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纯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黄河利津站碳输运年内变化及入海通量估算被引量:7
- 2013年
- 通过2010年7月~2011年7月每月在黄河利津浮桥进行的水质观测,分析了黄河入海各形态碳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可能原因,估算了各形态碳的月际及全年入海通量。结果表明,黄河利津站水体各形态碳浓度年内变化显著。溶解无机碳(DIC)浓度汛期明显低于非汛期,全年平均浓度为3.098 mmol/L。溶解有机碳(DOC)平均浓度为2.39 mg/L,全年变化趋势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但各月间变化幅度较大,冬季最低。DOC与溶解氧饱和度呈现负相关关系,陆源和人为污染输入的迹象明显。颗粒有机碳(POC)平均浓度为12.92 mg/L,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TSS)含量线性关系良好,水体中的TSS含量是控制DOC/POC输运比例的主要因素。利津站DIC、DOC浓度在年度尺度上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关系,稀释效应是其主体影响因素。但在雨致洪峰及调水调沙时期:泥沙输运量增大,无机碳酸盐固液平衡维持了较高的DIC浓度;强降雨地表冲刷、较高DOC浓度的库区水下泄,以及下泄水对下游干枯河道的冲刷,导致DOC浓度偏高。黄河各形态碳的月际入海通量整体表现出汛期高,非汛期低的特点,年内DIC、DOC及POC的年入海通量(以C计)分别为5.62×105t、3.97×104t和3.50×105 t。
- 邱爽刘志媛肖纯超张龙军
- 关键词:黄河入海通量
- 黄河入海水质状况年内变化及河口羽流面积变化趋势研究
-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流域水资源的高强度开发等原因,世界上许多大江大河的径流量都有所减少。黄河流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半个世纪以来其入海径流量下降了70%左右,导致河流物质输运的形态、通量发生了...
- 肖纯超
- 关键词:营养盐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2004—2009年黄河口近岸海域低盐区面积的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近年来黄河入海淡水量显著降低,而且年内分布极其不均匀,河口区的盐度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准确了解河口近岸海域的低盐区面积及其变化趋势,对于河口生态系统的研究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2004—2009年丰、枯水期黄河口近岸海域低盐区面积大小的分析,建立了低盐区面积与黄河径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09年丰、枯水期低盐区面积与月径流量均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增加单位平方千米盐度小于27的低盐区面积需要增加的月径流量约为0.046亿m3;若要维持紧邻河口的3号方区海域的平均盐度小于27,月径流量应保持在50亿m3以上。此外,年内黄河口近岸海域低盐区面积的较大值主要集中在6~11月份,均高于370km2,而4、5月份的低盐区面积却不足200km2,春季生态补水刻不容缓。
- 肖纯超张龙军杨建强
- 关键词:黄河口生态补水
- 2001—2011年黄河口营养盐变化及入海通量估算被引量:17
- 2013年
- 为更好地认识黄河向渤海的营养盐输送情况及其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文献资料和实验室监测数据,讨论了黄河口淡水端4a间的营养盐浓度月际变化,并用月均浓度占年均浓度比例的方法对2001—2011年营养盐入海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黄河口DIN的月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222.6~403.8μmol/L,NO3--N占DIN的比例约为94.3%,5月份浓度约为8月份的1.8倍。NH4+-N枯水期浓度约为丰水期的10倍。NO2--N浓度变化范围较大,约有1/4的月份超过7.14μmol/L。PO34--P普遍处于0.80μmol/L以下,秋、冬季高于春、夏季。SiO23--Si的月浓度基本在年均浓度上下浮动。2001—2011年黄河口DIN的年平均通量约为6.51×104 t/a,其中NO3--N约为5.76×104 t/a,NH4+-N约为0.80×104t/a,NO2--N约为0.108×104 t/a。PO34--P的年入海通量约为211.4t/a,SiO23--Si约为5.79×104 t/a。2005年以来DIN通量的下降幅度大于同期径流量的下降幅度,说明黄河向渤海输送的营养盐浓度呈现降低趋势。
- 廖巍张龙军陈洪涛肖纯超张雪
- 关键词:黄河口营养盐月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