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雷

作品数:57 被引量:292H指数:9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12篇矿业工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6篇地下水
  • 11篇水化学
  • 10篇突水
  • 9篇地质
  • 9篇煤矿
  • 8篇网络
  • 7篇水源判别
  • 7篇裂隙
  • 7篇基于GIS
  • 6篇水化学特征
  • 6篇矿井
  • 6篇化学特征
  • 5篇地下水化学
  • 5篇运移
  • 5篇突水水源
  • 5篇矿井突水
  • 5篇教学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数值模拟

机构

  • 57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淮南矿业集团
  • 3篇安徽省地质矿...
  • 3篇安徽省地质环...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省地质实...
  • 1篇淮南矿业(集...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57篇马雷
  • 37篇钱家忠
  • 21篇赵卫东
  • 10篇周小平
  • 4篇侯晓亮
  • 3篇张春雷
  • 3篇张瑞钢
  • 3篇谭晓慧
  • 3篇骆乾坤
  • 3篇田剑
  • 2篇查甫生
  • 2篇潘婧
  • 2篇季斌
  • 2篇罗继虹
  • 2篇储诚富
  • 2篇刘满才
  • 2篇马海春
  • 2篇崔喜
  • 2篇宋仁亮
  • 2篇周春寅

传媒

  • 10篇合肥工业大学...
  • 5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煤炭学报
  • 3篇水动力学研究...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地下水
  • 2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地理科学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转移概率地质统计的淮南顾桥矿区松散层含水介质刻画
2022年
含水介质的空间分布及其非均质性对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淮南顾桥矿区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刻画矿区松散层含水介质的空间分布,使用转移概率地质统计方法建立含水介质的随机模型,对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的空间连续性和空间变异性进行表征;并将随机模拟得到的顾桥矿区含水介质剖面图与矿区原始水文地质剖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转移概率地质统计模拟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刻画矿区的水文地质结构;模拟剖面与原始水文地质剖面的比较显示模拟结果与实际含水介质空间分布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转移概率地质统计方法在对含水介质非均质性刻画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邓辉马雷高迪赵卫东杨曼
关键词:马尔可夫链含水介质
基于岩石图像深度学习的多尺度岩性识别被引量:3
2022年
岩性识别作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地质工程细分领域的实践应用方向,可以为相关人员野外地质工作提供有效助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岩性识别在专业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巢湖北部山区的岩石图像采集、数据预处理、迁移学习、网络搭建、网络训练及模型测试等步骤,实现了基于岩石图像的大数据深度学习识别;并在归纳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尺度岩性识别方法。根据岩石细观图像建立多尺度模型并赋予一定权重,与岩石识别模型共同识别得到综合结果,对岩石岩性整体识别的同时兼顾局部纹理、粒径等细观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对岩石识别的适用性强,多尺度方法对于提高识别结果的正确率具有一定的帮助,模型的测试正确率达到95%以上,能很好地识别岩石岩性。
马泽栋马雷李科姚伟王培丁王鑫宇
关键词:岩性识别多尺度图像
淮南巨厚新生界多含水层组地下水系统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新生界地下水是淮南潘谢矿区的重要水源。为了查清新生界内的地下水系统,文章根据现有勘探资料,采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新生界不同取样深度的地下水水化学数据进行地下水系统的分析及划分。分析结果表明:新生界地下水系统存在浅部循环系统和深部滞留系统,分界线在深度100m左右;新生界中含和下含属于深部滞留系统,且存在明显的盐化现象;煤矿开采导致浅部循环系统和深部滞留系统产生水力联系。
周小平张春雷马济国刘满才马雷钱家忠
关键词:地下水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水化学新生界
基于电阻率法的充填裂隙-基质中盐热运移试验研究
2023年
为探究盐、热示踪剂在裂隙-基质中示踪的有效性,设计了充填裂隙-基质试验模型,开展了不同示踪剂下的试验,结合不同测点的实时动态电阻率监测数据,研究充填裂隙-基质中示踪剂运移过程,并讨论基于电阻率法的盐、热示踪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电阻率法可以揭示3种不同示踪剂注入充填裂隙-基质系统的过程以及裂隙-基质系统中裂隙的存在;(2)盐热示踪剂下裂隙与基质内的体积电导率变化率差异最为显著;(3)质量浓度与体积电导率拟合效果要优于温度与体积电导率拟合效果。这说明了基于电阻率法的示踪剂对刻画裂隙-基质中裂隙与基质位置的有效性,且盐热联合示踪剂效果最好。数据成果对野外电法勘探裂隙位置及其他非均质地层构造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丁瑞邓亚平钱家忠杨賾马雷
关键词:示踪试验电阻率法
氢氧同位素对淮南潘集矿区地下水的指示作用被引量:4
2019年
地下水是淮南潘集矿区的重要水源,为了查清淮南潘集矿区各含水层组相互关系,分别在孔隙、裂隙含水层组中相应的长观孔、水源井及井下出水点取水样测试氢氧同位素。结合淮北平原现代水和古水分界线,利用氢氧同位素针对性地分析孔隙水和裂隙水受采煤活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潘集矿区深部水、煤系水、太灰水和奥灰水都属于古水;在开采影响下,开采区域深部水接受浅部水和地表水补给,部分煤系水接受上覆现代水补给;潘集矿区新生界浅部水和奥灰水发生了δ^(18)O漂移,潘北矿存在明显的δD漂移。
周小平彭吟雪马雷刘满才钱家忠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淮北平原
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原位生物修复精细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是修复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VCHs)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精细模拟修复过程是实现高效修复的关键.然而以往多数模拟VCHs修复过程的研究并未全面考虑VCHs自然衰减性质,势必会造成预测误差.因此,本研究针对当前VCHs原位生物修复模型的局限性,提出考虑VCHs自然衰减性质的原位生物修复Monod-Natural attenuation(M-Na)模型.该模型主要将自主开发的M-Na模型的源代码以用户自定义反应模块的形式嵌入到RT3D中.通过注入乳酸提供氢气进行原位生物修复含水层中四氯乙烯(PCE)污染,验证M-Na模型的精确性,并分析了修复过程参数变化(包括乳酸的注入浓度和速率)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VCHs的自然衰减作用可以将修复产物乙烯(ETH)浓度提高10%左右,这在VCHs污染修复模拟过程中不可忽略;同时算例中乳酸的最佳注入浓度为30 mg·L^(-1),最佳注入速率为200 m^(3)·d^(-1).本研究成果有望为地下水VCHs污染原位生物修复精细模拟及高效修复提供模型参考.
赵梦骆乾坤刘蒙邓亚平马雷钱家忠
关键词:原位生物修复数值模拟乳酸
绿色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续进步和繁荣的发展模式,绿色制造技术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本文在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阐述了与绿色制造技术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并总结了当今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攻关领域,以期为...
崔喜马雷罗继虹
关键词: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绿色贸易壁垒
文献传递
基于GRID-TIN混合格网DEM的旱作梯田数值模拟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旱梯田地形具有独特的平面和剖面形态特征,现有DEM难以对其地貌形态特征进行准确描述,无法满足构建旱梯田地形数值模拟模型的需求。为此,以黄土高原典型旱梯田地形为切入点,基于Grid-TIN混合格网DEM和面向对象技术构建出水平梯田等典型旱梯田数值模拟模型。根据旱梯田地形的独特地貌形态特征,提出能够对旱梯田地形的高程、坡度进行准确计算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该研究成果是对基于DEM的旱梯田地形数值模拟模型研究的有益尝试,对于探讨利用DEM实现旱梯田地形的有效数字表达与分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赵卫东周弯汤国安马雷赵纪堂
关键词:梯田地形分析数值模拟
流体惯性效应和裂隙几何属性对非达西系数的影响
2023年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流体惯性效应和裂隙几何属性对非达西系数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体惯性效应(用非达西效应因子E量化)增加,β减小1~2个数量级。当0
汪慧香马雷邢坤张昊明
顾桥矿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顾桥煤矿二叠系砂岩裂隙水是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为了对其进行科学防治,文章收集130个水样分析资料,利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法、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其水化学特征及形成作用进行系统分析。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顾桥煤矿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_(3)·Cl-Na+K型。离子比值法和Gibbs图分析结果显示:砂岩裂隙水中Na^(+)主要来源于岩盐和其他钠盐的溶解;Cl^(-)主要来源于岩盐的溶解,且在地下水长期演化过程中,发生了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及脱硫酸作用,使得Ca^(2+)、Mg^(2+)、SO_(4)^(2-)含量减少,Na^(+)和HCO_(3)^(-)含量增加。因子分析结果与离子比值法分析结果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上述形成作用。
冯琪马雷罗江发贺世芳钱家忠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顾桥煤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