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岩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二氧化碳分压
  • 2篇PCO2
  • 1篇代谢
  • 1篇代谢过程
  • 1篇淡水
  • 1篇油类
  • 1篇站位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长
  • 1篇溶解有机质
  • 1篇石油类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监测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溶解
  • 1篇自净
  • 1篇自净能力
  • 1篇总量控制
  • 1篇污染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5篇李岩
  • 3篇张龙军
  • 2篇李克强
  • 2篇王晓亮
  • 2篇梁生康
  • 2篇王修林
  • 2篇苏征
  • 1篇李雁宾
  • 1篇高会旺
  • 1篇杨茹君
  • 1篇潘建明
  • 1篇张向上
  • 1篇马云鹏
  • 1篇卢姗
  • 1篇张爱斌

传媒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水中溶解有机质对Fe的迁移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Fe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必需的重要元素,影响浮游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电子的传递,氮的还原,叶绿素的合成,以及一些活性氧化物质的降解起到非常重要作用[1]。尽管全球接近30%的大洋表层水中氮、磷、硅营养盐含量丰富,但由于受到Fe限制,出现了高营养盐低生产力现象,这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2,3]。
李岩杨茹君张爱斌苏函
关键词:溶解有机质FE浮游植物生长代谢过程光合作用
近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水质监测体系构建方法——以莱州湾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水质监测是总量控制实施的重要环节,当前水质监测体系已不能满足总量控制效果评估的需求。为此,本文建立了近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水质监测站位布设的聚类抽点检验方法,主要分为源强海域水质响应分析、陆海混合区分析、水质浓度分布聚类分析、初始站位设置、抽点检验分析等5个步骤,并给出了监测项目和频次的建议。以莱州湾为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得到的2套优化监测站位,不仅可以对排污口进行有效监控,而且水质平面分布可以准确表征水质分布规律,无论是模拟结果还是监测结果,相似度和相关性均超过90%(P<0.0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本文所建方法有助于中国近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
李岩李克强王修林梁生康李雁宾戴爱泉卢姗张龙军
关键词:总量控制近岸海域聚类
黄河口总碱度保守与非保守行为探讨被引量:10
2005年
为了阐明黄河口TAlk(总碱度)的行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根据2004年4月黄河口TAlk实测数据,结合其它化学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黄河口水体在S<24的区域范围内TAlk呈现出非保守行为,其中 S<5时TAlk非保守表现为净TAlk的'亏损', 即水体TAlk低于理论混合TAlk,是由于水体中DIC的沉淀作用引起;在盐度为8~24之间,TAlk非保守表现为净TAlk的'增加',即水体TAlk高于理论混合TAlk,主要是由于水体中颗粒碳酸盐溶解引起;水体中的CO2参与了颗粒碳酸盐的溶解,并且很可能是影响水体中碳酸盐溶解的主要因素.
王晓亮张龙军苏征李岩张向上高会旺
关键词:黄河口TALK碳酸盐溶解
长江口淡水端淡、盐水混合表层pCO_2的急剧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被引量:10
2006年
根据2004年5月长江口淡水端淡、盐水混合初期表层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实测数据,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pC02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口淡水端盐度0~15的淡、盐水混合初期,表层水pC02由3500μatm左右大幅度下降至约1000μatm。生源要素的补充使生物活动的急剧增加是pCO2以对数形式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这一性质显著体现的拐点为(S〈0.6,50〈浊度〈110)这一范围。同时由于生物活动和物理混合作用的分别控制,使得长江口淡水端淡、盐水混合初期表层水碱度与盐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拐点处的盐度约为0.6。
李岩张龙军苏征王晓亮潘建明
关键词:长江口
胶州湾石油类污染状况及其环境自净能力评估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根据调查分析了胶州湾2007和2015年石油类污染状况,并应用胶州湾石油类污染物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评估了胶州湾石油类环境自净能力。结果表明,2007年8和11月胶州湾石油类平均浓度分别约为(72±32)和(70±41)mg·m-3,超标率分别为68%和57%,而2015年5和8月则分别约为(38±17)和(150±46)mg·m-3,超标率分别为60%和100%,分布上均在东北部近岸海域污染较严重。胶州湾石油类环境自净能力约为2 100t·a-1,以水动力自净为主,约占54%,其次为大气挥发自净和微生物降解自净。胶州湾石油类自净能力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自净能力较大,夏季较小,主要受潮汐和季风等因素影响。
李岩李克强马云鹏梁生康王修林
关键词:石油类自净能力污染状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