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雯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高寒草地
  • 3篇草地
  • 2篇东祁连山
  • 2篇东祁连山高寒...
  • 2篇纤维素分解
  • 2篇纤维素分解菌
  • 2篇分解菌
  • 1篇毒病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秸秆
  • 1篇真菌筛选
  • 1篇植物
  • 1篇土壤
  • 1篇细胞壁物质
  • 1篇秸秆
  • 1篇降解
  • 1篇降解活性
  • 1篇发酵

机构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陈秀蓉
  • 5篇刘雯
  • 3篇芦光新
  • 3篇卞静
  • 1篇杨成德
  • 1篇何长芳
  • 1篇孙海群
  • 1篇晏立英
  • 1篇罗春燕
  • 1篇谢永丽
  • 1篇杨元武
  • 1篇薛莉
  • 1篇张英
  • 1篇吴楚
  • 1篇温小成
  • 1篇魏卫东
  • 1篇孙海松
  • 1篇王军邦
  • 1篇李欣
  • 1篇杨路存

传媒

  • 2篇草原与草坪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株来自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培养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对一株来自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真菌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温度5~35℃,最适生长温度30℃;在参试的pH范围均能生长,并且在pH7.08的环境生长最快;供试菌株具有一定的耐盐和抗干旱胁迫的能力;对不同的碳、氮源利用能力不同,在供试的11种碳源和12种氮源中,乳糖和大豆蛋白胨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以1.5%的水琼脂培养基为对照菌株,在黑麦草(Lolium perenne)浸提液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的浸提液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较慢,其余的天然纤维素浸提液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明显。
芦光新刘雯卞静傅美涛陈秀蓉
关键词:高寒草地
高寒草地产酶真菌筛选及其对油菜秸秆降解活性的研究
芦光新孙海群王军邦吴楚罗春燕张英孙海松魏卫东何长芳徐志伟谢永丽杨元武温小成李天才杨路存陈秀蓉贾辉孔雅丽李欣刘雯
该项目从高寒草地的12个样点中分离纯化了56株能够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真菌菌株,从中筛选出5株高产酶活力的优良菌株,分属于梭孢壳属(Thielavia sp.)、阿太菌属(Athelia sp.)、Saccharicol...
关键词:
关键词:油菜秸秆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筛选
2012年
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中分离真菌菌株,以CMC-Na培养基,刚果红染色法和滤纸平板培养基为指标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初步筛选,然后,通过测定滤纸减重率和CMC酶活力进行复选,获得了3株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菌株F-3,F-25和F-22,表明高寒草地土壤中具有较强分解能力的纤维素分解菌。
刘雯卞静付美涛陈秀蓉
关键词:东祁连山纤维素分解菌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及对两种草坪草凋落物分解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对1株分离筛选自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菌株F1的分类学地位及对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凋落物的分解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F1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了确定,初步鉴定为Microdochium bolleyi;应用摇瓶液体发酵法,通过接种和不接种处理,分别以2种草坪草凋落物为底物,于25℃,150r/min震荡培养42d,测定了2种草坪草凋落物诱导真菌分泌木质纤维素酶活力动态变化和草坪草凋落物细胞壁物质(CWM)的降解率。结果表明,1)接种处理后,2种草坪草细胞壁非水溶性物质(ICWM)的量显著减少(P<0.05);2)漆酶出现最早,其次是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邻苯二酚氧化酶和愈创木酚氧化酶出现最晚;3)与白三叶凋落物为底物的发酵体系相比,黑麦草凋落物ICWM和CWM降解率高,且差异显著(P<0.05);4)除漆酶之外,以黑麦草凋落物诱导菌株F1分泌的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邻苯二酚氧化酶和愈创木酚氧化酶活力比白三叶诱导相应的酶活力高(P<0.05)。
芦光新陈秀蓉杨成德薛莉刘雯卞静
关键词:细胞壁物质
甘肃省18种药用植物病毒病调查及2种病毒病的鉴定被引量:7
2014年
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对甘肃省宕昌县、漳县、岷县、渭源县、陇西县、临洮县等地区种植的具有疑似病毒病症状的半夏等18种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及采样。采用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MV)、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花叶病毒(ToM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芜菁花叶病毒(TuMV)等7种双抗体夹心免疫酶联检测(DAS-ELISA)试剂盒初检,并对CMV和ToMV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复检,结果表明,半夏、掌叶大黄和红花3种药用植物受到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马兜铃、土贝母及当归3种植物受到番茄花叶病毒(ToMV)侵染;样品中未检测到上述其他病毒种类,其余12种病毒样品的病原尚未确定。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CMV病毒侵染掌叶大黄、红花,ToMV病毒侵染马兜铃、当归和土贝母。此研究为防治上述病毒病提供了依据。
刘雯晏立英文朝慧陈秀蓉
关键词:药用植物病毒病DAS-ELISART-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