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 作品数:55 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精原细胞瘤中VEGF、ER及A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精原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及雄激素受体(AR)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精原细胞瘤和前列腺癌中VEGF、ER及AR的表达。结果16例精原细胞瘤中VEGF表达阳性14例,占87.5%,显著高于前列腺癌(P<0.05);AR表达阳性9例,占56.2%,低于前列腺癌(P>0.05);ER表达全部阴性。10例前列腺癌中,VEGF表达阳性4例,占40%;AR表达阳性9例,占90%;ER表达全部阴性。结论 精原细胞瘤中VEGF表达显著升高,对于精原细胞瘤的发生、血管形成和转移有重要意义,阻断VEGF的作用对精原细胞瘤可以达到一定治疗作用。另外精原细胞癌发生和发展可能与雌激素无关,而与雄激素部分有关。
- 王继忠毛普德曾德朗王建军谢贤镛朱治建周继雍
- 关键词:精原细胞瘤VEGFERAR性激素受体
- 肥胖伴哮喘儿童血清脂联素变化与哮喘控制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 2018年
- 目的研究肥胖伴哮喘儿童血清脂联素变化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该院儿科的62例肥胖伴哮喘患儿并进行规范化治疗半年,分别在规范化治疗前后收集肺功能、ACT评分并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3项指标相关性。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肺功能所有指标和ACT评分在规范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的血清表达与肺功能呈负相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相关系数(r)=-0.552,P<0.05];用力肺活量(FVC):r=-0.289,P<0.05;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流速(PEF25%):r=-0.527,P<0.0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流速(PEF50%):r=-0.428,P<0.05];脂联素的血清表达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639,P<0.05);肺功能与ACT评分呈正相关(FEV1:r=0.653,P<0.05;FVC:r=0.318,P<0.05;PEF25%:r=0.491,P<0.05;PEF50%:r=0.275,P<0.05)。结论肥胖伴哮喘患儿控制情况及肺功能与血清脂联素具有相关性。
- 吕晓江秦莉康迁刘崇海王建军吴春许玉霞
- 关键词:哮喘肥胖症脂联素肺功能儿童
- 轻微外伤和基底节钙化可能是儿童卒中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
- 2008年
- 儿童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远较成人复杂,包括心脏病、血液系统紊乱、感染、血管性疾病、外伤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外伤在儿童期非常常见,但90%以上为轻微或较轻微的外伤,多无明显临床表现,但近年来,常有轻微头外伤后发生脑卒中的报道,发病机制不详。我院医治29例发病前仅有轻微外伤的脑卒中患儿,现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分析如下,以探讨脑卒中可能的发病机制。
- 蒋丽琼李久伟王建军石凯丽邹丽萍
- 关键词:基底节钙化儿童期遗传代谢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血液系统
- 流行性乙型脑炎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比较普通型与重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神经元烯醇化酶浓度,探讨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乙脑住院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乙脑确诊基于临床特征和血清乙脑IgM阳性结果。结果:38例乙脑确诊病例进入分析,普通型20例,重型18例,男女比例2.8∶1,年龄6月龄至12.5岁,平均(5.1±3.0)岁。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脑脊液白细胞总数;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普通型和重型无明显差异。而无论是外周血清还是脑脊液中神经元烯醇化酶,重型乙脑均明显高于普通型。结论:乙脑的临床分型对判断病情仍有指导意义,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浓度可以作为帮助判断患儿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 刘增荣吕晓江杨洁吴春王建军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神经元烯醇化酶
- 儿童脑血管炎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3
- 2010年
- 王建军黄越邹丽萍
- 关键词:儿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减退难治性惊厥系统性炎症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瘦素及受体水平变化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检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血清瘦素(leptin)、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滴度,探讨外周组织瘦素受体(OBR)mRNA表达强弱对血清sOBR、leptin状态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ELISA、RT-PCR法检测 23例未经激素治疗的PNS患儿空腹血清、尿液leptin和sOBR水平、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OBR基因表达水平,并与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均匹配的15例门诊正常体检儿童比较。结果空腹血清总leptin水平肾病组与对照组相当,尿leptin肾病组高于对照组;肾病组血清sOB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尿sOBR检测值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血清中代表游离leptin水平的游离leptin指数(FLI)肾病组高于对照组;PBMC上OBR基因表达强度肾病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PNS患儿血清leptin总水平正常,sOBR水平降低,致使机体实际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游离leptin增多;其中血清sOBR减少与PNS患儿外周组织OBR基因表达减少有关。
- 王建军李秋魏钰书杨锡强赵耀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瘦素受体
- 北京市儿童医院10年儿童脑卒中疾病谱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儿的疾病谱病因学及危险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调查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51例脑卒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患儿发病平均年龄为(3·0±3·8)岁;男性156例,女性95例。动脉缺血性脑卒中(AIS)占62·5%(157/251),出血性脑卒中(HS)占37·5%(94/251)。两者均无明显季节分布差异,但郊区(县)发病较城区更为严重。特发性脑卒中(IS)51例(32·5%,51/157)居于AIS病例各亚类首位。已明确病因的AIS病例中以感染(12.1%,19/157)、烟雾病(12.1%,19/157)、头部外伤(10.8%,17/157)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7.6%,12/157)最常见。惊厥(20·4%,25/157)和言语困难(15·9%,25/157)则是IS患儿较常见症状。颅内出血发生部位主要为大脑内(41·5%,39/94)和蛛网膜下隙(13·8%,13/94)。维生素K缺乏(76·6%,72/94)则是导致小婴儿颅内出血的重要诱发因素。结论IS是儿童AIS的最常见类型;维生素K缺乏仍是我国引起小婴儿颅内出血的最常见诱发因素。
- 王建军邹丽萍石凯丽李久伟蒋丽琼吴沪生方方丁昌红肖静吕俊兰
- 关键词:儿童病因学疾病谱
- 儿童类风湿病药物治疗进展
- 2003年
- 儿童类风湿病是一种难治性风湿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的发展及对抗炎药物抗炎机制的研究,在儿童类风湿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王建军魏钰书
- 关键词:儿童类风湿病药物治疗慢作用抗风湿药
-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5RA^+、CD45RO^+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在不同临床分型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5RA^+和CD45RO^+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HSP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分型分为单纯型组35例、腹型组36例、肾型组9例;另选择健康儿童80例为对照组.两两对照比较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5RA^+、CD45RO^+的表达率,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45RA^+、CD45RO^+、CD45RA^+与 CD45RO^+比值(RA/RO 比值)变化的意义.结果 80 例患儿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7.2 ± 2.3)岁;CD4 CD45RA^+所占百分比(RA比率)、CD4CD45RO^+所占百分比(RO比率)分别为(13.19 ± 7.09)%、(12.07 ± 3.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 ± 6.01)%、(21.74 ± 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9、16.42,均P<0.05).肾型组RA比率、RA计数、RA/RO比值分别为(8.02 ± 3.63)%、(2.19 ± 0.33)个/μL、(-0.28 ± 0.19),均明显低于单纯型的(15.74 ± 7.71)%、(2.55 ± 0.33)个/μL、(0.27 ± 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5、2.709、4.013,均P<0.05);腹型组RA/RO比值为(-0.07 ± 0.27),明显低于单纯型组的(0.27 ± 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9,P<0.05).结论 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 CD45RA^+、CD45RO^+在 HSP 患儿免疫功能变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CD45RA^+T细胞的减少可能与紫癜型肾炎的发生有关.
- 陈伽豪杨紫薇王建军
- 关键词:血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 痛风急性期开始降尿酸治疗对临床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在痛风急性期开始降尿酸治疗对痛风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炎症指标、痛风的复发率、降尿酸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比较痛风急性期开始降尿酸治疗(试验组)与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开始降尿酸治疗(对照组)对临床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10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痛风的持续时间(SMD=-0.06,95%CI-0.62~0.50,P=0.82),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第3天:MD=0.07,95%CI-0.19~0.34,P=0.60;第7天:MD=-0.10,95%CI-0.34~0.13,P=0.38),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MD=-1.35,95%CI-3.57~0.87,P=0.23;血沉:MD=-1.71,95%CI-4.24~0.81,P=0.18),痛风的复发率(第1个月:RR=1.19,95%CI 0.68~2.07,P=0.54;第3个月:RR=0.83,95%CI 0.55~1.25,P=0.37;第6个月:RR=0.87,95%CI 0.49~1.53,P=0.63)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降尿酸治疗的依从性要优于对照组(RR=1.40,95%CI 1.18~1.65,P<0.001)。结论:在抗炎镇痛的背景治疗下,痛风急性期开始降尿酸治疗不会延长痛风的持续时间、加重关节的疼痛程度、影响关节炎症的消退,也不会增加痛风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可能会增加患者降尿酸治疗的依从性,但也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来继续验证这一结论。
- 王建军李浩刘丹李江涛
- 关键词:临床疗效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