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娟

作品数:106 被引量:52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电气工程
  • 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文化科学
  • 7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篇功率
  • 18篇功率控制器
  • 17篇相间功率控制...
  • 16篇电压
  • 15篇电力
  • 15篇电力系统
  • 11篇机器人
  • 11篇教学
  • 9篇补偿器
  • 8篇电网
  • 8篇电压稳定
  • 8篇暂态
  • 7篇电气
  • 7篇裕度
  • 7篇无功
  • 7篇康复
  • 7篇IPC
  • 6篇输电
  • 6篇静止同步串联...
  • 6篇混沌

机构

  • 50篇东北电力大学
  • 28篇哈尔滨工业大...
  • 24篇苏州大学
  • 3篇东北电力学院
  • 2篇衡水供电公司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国电南京自动...
  • 1篇济宁电业局
  • 1篇天津市电力公...
  • 1篇国网河南省电...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 1篇国网吉林省电...
  • 1篇华能应城热电...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国网山东省电...

作者

  • 100篇李娟
  • 21篇李伟达
  • 11篇孙立宁
  • 9篇柳焯
  • 8篇孙亮
  • 8篇纪延超
  • 7篇胡海燕
  • 7篇蔡国伟
  • 7篇张虹淼
  • 6篇刘修宽
  • 5篇冯勇
  • 5篇刘延杰
  • 5篇严干贵
  • 5篇顾洪
  • 4篇杨旭强
  • 4篇王坤
  • 4篇严宇昕
  • 4篇周建颖
  • 4篇闫乃欣
  • 3篇曲祖义

传媒

  • 9篇电力系统及其...
  • 8篇电工电能新技...
  • 6篇电力自动化设...
  • 5篇机械与电子
  • 4篇东北电力大学...
  • 4篇电力系统保护...
  • 3篇机械传动
  • 3篇继电器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电测与仪表
  • 2篇高电压技术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电气电子教学...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机械制造与自...
  • 2篇压电与声光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时间步长动态潮流算法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为了解决以往动态潮流中存在的当系统出现大的功率缺额时,潮流无法解算的问题,采用先解系统频率变化,然后计算潮流分布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短时间步长(10s)的动态潮流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表征系统功率一频率变化的运动方程中,既考虑转子加速的影响,又考虑发电机和负荷静特性的影响,并根据转子转动惯量与节点的静特性系数分担不平衡功率。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
李娟高中文纪延超
关键词:电力系统负荷静特性
动态连续潮流与改进捕鱼算法结合计算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被引量:7
2013年
目标函数为系统的最大静态电压稳定裕度。针对经典连续潮流法在不平衡功率分配原则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将两种适用于动态潮流分析的方法与连续潮流法结合,建立动态连续潮流模型,即根据有调节能力的发电机转子转动惯量与节点的工频静特性系数按比例分担由于负荷水平增加而产生的有功功率不平衡量;引入罚函数法解决状态变量越限问题;为寻求控制变量的最优组合,解决优化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引入基于模拟渔夫捕鱼的智能算法及其改进算法。通过IEEE6,IEEE30标准节点系统进行计算和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李娟刘海龙
关键词: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连续潮流法罚函数法
一种基于粘滑运动原理的微小型机器人建模与实验被引量:1
2012年
为实现微小型机器人的精密运动定位,提出一种基于粘滑运动原理的足式微小型机器人.机器人足由双压电膜驱动,本身为空间不等截面的弹性梁结构.首先建立了柔性足的有限自由度模型和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粘滑驱动中的粘滞和滑移过程的不同特点,分别对粘滞过程的静力学与滑移过程的瞬态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机器人运动位移、分辨力与驱动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粘滞-滑移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以及足尖的状态切换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粘滞阶段,基体的静态位移与驱动电压近似呈线性关系,且随驱动电压的增高而增大;在滑移阶段,由于柔性足的振动及振动与摩擦力的耦合关系,足端的滑移距离及基体位移与驱动电压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建立了机器人样机,对机器人的运动分辨力和位移响应进行了测试,实验数据显示,基于粘滑运动原理,机器人可以实现0.88μm的高运动分辨力.
李伟达李娟胡海燕李满天孙立宁
关键词:微小型机器人
接入IPC的联络线并网启动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对 IPC接入电网并联瞬间的启动状态进行了相量分析 ,推导了并网前发生谐振时各电网参数与 IPC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模拟东北、华北电网联络线接入 IPC并网运行 ,对并网运行前后的端口电压、联络线电流和IPC电感、电容两端电压和电流状态进行了仿真。详细分析比较了选取不同 IPC参数时 ,对并网前串联谐振问题的抑制程度 ,提出了一种并网运行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 ,可以抑制串联谐振 。
刘修宽蒋维勇李娟纪延超柳焯
关键词:电网互联相量分析
基于重心稳定约束的下肢外骨骼助行机器人静稳定步态规划方法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步态规划中仅用几个参数确定机器人关键位置、再对关键位置进行插值或多阶曲线拟合而导致的实际重心轨迹与目标轨迹相差较大的问题,对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步态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逆向的利用遗传算法直接根据重心求解关节位置的方法。采用D-H法对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建模,得到了重心与机器人关节位置之间的关系。基于稳定裕度最大规划了机器人的重心轨迹。在几何关系约束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了各关节位置,并根据逆运动学模型得到各关节转角值,使实际重心轨迹与目标轨迹高度吻合。最后,进行了机器人带动穿戴者行走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规划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李娟蔡校蔚李伟达张宵朱其欢
关键词:下肢外骨骼步态规划遗传算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系统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对现有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一套四个模块的新实践教学体系,在四个模块中逐步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孙亮李娟蔡国伟严干贵
关键词:实践教学电气工程
文献传递
基于IPC在潮流调节中的研究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将相间功率控制器(Interphase Power Controller,IPC)引入网络中进行潮流控制,实现网损优化;在阐述网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依据相间功率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在保持原始网络节点导纳矩阵对称性的条件下,建立了利用相间功率控制器进行网损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将IPC对网络的影响等效为节点附加注入功率,并引入到网损优化模型的等式约束条件中,将含IPC支路功率及IPC参数约束引入到不等式约束条件中,通过罚函数与解耦法相结合进行网损优化的求解。IEEE5和IEEE14节点算例结果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说明了利用相间功率控制器可以实现网损优化,有利于系统的经济运行。
李娟陈晓晋王坤周建颖闫乃欣
关键词:IPC
静止无功补偿器时间特性及系统级可控电流源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现今对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响应时间特性缺乏研究的现状,本文对SVC物理模型无功补偿的特点及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在响应时间和无功补偿方面均能与SVC物理模型达到一致效果的可控电流源模型。可控电流源控制信号中的时间模块,可以精确求出SVC响应时间。通过PSCAD仿真某轧钢机启动实验,验证了两者的一致性。
张超姜齐荣李娟田旭孙守鑫
关键词: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穿戴式步态信息检测鞋垫设计被引量:2
2021年
为满足在医疗康复等领域的步态分析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足底力采集的步态信息检测鞋垫。鞋垫使用16枚压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采集足底解剖区的压力信号。通过解算原始压力数据可实现对步态相位和足底压力中心的判断,以及足底压强云图的绘制。设计的设备操作简单、便携性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吴旭东李伟达李娟顾洪
关键词:便携性
图形化《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辅助软件开发被引量:6
2008年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学生缺少实践操作"进行讨论,指出研制适合于现代电力的教学辅助软件的必要性。基于VB6.0开发的图形化《电力系统分析》高级应用软件可以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网损分析等与实际系统紧密联系的操作模拟,该软件具有运行稳定、结果准确、使用方便、界面友好等优点。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电力系统的认知程度。
王秀云李娟孙亮蔡国伟
关键词:电力系统教学辅助软件图形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