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成松

作品数:38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冶金工程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夹杂
  • 9篇金属
  • 9篇金属夹杂物
  • 6篇铁矿
  • 6篇固相
  • 6篇固相反应
  • 6篇非金属夹杂
  • 6篇非金属夹杂物
  • 5篇铁矿石
  • 5篇矿石
  • 4篇氧化物
  • 4篇石墨
  • 4篇扩散偶
  • 4篇钢基
  • 4篇钢基体
  • 4篇不锈
  • 4篇不锈钢
  • 4篇出钢
  • 3篇调质
  • 3篇调质钢

机构

  • 20篇北京科技大学
  • 18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河南济源钢铁...
  • 1篇中国航发北京...

作者

  • 38篇刘成松
  • 18篇李京社
  • 13篇倪红卫
  • 12篇张华
  • 9篇杨树峰
  • 9篇唐海燕
  • 6篇高晓杰
  • 5篇高雅巍
  • 4篇刘涛
  • 4篇叶飞
  • 3篇高向宙
  • 3篇李杨
  • 3篇王宝
  • 2篇吴拓
  • 2篇张晋
  • 2篇孙丽媛
  • 2篇茅晓慧
  • 2篇成日金
  • 2篇李志强
  • 2篇黄婷

传媒

  • 6篇钢铁
  • 4篇河南冶金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2015年全...
  • 1篇中国冶金
  • 1篇金属矿山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特殊钢
  • 1篇工业加热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高教学刊
  • 1篇第29届全国...
  • 1篇第十九届(2...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连铸中间包顶旋型湍流控制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顶旋型湍流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和本体内的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上部设有出口,中空腔室壁面上部及檐下部设置有旋转方向一致,不超出檐的旋流导片。本发明通过在中间包湍流控制器中空腔室内壁面檐下布置导...
倪红卫方庆张华刘涛刘成松王家辉
文献传递
增材制造不锈钢及其热调控方法、及纳米夹杂物尺寸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不锈钢中纳米夹杂物的热调控方法及纳米夹杂物尺寸预测方法,所述热调控方法包括(真空)石英管密封、热处理两个主要步骤,热处理中加热速率为400K/min,加热温度为1000~1300℃,热处理时间为0...
刘成松倪红卫张华李杨方庆刘涛王勇
一种粉末冶金用不锈钢/石墨烯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冶金用不锈钢/石墨烯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按照金属乙酸盐中所含金属∶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所含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0~100∶1,将金属乙酸盐和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混合,即得混合溶液;加热搅拌,...
倪红卫李志强陈荣生张华詹玮婷李杨王宝刘成松
文献传递
检测热处理过程中夹杂物与合金基体之间固相反应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测热处理过程中夹杂物与合金基体之间固相反应的方法,一方面突破了由于夹杂物尺寸过小而不能清楚观察夹杂物与合金基体之间固相反应的限制,另一方面揭示了夹杂物与合金基体交界面情况以及二者之间固相反应对于各自成分...
刘成松李京社杨树峰唐海燕高晓杰
文献传递
SPHC板卷表面缺陷来源示踪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在SPHC钢生产的不同工位添加示踪元素来追踪表面缺陷夹渣的来源。结果表明,在中间包覆盖剂内检测到钢包渣示踪元素Ba,可见有明显的下渣现象;各工位电解得到的大型夹杂物中,LF精炼中含有大量的Ba,而在中间包和连铸坯内Ba含量相对较少,LF内有明显的卷渣且在后续工序中有明显的上浮去除,在中间包和铸坯内均有少量的检测到中间包覆盖剂示踪元素Sr和中包包壁示踪元素La,可见中包有包壁侵蚀和覆盖剂卷入现象;得到的缺陷样中,58.33%缺陷样含有Na和K,25%含有Sr,含Ba和La的数量较少,可见结晶器保护渣和中间包覆盖剂为缺陷的主要来源;通过对缺陷的成分分析,得出其他的夹渣来源可能为脱氧产物。
高晓杰李京社杨树峰刘成松
关键词:SPHC钢示踪试验非金属夹杂物
一种抑制中间包下渣的控流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中间包下渣的控流结构,包括进流盘、塞棒和出流通道,所述进流盘顶部设有塞棒孔,塞棒安装于所述塞棒孔中,进流盘内部设有中空腔室,底部设有出流通道,所述中空腔室与出流通道连通,进流盘安装于中间包底的浸入式水...
张华方庆倪红卫刘涛刘成松王家辉
文献传递
Cr-Co-Mo-Ni齿轮钢模锻件晶粒度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模锻件各部位受应力和温度作用的差异性会形成不同的晶粒尺寸。以Cr-Co-Mo-Ni齿轮钢模锻件为对象,结合某锻造厂的实际模锻工艺参数,利用DEFORM软件中的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Cr-Co-Mo-Ni齿轮钢晶粒尺寸和峰值应力的预测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工业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晶粒尺寸的预测最大误差为6.56%,模型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用于模锻过程不同工艺参数下对晶粒尺寸的预测,继而为改善模锻件晶粒尺寸均匀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程爱民李京社高向宙刘成松杨树峰
关键词:晶粒度神经网络
30Cr1Mo1V汽轮机转子钢的精炼渣优化
2022年
为有效控制30Cr1Mo1V汽轮机转子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和有害杂质元素含量,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 8.1,计算了1 873 K下CaO-SiO_(2)-Al_(2)O_(3)-5%MgO系精炼渣与30Cr1Mo1V钢液平衡时的等[O]线、等[S]线,以获得最优精炼渣成分范围。研究了不同精炼渣对钢中氧、硫含量,夹杂物特性的影响,继而揭示了钢中典型MgO·AlO夹杂物的热力学形成机制以及夹杂物与精炼渣之间的成分关系,并构建了“钢-渣”界面MgO·Al_(2)O_(3)夹杂物运动模型。实验和模型结果表明,优化渣系50.4%CaO-40.3%Al_(2)O_(3)-4.3%SiO_(2)-5%MgO对钢液脱氧、脱硫和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的效果明显,模型预测结果与夹杂物去除率对应关系良好。
刘成松侯松威刘晓芹张华成日金倪红卫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非金属夹杂物镁铝尖晶石
新疆某高硅低品位赤铁矿石选矿试验被引量:7
2013年
对新疆某高硅低品位难选赤铁矿石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原则流程进行了开发利用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用磨矿—强磁粗选—粗精矿再磨—强磁精选—强磁精矿1粗1精反浮选、精选尾矿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铁品位为61.10%、铁回收率为65.63%的铁精矿。
高雅巍刘成松李京社唐海燕
关键词:赤铁矿强磁选反浮选
F45MnVS非调质钢中硫化锰夹杂物特性控制的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分析了改进前120 t LD-LF-RH-240 mm×240 mm CC工艺生产F45MnVS非调质钢中硫化物夹杂形貌、尺寸、数量密度等特性。通过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转炉出钢过程脱氧铝锭加入用环绕钢液冲击区域分时段、分批次方式;(2)使用不含有MnS夹杂物的低碳低硫锰铁等合金辅料;(3)LF精炼过程S线喂入分批次加入等。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工艺后,LF、RH、中间包、铸坯以及轧材所有钢中硫化物夹杂的尺寸均有所降低,铸坯边缘、铸坯1/4处以及铸坯中心的大尺寸(>5μm)夹杂物数量密度分别由改进前的35、83、51个/mm^(2)下降至改进后的24、57、39个/mm^(2),降幅分别达到31.43%、31.33%、23.53%。改进后轧材中细系和粗系夹杂物评级均有所改善,夹杂物长宽比为0~3的比例由改进前的63.07%增加至改进后71.23%。
白瑞娟白瑞娟刘成松张华张华
关键词:洁净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