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玲

作品数:266 被引量:649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7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2篇细胞
  • 28篇狼疮
  • 23篇关节炎
  • 23篇红斑
  • 23篇红斑狼疮
  • 23篇干细胞
  • 21篇神经干
  • 21篇神经干细胞
  • 21篇系统性红斑
  • 21篇系统性红斑狼...
  • 20篇类风湿
  • 20篇风湿
  • 18篇类风湿关节炎
  • 18篇风湿关节炎
  • 16篇抗体
  • 16篇甲状腺
  • 15篇蛋白
  • 13篇多巴
  • 13篇多巴胺
  • 13篇基因

机构

  • 247篇福建医科大学
  • 9篇福建省肿瘤医...
  • 4篇山梨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眼科研...
  • 3篇漳州市中医院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新疆昌吉州人...
  • 1篇福建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鹿儿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荆州市中心医...
  • 1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健康科学研究...

作者

  • 256篇林玲
  • 49篇郑志竑
  • 31篇陈小青
  • 28篇肖进益
  • 27篇胡建石
  • 20篇林建银
  • 19篇李拾林
  • 18篇黄子扬
  • 17篇吕国荣
  • 12篇周明宣
  • 10篇林夏鸿
  • 8篇张琦
  • 8篇童绎
  • 7篇孟涛
  • 7篇陈真
  • 7篇陈贻锴
  • 7篇邱建龙
  • 7篇游晓青
  • 7篇李良毅
  • 6篇朱进伟

传媒

  • 2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9篇福建医药杂志
  • 15篇中华风湿病学...
  • 10篇神经解剖学杂...
  • 6篇中国免疫学杂...
  • 6篇中华内分泌代...
  • 5篇药物不良反应...
  • 5篇中华医学会全...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上海实验动物...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医学与哲学(...
  • 3篇第十届全国风...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8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11篇2011
  • 11篇2010
  • 19篇2009
  • 10篇2008
  • 8篇2007
  • 17篇2006
  • 23篇2005
  • 19篇2004
  • 19篇2003
2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1
1999年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其临床特征为广泛的微循环血栓形成、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及肾功能异常。Moschowitz在1924年首先对该病进行描述,故开始称之为Moschcowitz’s syndrome.TTP的名称是由Karl Singer在1947提出的。 1 病因学 大多数病例无明确原因或潜在疾病,部分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损伤内皮细胞而诱发。
林夏鸿林玲潘敬新
关键词:紫癜TTP病因发病机制
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的超微结构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的超微结构。 方法 采用常规透射电镜结合硝酸镧示踪染色、红染色和单宁酸染色等技术 ,观察体外培养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球的超微结构。 结果 神经球中细胞之间连接较为松散 ,不存在紧密连接结构 ,神经干细胞增殖活跃 ,并可见神经球中有部分干细胞分化为具有突起和轴突样结构的细胞 ,甚至出现髓鞘样结构。 结论 揭示了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的超微结构。
郑志竑胡建石陈文列林玲钟秀容林建银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球体外培养超微结构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定向分化及体内移植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 了解体外培养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植入正常成鼠脑内后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其影响。方法 从出生2~3d的大鼠脑皮质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采用BDNF诱导分化后,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的数量。将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经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或同时加用BDNF后,移植入成鼠大脑皮质,移植1个月后,应用抗BrdU和抗β-ptubulin Ⅲ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对脑切片中细胞分化和迁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植入的神经干细胞可在大脑皮质发生迁移,个别移植的细胞可分化成神经元。体外诱导分化实验中,神经干细胞经BDNF诱导3d后,其分化成神经元的数量约为对照组的5倍。在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时,加用BDNF发生迁移的神经干细胞的数量较未加BDNF的增多,但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的数量与未加BDNF对比无明显差别。结论 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脑神经干细胞植入正常成鼠脑内后,能够存活、迁移及分化,BDNF有助于移植的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迁移。
林玲郑志竑胡建石蔡良知林建银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分化神经系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帕金森病视网膜变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2020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除表现出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外,还可出现视觉损伤等非运动症状。PD患者视网膜改变可能是PD发生发展的一个生物信号,其出现的时间早于运动症状。多巴胺与褪黑素之间的平衡失调以及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均与PD视网膜的变化有关。PD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黄斑区厚度变薄,并出现一定程度视觉障碍。(国际眼科纵览,2020,44:438-442)
黄乐怡林玲
关键词:帕金森病视网膜多巴胺
卡力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2001年
肖进益林玲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物芦氟沙星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房间隔瘤等四种少见心脏病变的系列研究
黄子扬林玲郭静茜陈国瑞许有容
国内外对房间隔瘤、心房粘液瘤、三尖瓣狭窄合并综合征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研究少见报道。该研究通过持续六年对千例常规心脏彩超病例的仔细观察,在国内外率先报告了房间隔瘤的彩色血流显像特征及其在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发...
关键词: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超声成像心脏病诊断
不同配方的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存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探讨由营养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N2添加剂所组成的配方中最适合神经干细胞存活和增殖的组合。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脑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加以鉴定,采用不同组合配方的培养液培养细胞,通过计数神经干细胞球数,判定其对神经干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影响。结果:在bFGF,EGF和N2组成的8种不同配方培养液中,bFGF组是神经干细胞存活和增殖的最适配方,是8周中与对照组比较所有P<0.05的惟一配方;EGF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而促增殖能力不如bFGF;相比之下,N2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最弱。结论:bFG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及较长期存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较EGF和N2强,EGF还具有促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
游晓青张琦林玲胡建石姜芬郑志竑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干细胞细胞分化细胞增殖
Churg-Strauss综合征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5年
林玲黄子扬雷俊宝陈小青肖进益
关键词:CHURG-STRAUSS综合征血清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假性肠梗阻三例及文献复习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假性肠梗阻(IPO)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对这一并发症的认识。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至12月的3例SLE并发IPO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3例均为女性,年龄17-34岁,平均23岁。SLE病程...
周明宣林玲陈小青
文献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 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RA患者肠系膜上动脉(SuP 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旨在探讨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CDFI的应用价值.方法 RA患者36例,男9例,女27例,...
李拾林吕国荣林玲肖进益陈秋月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