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淼

作品数:18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1篇电影
  • 5篇文化
  • 4篇影视
  • 4篇审美
  • 4篇美学
  • 3篇叙事
  • 2篇心理
  • 2篇影视文化
  • 2篇少数民族
  • 2篇少数民族题材
  • 2篇少数民族题材...
  • 2篇审美心理
  • 2篇民族
  • 2篇民族题材
  • 2篇民族题材电影
  • 1篇当代电影
  • 1篇导演
  • 1篇地影
  • 1篇电视媒体
  • 1篇电影工业

机构

  • 16篇云南师范大学
  • 4篇上海大学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作者

  • 17篇李淼
  • 2篇金丹元
  • 1篇谢波
  • 1篇陈犀禾

传媒

  • 5篇电影新作
  • 3篇民族艺术研究
  • 2篇当代电影
  • 1篇电影艺术
  • 1篇电影评介
  • 1篇艺术百家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中国高校影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中国民族影视7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年
2019年10月11日-14日,由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融合研究基地主办,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新闻传播学院、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西南联大电影节"暨"新中国民族影视70年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李淼周泽民
关键词:云南日报媒介融合国际新闻传播西南联大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电影的文化传播价值--兼论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新世纪以来,中国银幕上出现了一批'用少数民族语言描写本民族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感的电影',被称为'少数民族母语电影'.少数民族母语电影的集体亮相投射出当今中国对于多元文化的尊重、理解和保护.少数民族母语电影的发展有助于少数民...
李淼
关键词:审美意识
文献传递
“现代性”的双向书写——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互渗
2022年
新世纪以来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呈现一种文化互相渗透、融合的趋势。此种背景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以现代文化为代表的外民族地区文化对传统民族村寨文化的碰撞冲击成为民族地区反思自我文化的契合点,“现代游牧”的生活方式加速了文化脱离地域限制且互相影响的作用;“向城而生”的焦虑情绪在双向文化中割裂“类我”与“异我”的排斥性,书写着“文化现代性”的包容与理解现象;“边陲乡土”的浪漫民族风情为现代文化融入诗意想象与表达,传统村寨与外民族地区文化屏障的逐渐消解,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可能。
李淼周泽民
关键词:文化现代性游牧生活
中国电视东南亚跨文化传播的建构与实践--以纪录片《同饮一江水》为例
本文主要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央电视台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的分析,探讨中国电视在东南亚地区跨文化传播的建构与实践及其文化价值.本文认为,《同饮一江水》通过跨国合作搭建起了中国电视的跨文化传播渠道,并且...
李淼
关键词:电视媒体跨文化传播建构主义文化价值
对后技术时代电影艺术“泛美学”化趋向之反思被引量:9
2010年
在后技术时代,当代电影正加速呈现"泛美学"化走向。不能否认其所营造的视觉刺激对电影工业的开拓之功,但美学仍应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应维护高贵的自在本性,这也是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维度。
金丹元李淼
关键词:电影艺术美学当代电影电影工业视觉刺激合法性
云南首部电影故事片《洪宪之战》考
2024年
关于云南首部电影故事片《洪宪之战》的创制情况说法不一,创作过程复杂曲折,电影胶片虽暂不可考,但依据电影广告、电影新闻、电影本事等资料可以对其基本创制概况、影像情景进行初步的勾勒推断。结合影片创制的发起人、时任云南省长唐继尧的政治功绩、人物评价等,推断其筹拍影片的动机兼具某种政治野心与个人私心,但作为云南首部电影故事片,《洪宪之战》在云南电影史的发展脉络中,有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深刻意义。
李淼
改革开放40年云南影视创作的发展与反思被引量:3
2019年
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影视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初期,其时,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创作和市场化探索开始前行,特别是电视剧和纪录片创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弘扬主旋律和市场化并举,主旋律作品的创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纪录片也向多元化发展,商业类型片和情节剧的创作展开;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影响下,云南影视又呈现突破性发展,电影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影视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影视创作更趋国际化和多元化,硕果连连。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显著成绩和进步的同时,近年来的云南影视创作还处于新中国主流影视创作的“边缘”位置,云南的影视资源优势仅处于影视产品的最底端,无法参与影视产业最终的价值分配。因此,云南影视想要得以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依靠政府资助,而要寻找一条市场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李淼谢波
关键词:民族文化
中国电影中的“云南想象”——历史、美学和身份认同被引量:4
2011年
云南,作为一个边远的、神秘的、浪漫的文化空间,在五十多年的新中国电影史中被不断地重新建构。云南电影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美学特征,"十七年"时期,云南电影在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形式上体现多样性,并注重音乐的叙事和造型功能。"新时期"的云南电影则出现了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题材影片、文化反思片以及凸显云南地方文化和传统的故事片。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全球化语境中的云南电影主要呈现为以云南为故事背景的商业片和艺术片。深入考究可知云南电影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拒斥相互交错的特点,反应出其文化身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总之,云南电影在物质和影像层面为我们提供了永恒的魅力,具有长久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中国电影中"云南想象"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也折射了中国大陆的国家主流文化和边陲文化的有趣互动。
陈犀禾李淼
关键词:影视艺术中国电影审美价值身份认同主流文化
《阿诗玛》:从民间传说到电影经典被引量:5
2012年
电影《阿诗玛》对原始的"阿诗玛"文化进行了有益的重塑,在改编过程中用通俗剧的叙事结构,加入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歌舞表演,融入了创作者"恋爱自由"、"真爱至上"的传说意旨解读,并赋予了影片反抗压迫的时代主题,这些都是作品成为电影经典的重要成因。但《阿诗玛》被经典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被模式化和定型化的过程,这样的传播一方面扩大了"阿诗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会使丰富的口传文本变得单一而刻板,从而削弱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李淼
关键词:《阿诗玛》民间叙事影像叙事
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审美流变探析
本文通过梳理"十七年"期间、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话语的变迁,以及各时期观众审美心理的转向以及审美文化流变,探析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审美流变历程,对于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从而理解此类电影...
李淼周泽民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影审美类型审美心理审美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