表面细微结构.染色体整体结构成像显示其边缘轮廓清晰圆滑,具有明显的着丝点;染色体表面高分辨率成像发现,中期染色体是由约230nm的染色质纤维经螺旋且在底部回转180°形成,同时表面有3个层次有序折叠的染色质纤维同时存在,它们分别是:30~40nm,60~70nm,90~100nm.由高度图和侧向力成像图都可推测它们是螺旋结构.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中期染色体包装的高度有序性,多层次结构是由螺旋方式形成,同时表明AFM是在近自然状态下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强有力工具.
孙迎春王宏达裴瑾李壮黄百渠
关键词:多头绒泡菌染色体真核生物
Dip-pen刻蚀技术直接构建聚-L-赖氨酸纳米结构被引量:5
2005年
Dip-pen nanolithography(DPN) has been developed to pattern monolayer film of various molecules in submicrometer dimensions through the controlled movement of ink-coat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tip on a desired substrate, which makes DPN a potentially powerful tool for making the functional nanoscale devices. In this letter, using direct-write dip-pen nanolithography to generate nanoscale patterns of poly-L-lysine on mica was described. Poly-L-lysine molecules can anchor themselves to the mica surface through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force, so stable poly-L-lysine patterns, such as square, line, circle and cross, could be obtained on freshly cleaved mica surface. From AFM image of the patterned poly-L-lysine nanostructures on mica, we know that poly-L-lysine was flatly bound to the mica surface. These oriented patterns of poly-L-lysine on mica can provide the prospect of building functional nanodevices and offer new options for this technique in a variety of other significant biomolecules.
周化岚魏刚刘志国王丽宋永海李壮
镍邻菲绕啉对DNA固定作用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被引量:4
2002年
In this paper, the fixing and stretching effect of Ni(phen) 2+ 3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DNA had been studied by Tapping mode AFM. Under an ambient condition, the high resolution DNA images were obtained, the average height, width and length of well spread DNA molecul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cause of the variations of ionic concentration, the density and topography of DNA molecules on substrate had a great difference. The AFM and gel electrophoresis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under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 DNA molecules kept intact, Ni(phen) 2+ 3 did not catalyze the cleavage activity of EcoRI, therefore, Ni(phen) 2+ 3 would be used to make high resolution physical mapping of DNA by AFM.
于力华李壮吴爱国王宏达索全伶毕晓辉黄百渠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脱氧核糖核酸DNA凝胶电泳
还原态聚苯胺的光电化学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研究了还原态聚苯胺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通过不同基底电极、饱和气氛、温度、扰动方法(光照电极、电极旋转、气体鼓泡搅拌溶液、顺电极表面向电解池滴加电解液等)对还原态聚苯胺电流响应的影响及光谱分析,首次发现还原态聚苯胺的光电流响应并不是由于其吸收可见或近红外光激发而引起的,光的作作是通过扰动电极表面,促进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对聚苯胺的氧化,仪器为了维持恒电位将氧化了的聚苯肢再还原而产生光电流响应。
李壮李铁津董绍俊
关键词:聚苯胺修饰电极光电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