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祺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吡嗪酰胺
  • 1篇单辛酸甘油酯
  • 1篇单硬脂酸甘油...
  • 1篇单脂肪酸甘油...
  • 1篇硬脂
  • 1篇硬脂酸
  • 1篇油酯
  • 1篇酸酯
  • 1篇硼酸
  • 1篇硼酸酯
  • 1篇强酸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晶态
  • 1篇抗静电
  • 1篇抗静电性
  • 1篇抗静电性能
  • 1篇还原剂
  • 1篇活性剂
  • 1篇加氢

机构

  • 5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邹祺
  • 4篇李斌栋
  • 4篇吕春绪
  • 2篇郑永勇
  • 1篇孙昱
  • 1篇王海鹰
  • 1篇吴秋洁

传媒

  • 1篇江苏化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火炸药学报

年份

  • 3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单脂肪酸甘油酯的合成与应用
化学基团保护法合成高纯度单脂肪酸甘油酯的研究尚未实现工业化。而M<,n>O<,m>/SO<,4><'2->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单硬脂酸甘油酯以及采用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单辛酸甘油酯的方法还极少见文献报道。 本文采...
邹祺
关键词:单硬脂酸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合成工艺固体超强酸热稳定性
文献传递
化学还原新体系制备负载Ni-B非晶态催化剂及其催化加氢性能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水合肼和硼氢化钾为共还原剂,适当比例的甲醇、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为溶剂,制备得到负载催化剂P1。经过TEM、XRD、SAED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是一种纳米级非晶态合金。将P1催化剂用于邻氯硝基苯加氢反应中,并与常规方法所制备的非晶态催化剂P2的加氢性能进行了比较,P1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略大于P2催化剂,但制备P1催化剂所用的硼氢化钾的量仅相当于制备P2催化剂的50%。讨论了水合肼、硼氢化钾、pH值和溶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孙昱吴秋洁李斌栋吕春绪邹祺
关键词:非晶态合金催化加氢
硼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1
2006年
介绍了硼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以及性能改善的方法,综述了硼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及其在抗静电、阻燃和抗磨等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高分子硼酸酯表面活性剂抗静电性能的研究应用,并对其在含能材料等工业部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附参考文献27篇。
王海鹰李斌栋吕春绪邹祺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抗静电性能硼酸酯
吡嗪酰胺的合成研究
研究了以邻苯二胺和乙二醛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制备吡嗪酰胺的新路线。通过对各步反应条件的研究应用,得出:第一步反应的最佳时间为90 min,此时收率达96.8%,第二步最佳回流时间为2 h,收率可达86.6%,第三步最佳反...
邹祺郑永勇李斌栋吕春绪
关键词:吡嗪酰胺
文献传递
吡嗪酰胺的合成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以邻苯二胺和乙二醛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制备吡嗪酰胺的新路线.通过对各步反应条件的研究应用,得出:第一步反应的最佳时间为90 min,此时收率达96.8%,第二步最佳回流时间为2 h,收率可达86.6%,第三步最佳反应物配比为m(尿素)∶m(吡嗪2,3-二羧酸)=1∶1.1,吡嗪-2,3-二羧酸与溶剂的最佳比例为1 g∶18 mL,产率可达40.2%.
邹祺郑永勇李斌栋吕春绪
关键词:吡嗪酰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