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同

作品数:10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京农业大学SRT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蚯蚓
  • 3篇接种蚯蚓
  • 2篇有机碳
  • 2篇植物残体
  • 2篇溶磷
  • 2篇溶磷菌
  • 2篇网络
  • 2篇微生物
  • 2篇线虫
  • 2篇花生
  • 2篇红壤
  • 2篇残体
  • 1篇动态特征
  • 1篇对花
  • 1篇循环神经网络
  • 1篇有机酸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声速

机构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王同
  • 7篇李辉信
  • 7篇胡锋
  • 3篇刘满强
  • 3篇于建光
  • 3篇焦加国
  • 3篇孔令雅
  • 3篇王前进
  • 2篇苏林
  • 2篇苏林
  • 2篇孙波
  • 2篇马力
  • 2篇王文博
  • 1篇潘剑君
  • 1篇罗天相
  • 1篇李根
  • 1篇赵美芳
  • 1篇李引
  • 1篇朱春春

传媒

  • 3篇土壤
  • 2篇土壤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应用声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域特征提取和深度学习的声源被动测距
2021年
采用一种基于多域特征提取的深度学习方法来实现声源被动测距。首先从声信号中提取多域特征,包含时域波形结构特征、时域包络特征、频域谱特征和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联合域特征;然后基于不同谱表达计算出一组声学参数构成特征空间,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准则选出特征空间中与声源位置相关性高的关键特征作为模型输入;最后通过一种改进的深度神经网络实现声源距离的估计,引入自适应矩估计优化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利用L2和Dropout正则化策略实现网络参数稀疏化。通过声速正梯度浅海环境仿真实例对方法进行验证,对比分析了波形参数对测距性能和模型收敛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模型训练过程中收敛速度较快,预测性能较稳定,在所定条件下测试集上声源信号的综合测距精确率达到95%以上。
肖旭王同王文博王文博马力苏林
新鲜与老化蚓粪的有机碳呼吸动态特征
2010年
通过对经不同途径形成的新鲜蚓粪和老化蚓粪进行35d的CO2呼吸动态测定,比较两种蚓粪有机碳呼吸的差异,从而加深对蚯蚓影响土壤有机碳库周转的理解。新鲜蚓粪由过1mm筛的潮土与红壤在不同植物残体施用下经蚯蚓(Metaphire guillelmi)48h作用形成,湿润老化的蚓粪也由上述两种土壤经同种蚯蚓30d培养生成。结果表明:新鲜蚓粪中有机碳的呼吸量均大于相应土壤中的,特别是施用玉米残体形成的蚓粪;老化蚓粪中,除红壤不施植物残体形成的老化蚓粪的呼吸量低于相应土壤外,其它老化蚓粪的呼吸量均大于相应土壤的。蚓粪的呼吸与土壤质地、有机碳含量、植物残体及蚓粪老化程度等有关。
于建光胡锋李辉信王同王前进
关键词:蚯蚓蚓粪有机碳
接种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对红壤性状及花生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温室花生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有益土壤动物(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对旱地红壤生物学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基础呼吸、微生物熵、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和速效磷)及花生产量的影响。试验包含4个处理:不接种处理(CK)、仅接种蚯N(E)、仅接种食细菌线虫(N)、联合接种蚯蚓和食细菌线虫(EN)。结果表明:①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线虫对微生物生物量碳的贡献大于蚯蚓。②除花生成熟期的接种蚯蚓处理外,接种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后土壤基础呼吸均有所增加,且食细菌线虫的影响也大于蚯蚓。③除花生结荚期无显著性差异外,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均极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P〈0.05)。④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均能增加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⑤接种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后花生产量的增幅为17%~20%。总之,在4个花生生长时期,相对于不接种的对照处理,接种蚯蚓和食细菌线虫能明显改善红壤性状并最终提高花生产量。
孔令雅李根李引王同刘满强焦加国胡锋李辉信
关键词:线虫微生物量花生
接种蚯蚓对加入不同植物残体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和植物残体施用下接种蚯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活性的影响,为将蚯蚓引入农田及水土流失区提供理论依据。供试土壤为黏粒含量较低的灰潮土和黏粒含量较高的典型红壤,供试植物残体为高碳氮比的玉米秸秆和低碳氮比的三叶草,供试蚯蚓为体型较大的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对微生物量碳(MBC)无显著影响;不同土壤无论是否施用植物残体,接种蚯蚓均使土壤基础呼吸(BR)显著增大,尤其是不施用植物残体时;两种土壤中不施用植物残体和施用三叶草时,接种蚯蚓均使代谢熵(qCO2)增大,而施用玉米秸秆接种蚯蚓使qCO2有下降趋势。Biolog孔平均颜色变化(AWCD)在接种蚯蚓时均增大,基质利用丰富度(S)和多样性指数(H)也增大,且未施用秸秆时的变化较为明显;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接种蚯蚓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变化受蚯蚓、土壤及植物残体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于建光胡锋李辉信王同王前进
关键词:土壤植物残体蚯蚓微生物
盆栽条件下溶磷菌对花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本实验室在红壤茶园土中筛选出的高效溶磷菌B1,以红壤为基质进行花生盆栽试验,研究溶磷菌B1对花生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接种溶磷菌(B1,苏云金芽孢杆菌)、直接添加草酸(OA)、磷酸二氢钾(KP)以及空白对照(CK)处理。结果表明溶磷菌在红壤中定殖能力强、存活性较好;与对照相比,接种溶磷菌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花生根瘤的形成以及地下部生长发育,增加根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花生果实的双荚果比例提高5%,百仁重高出3.8 g,果实中粗蛋白的含量增加2.5%。各项指标都显示,接种溶磷菌的效果要显著好于直接添加草酸的效果,而与直接添加可溶性磷源的效果相当。因此开发有效的溶磷菌剂应用于大田生产是可行的。
王同孔令雅焦加国刘满强胡锋孙波李辉信
关键词:溶磷菌花生
线虫和蚯蚓对土壤微量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2
2008年
线虫和蚯蚓是农业中广泛存在的土壤动物,由于它们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对土壤生态系统能量传递和养分转化的影响,可能影响土壤微量气体代谢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在不同土壤线虫密度下接种蚯蚓的15d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动物对土壤微量气体(CO2和N2O)代谢有显著促进作用。与灭线土相比,高密度线虫土壤处理与高密度线虫土壤加蚯蚓的处理导致CO2排放量分别增加了4.3倍和5.2倍,相应的N2O排放量增加了1.8倍和2.7倍。与低密度线虫土壤处理比较时,高密度线虫土壤处理导致CO2和N2O排放量分别增加了19%和21%。接种蚯蚓在高密度线虫土中较接种在低密度线虫土壤中的CO2和N2O排放量分别增加了12%和27%。5个处理中,除了低密度线虫加蚯蚓的处理和高密度线虫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处理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两种气体的排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414)。高密度线虫土壤较低密度线虫土壤显著提高了土壤的DOC含量,不同线虫密度土壤中DOC显著性的差异与CO2和N2O排放密切相关(P<0.05)。
罗天相李辉信王同胡锋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蚯蚓食细菌线虫相互作用
接种蚯蚓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赋存的影响被引量:22
2010年
通过一个月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在不同土壤与植物残体施用下接种蚯蚓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供试土壤为粘粒含量较低的潮土(86 g/kg)与粘粒含量较高的红壤(318 g/kg),试验前受试土壤的大团聚体全部人为破坏;供试植物残体为高碳氮比的玉米秸秆与低碳氮比的三叶草残体;供试蚯蚓为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与植物残体施用下,蚯蚓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微团聚体分散性及土壤有机碳赋存的作用不同,潮土中施用两种植物残体时,接种蚯蚓均显著降低土壤粘粒分散率(P<0.05),但不对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产生影响,同时赋存于粘粉粒中的有机碳含量均增加;红壤中施用两种植物残体时,接种蚯蚓均显著降低土壤粘粒及粘粉粒分散率(P<0.05),同时均形成>2 mm大团聚体,2~0.25 mm大团聚体所占比例及MWD也显著增加(P<0.05),相应赋存于>2 mm大团聚体与2~0.25 mm大团聚体中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两种土壤在施用植物残体且接种蚯蚓时均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P<0.05)。对于水土流失和土壤结构严重退化的地区,通过施用植物残体并接种蚯蚓是恢复土壤结构与增加土壤有机碳储存的重要生态工程措施。
于建光胡锋李辉信王前进王同
关键词:植物残体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有机碳
后台操作、管理技术构建网络课件的优点与实现技术——以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网络课件为例
2007年
大学生核心课程"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内容多、应用技术多,讲授内容需随时加以更新,并且该课程需要的教学环节多,有课堂讲授,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还有野外教学实习,因此创建该课程基于网络课件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本文采用ASP动态网页技术进行了"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网络课件的开发与管理。此网络后台可以支持整个网络课件正常、高效、高度安全的运行,也便于管理者(教师)对课件进行日常管理和信息维护与发布。运用后台系统管理的方法构建网络课件,可以使网络课件更有生命力。ASP动态网页技术具有占用系统资源少、信息量大、便于课件维护、扩充和更新、易于继承和保护历史数据的优点,构建的网络课件可以实现在建立前台信息发布的同时,还建立有一套具有友好用户界面的后台管理维护系统。
朱春春潘剑君王同赵美芳
关键词:网络课件开发ASP技术ASP+ACCESS
循环神经网络在浅海声速-声源联合反演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序贯滤波对时变声速剖面进行反演追踪,通常会将声速剖面的时变特性描述为一阶随机游走过程。为了使状态方程更好的预测状态变量的走向,本文利用循环神经网络学习历史水文数据,对浅海环境下的时变声速剖面进行建模,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进行对声速剖面的反演,并对声源进行定位。结果相较于使用一阶随机游走过程的联合反演结果误差更小,在声源深度上均方根误差有着80%的降低,声速剖面反演结果误差有着38.2%的降低。本文通过实测声速剖面的仿真声学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王同苏林苏林苏林马力
关键词:循环神经网络集合卡尔曼滤波声速剖面水下目标水声定位
红壤溶磷菌的筛选及溶磷机制被引量:26
2014年
采用以磷酸铝为磷源的蒙金娜(PVK)液体培养基研究了从红壤土中筛选出的4种溶磷菌的溶磷效果,选出其中的优势菌株B1,并对其溶磷机理做出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4株溶磷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均有显著的溶磷效果,其中菌株B1在培养4d后有效溶磷量最大,达到292.8 mg L-1。各处理培养液pH在培养期间均有显著下降,pH从7.0下降至3.2~4.7。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现,各菌株培养液中有机酸的种类与含量随培养时间变化而不同,其中菌株B1主要分泌草酸和苹果酸,培养1d后有机酸总量可达到5 mmol L-1;通过添加有机酸对磷酸铝活化的试验表明,分泌有机酸溶磷仅是菌株B1溶磷机制之一,可能还存在其他溶磷机制。菌株B1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5~9,最适培养温度为30℃,100ml三角瓶的最适装液量为30~40ml。经鉴定,菌株B1与苏云金芽孢杆菌有99.9%的相似性。
王同孔令雅焦加国刘满强胡锋孙波李辉信
关键词:溶磷菌有机酸菌种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