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保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油茶
  • 3篇基因
  • 2篇油茶籽
  • 2篇油茶籽油
  • 2篇植物
  • 2篇生物酶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酿造
  • 2篇全长CDNA
  • 2篇籽油
  • 2篇茶酒
  • 2篇茶籽
  • 2篇茶籽油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途径
  • 1篇低磷
  • 1篇低磷胁迫
  • 1篇底环
  • 1篇信号

机构

  • 10篇湖南省林业科...
  • 8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湖南应用技术...

作者

  • 15篇王保明
  • 10篇陈永忠
  • 8篇彭邵锋
  • 7篇王瑞
  • 7篇王湘南
  • 7篇马力
  • 6篇谭晓风
  • 5篇陈隆升
  • 4篇罗健
  • 4篇李志钢
  • 3篇杨小胡
  • 2篇周波
  • 2篇蒋瑶
  • 2篇钟海雁
  • 2篇陆佳
  • 2篇唐炜
  • 2篇曾艳玲
  • 2篇许彦明
  • 1篇曾晓峰
  • 1篇王晓红

传媒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经济林研究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横冲89’油茶转录组及光合油脂代谢途径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为揭示油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优良油茶品种‘横冲89’为研究对象,采集叶、花芽、雄蕊、雌蕊、子房、成熟种子,提取总RNA,其中,以花芽、雄蕊、雌蕊、子房总RNA的混合样构建花的转录组。用磁珠分离富集mRNA,利用Illumina 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油茶叶、花和成熟种子的转录组,利用NCBI、SwissProt、Nr蛋白数据库与GO、KEGG、KOG数据库对这3个转录组中的Unigene进行注释和分类,分析这些转录组中参与糖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途径的Unigene,并进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比较光合作用、脂肪酸合成途径中基因的转录表达。【结果】构建了油茶叶、花、种子转录组文库,在这些转录组中包括6.652×10^(7)条净读长序列,82964个Unigene,185190个转录本。其中,Unigene和转录本的平均长度分别为671、966 bp。这些Unigenes与NCBI、SwissProt数据库基因的相似性约为46.51%,与Nr蛋白数据的相似性为53.49%;对82994条组装Unigene进行GO分类,其中24313条Unigene与KEGG 31个代谢途径相匹配,35773条Unigene与KOG 26个代谢途径匹配。此外,在上述代谢途径中发现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脂肪酸合成关键酶ACCase存在同源基因,并且发现叶绿素a/b结合蛋白4、脂肪酸合成酶、类脂肪酸合成酶异构体、乙醇脱氢酶等基因在叶、花、种子中差异表达。【结论】油茶叶、花、种子转录组中的Unigene参与糖代谢、能量代谢、油脂代谢途径,在光合作用及油脂合成过程中差异表达并发挥重要作用。
王保明王保明王胜清陈永忠陈永忠
关键词:油茶转录组测序代谢途径基因表达
油茶亲环素基因的鉴定与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构建的油茶近成熟种子cDNA文库,分离鉴定了一条油茶亲环素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975bp(base pair),含有一个621bp的开放码框,编码207个氨基酸,将其命名为co-cyp(GenBank登录号:FJ377540)。该基因与其它物种的亲环素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以片层为主,并伴有α-螺旋、β转角和大量的无规则卷曲;其N端有一个强疏水性的信号肽序列,具有跨膜结构和较好的柔性;还具有N-连接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氨酸激酶Ⅱ磷酸化位点、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N-连接肉豆蔻酰位点、脯氨酸顺反异构酶标志序列、环孢菌素(CsA)结合位点(Trp)以及植物亲环素基因特有的7个氨基酸特征序列KSGKPLH。该蛋白属于亲环素B族,为球状分泌蛋白。在获得油茶亲环素基因全长cDNA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子pET30b-CyP,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获得了约21kDa的油茶亲环素蛋白。本研究对揭示油茶种子的油脂合成和抗逆性能等生物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王保明谭晓风
关键词:油茶全长CDNA克隆原核表达
一种生物酶酿造油茶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酶酿造油茶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去杂;(2)粉碎、过筛;(3)调配;(4)高温灭酶;(5)多酶分解;(6)补糖;(7)发酵;(8)蒸馏;(9)陈酿、包装。本发明工艺简单,投资少、能耗低、...
马力陈永忠彭邵锋王湘南陈隆升杨小胡王瑞唐炜罗健彭映赫王保明
文献传递
一种油茶果实离体快速测定体积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茶果实离体快速测定体积的装置,它包括浸果杯;所述浸果杯上部刻有液位线;所述浸果杯上部与液位线齐平的位置设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通过连接管与分级异形量器顶部连通;所述分级异形量器是多级口径不同的量筒...
彭邵锋马力许彦明陈永忠陆佳康地陈隆升王湘南王瑞李志钢彭映赫罗健王保明
文献传递
一种油茶枯饼装袋的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茶枯饼装袋的支撑装置,它包括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顶部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包括底环和一端与底环活动连接的活动扣环,所述活动扣环上设有编织袋固定件。采用该实用新型,与传统油茶枯饼装袋方式相比,代...
马力彭邵锋李志钢陈永忠康地王湘南陆佳许彦明彭映赫陈隆升王瑞罗健王保明
文献传递
油茶CoUXS1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2年
为了揭示油茶UDP-葡萄糖醛酸脱羧酶基因的序列特点和结构功能,为该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根据油茶种子EST文库中调取的UDP-葡萄糖醛酸脱羧酶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技术获得该基因全长cDNA克隆,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阅读框为1032bp,编码344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UXS家族模体序列。与海岛棉GhUXS3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定位于细胞质,有较强的亲水性,将该基因命名为CoUXS1,GenBank登录号为JN017094。
曾艳玲谭晓风王保明龙洪旭刘凯曾晓峰
关键词:油茶CDNA系统进化分析
油茶籽油中角鲨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建立了油茶籽油中角鲨烯的HPLC测定方法。样品采用硅胶柱提纯处理优于皂化处理、皂化处理后硅胶柱提纯处理,得到的色谱峰杂峰少、角鲨烯峰型对称、峰面积较大。最佳色谱条件为C18柱,流动相V乙腈∶ V甲醇为40∶6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40℃。该方法下角鲨烯在0.01-0.4 mg/mL范围内浓度和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平均回收率100.28%(RSD=1.9);精密度RSD(n=6)为1.24%;可用于实验室检测油茶籽油中角鲨烯的含量。
马力陈永忠钟海雁周波彭邵锋李志钢王湘南王保明彭映赫王瑞
关键词:油茶籽油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色谱条件
工艺差异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对热榨和冷榨2种目前主要压榨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品质进行研究,采用SPME-GC/MS联用法对热榨油茶籽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榨油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比热榨油茶籽油低,且颜色较浅,油酸及维生素E、角鲨烯等活性物质保存较好。共分离出的65个成分,包括醛类、醇类、酮类、酚类、酸类、酯类、烃类、醚类、胺类和杂环类共10类化合物。其中,相对质量含量较高的是杂环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7.52%,是构成热榨油茶籽油的主要风味物质。热榨油茶籽油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冷榨油茶籽油。
马力陈永忠钟海雁周波彭邵锋李志钢王湘南王保明彭映赫王瑞
关键词:制油工艺油茶籽油挥发性成分
油茶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以油茶‘湘林1号’品种的近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简并PCR、RACE、交错PCR等技术,获得了油茶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 901 bp,含有一个1 599 bp的ORF,编码533个氨基酸残基。BC蛋白的等电点pI为6.88,分子量为58 509.3 u,含两个跨膜结构域,是一个不稳定的非分泌蛋白。模体搜索结果表明在BC上具有N-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ATP结合位点等多个功能结构域。同源建模的模型中发现12个α-螺旋,整个BC蛋白为一个内凹的结构。该基因已登录到GenBank,并被命名为co-bc。
谭晓风蒋瑶王保明张琳
关键词:油茶乙酰辅酶A羧化酶BC
植物低磷胁迫响应及其调控机制被引量:15
2015年
概述了土壤对磷吸收、迁移、同化以及磷在植物体内分布、吸收、转运、利用的机理;总结了低磷胁迫植物的生理生化响应、植物激素的调控效应、遗传变化、驯化适应;揭示了植物低磷代谢信号网络系统、分子应答调控机制和代谢酶的适应性变化,并阐述了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基因性状鉴定和基因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提高低磷胁迫植物磷利用效率的途径、面临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王保明陈永忠王湘南陈隆升彭邵锋王瑞马力杨小胡罗键
关键词:低磷胁迫代谢信号网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