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29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神经痛
  • 4篇经痛
  • 3篇带状疱疹
  • 3篇镇痛
  • 3篇肉毒
  • 3篇肉毒毒素
  • 3篇射频
  • 3篇手法
  • 3篇手法松解
  • 3篇松解
  • 3篇疼痛
  • 3篇普瑞巴林
  • 3篇重症
  • 3篇疱疹
  • 3篇满意度
  • 3篇慢性
  • 2篇氧饱和度
  • 2篇孕产
  • 2篇孕产妇

机构

  • 28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8篇李静
  • 8篇林建
  • 8篇黄莹
  • 7篇陶高见
  • 4篇朱彤
  • 4篇马超
  • 2篇黄萍
  • 2篇苏云艳
  • 2篇林泓怡
  • 2篇韩影
  • 2篇槐洪波
  • 2篇邹丽
  • 2篇王然
  • 1篇沈红
  • 1篇董丹江
  • 1篇魏素花
  • 1篇陈显成
  • 1篇郑雅宁
  • 1篇陈鸣
  • 1篇万慧

传媒

  • 3篇中国疼痛医学...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中华疼痛学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科技与健康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文关怀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李静
关键词:护理工作
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2月5日至2019年12月4日确诊为PHN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氢吗啡酮PCIA治疗组(H组)和用生理盐水替代氢吗啡酮对照组(C组),每组50例。两组均联合口服普瑞巴林及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外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简式版Mc 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不良反应及其他药物用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病人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各时间点,H组的VAS评分、SF-MPQ评分及其他药物用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治疗后4周时,H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氢吗啡酮PCIA治疗PHN可显著减少病人疼痛,改善病人睡眠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
李静黄莹陶高见黄泰源槐洪波宁本翔马超林建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氢吗啡酮自控镇痛普瑞巴林
局部脑氧饱和度预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期间每日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的评价结果分为SAE组和非SAE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入ICU 1、2、3、5、7 d的rScO_(2),以及预后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ICU住院期间rScO_(2)对SAE的预测价值。结果94例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男性占59.6%(56/94),平均年龄(50.1±15.1)岁;SAE发生率为31.9%(30/94)。SAE组患者入ICU 3 d内的rScO_(2)水平均明显低于非SAE组(1 d:0.601±0.107比0.675±0.069,2 d:0.592±0.090比0.642±0.129,3 d:0.662±0.109比0.683±0.091,均P<0.05);但SAE组与非SAE组入ICU 5 d和7 d rScO_(2)水平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5 d:0.636±0.065比0.662±0.080,7 d:0.662±0.088比0.690±0.077,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1 d rScO_(2)对SAE的预测价值最大〔1 d:ROC曲线下面积(AUC)=0.77,95%可信区间(95%CI)为0.65~0.89,P<0.01;2 d:AUC=0.60,95%CI为0.48~0.72,P>0.05;3 d:AUC=0.55,95%CI为0.41~0.68,P>0.05〕;以1 d rScO_(2)=0.640作为诊断阈值,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0.0%。SAE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非SAE组显著延长〔ICU住院时间(d):13.6±7.1比9.0±4.3,总住院时间(d):20.1±8.0比15.8±6.1,均P<0.05〕;但两组ICU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SAE发生率较高,可通过监测rScO_(2)的方式预测SAE的发生。入ICU 1 d rScO_(2)水平与SAE的发生紧密相关,或许可成为脓毒症复苏目标以指导治疗,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钱雅君李静董丹江顾勤
关键词:脓毒症近红外光谱技术局部脑氧饱和度
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指端甲下血管球瘤的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指端甲下血管球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指端甲下血管球瘤患者7例,将其按行手术的时间顺序编号(1~7号)。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术,并于术后完成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记录患指外观、冷敏感试验及Love试验情况。结果1号患者治疗时出现皮肤烫伤,术后2个月痊愈,为防止此情况,使用生理盐水对手术进行了改良,2~7号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时冷敏感试验结果均为阴性。4号患者术后6个月时Love试验结果可疑,其余患者Love试验结果均为阴性。4号患者术后12个月时疼痛复现,后经外科手术切除瘤体后疼痛完全缓解。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时患指皮肤及甲床均无损伤,患指外观正常。结论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指端甲下血管球瘤,操作方便,可有效缓解疼痛,且无甲床损伤或术后畸形等并发症,可作为手术切除以外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李静黄莹朱彤马超陶高见
关键词:血管球瘤射频热凝指端疼痛
母婴同室乳旁加奶提高低血糖高风险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的临床实施与应用
2023年
本文探讨应用不同临床方案对母乳不足的母婴同室低血糖高危风险新生儿的影响,由此明确母婴同室低血糖高危风险新生儿乳旁加奶的临床效果,由此提高此类型新生儿的喂养水平。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的130例母乳不足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应用传统的哺乳法(对照组),65例应用乳旁加奶哺乳法(研究组),对比分析母乳喂养效果情况。结果 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具有更为可观的母乳喂养效果,该组的泌乳时间、新生儿有效吸吮时间、乳汁达到充足时间较早,喂奶次数较多,产后3d乳房充盈度更为优越,喂养成功率更高,喂养自我效能等指标更具优良价值,上述各项数据指标均呈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母婴同室低血糖高危风险新生儿乳旁加奶的临床效果确切,应用乳旁加奶可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信心及认知水平,增强产后母乳喂养率,改善新生儿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新生儿远期身体发育水平,因此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赵婉圆李静
关键词:低血糖高危新生儿母婴同室母乳喂养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医学科2022年1月3日至2023年1月15日确诊为PDN患者67例,年龄、性别及病程不限,所有患者均常规控制血糖。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普瑞巴林组(33例)单用普瑞巴林口服,150 mg/d起,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逐渐增加药量至疼痛缓解或出现不良反应;联合组(34例)在普瑞巴林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利多卡因贴膏,根据疼痛皮肤区域使用,最多同时使用3贴,24 h内贴敷时间不超过12 h。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和治疗后1、4及12周视觉模拟评分(VAS),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普瑞巴林组30例,联合组32例完成研究及随访。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4、12周,联合组VAS评分分别为(2.9±1.0)、(1.3±0.4)、(1.2±0.4)分,均低于普瑞巴林组(3.6±1.1)、(3.2±0.9)、(3.0±1.0)分(P均<0.05);联合组SF-MPQ评分分别为(13.2±4.1)、(7.2±2.4)、(5.1±1.3)分,均低于普瑞巴林组(16.7±4.3)、(11.5±3.7)、(8.3±1.8)分(P均<0.05)。治疗后4、12周,联合组PSQI评分均低于普瑞巴林组(P均<0.05),联合组SF-36评分均高于普瑞巴林组(P均<0.05)。治疗后12周,联合组普瑞巴林的日用量低于普瑞巴林组[225(150,300)mg比450(300,600)mg,Z=-4.89,P<0.001)]。联合组患者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瑞巴林组(12.5%比23.3%,χ^(2)=6.13,P=0.014)。结论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PDN镇痛效果更好,且可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全身不良反应更少。
李静黄莹马超陶高见林泓怡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痛普瑞巴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转化不同阶段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可随病程的进展而改变。文中分析发生重症转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早期甄别和防治重症转化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收治的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25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入院后6 h内的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指标。根据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分为发病≤7 d和发病>7 d等2个阶段,每个阶段以最终的临床分型分为轻症组(轻型和普通型)和重症组(重型和危重型),分析早期预测患者重症转化的实验室指标。结果125例患者从发病至收入院的中位时间为9 d。其中发病≤7 d阶段59例(轻症组48例、重症组11例),发病>7 d阶段66例(轻症组36例、重症组30例)。发病≤7 d患者中,重症组患者血淋巴细胞比例下降,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症组(分别为81.8%vs 18.8%、81.8%vs 9.5%、、100%vs 39.6%、85.7%vs 17.4%,P<0.05);发病>7 d患者中,重症组的血淋巴细胞比例下降,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分别为53.3%vs 19.4%、20%vs 0、30.0%vs 5.6%,P<0.05)。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提示发病≤7d患者的C反应蛋白升高(OR=1.070,P=0.01)是重症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7 d患者的血淋巴细胞计数(OR=0.095,P=0.003)和谷草转氨酶升高(OR=1.056,P=0.031)是重症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发病7 d内的C反应蛋白升高,发病7 d后的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或谷草转氨酶升高均可能预警其重症转化。临床应用以上指标初筛及防治可能重症转化患者时,必需考虑病程的时间阶段。
陈鸣钱雅君李静许莹唐健尤勇陈显成虞文魁
关键词: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医用孕产妇踝泵运动辅助计量器的研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报道一种自行设计的医用孕产妇踝泵运动辅助计量器,供孕妇、产妇计量主动踝泵运动的次数、频率、时间。方法医用孕产妇踝泵运动辅助计量器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底座、踝泵运动腔腿套、显示屏、控制装置。护士遵医嘱执行踝泵运动指导,做好健康教育及使用计量器的方法。结果该医用孕产妇踝泵运动辅助计量器应用于孕妇和产妇主动进行踝泵运动数据的准确记录,能够实现踝泵运动实时数据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结论目前医院尚缺乏客观的测量和评价患者自主踝泵运动质量的工具,此医用孕产妇踝泵运动辅助计量器的研制,能够实现踝泵运动患者自主运动计数量化,数据可供给医护人员客观评价预防孕产妇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为保障母婴安全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邹丽李静房媛媛魏素花
关键词:孕产妇深静脉血栓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HZ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南京鼓楼医院疼痛科2021年6月4日至2022年1月5日确诊为HZN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32例)单用加巴喷丁,B组(30例)单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C组(31例)利多卡因贴膏联合加巴喷丁;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患者后,A组28例,B组28例,C组29例。记录治疗前(T0)和治疗后1周(T1)、2周(T2)、4周(T4)及12周(T12)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MPQ)、各组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T0、T4、T12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67.8±10.0)、(60.9±11.4)和(63.5±12.5)岁(P=0.318),男性构成分别为46.4%(13例)、35.7%(10例)和44.8%(13例)(P=0.472)。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SF-MPQ评分在各时间点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C组患者T12时间点VAS评分和SF-MPQ评分分别为(1.2±0.4)、(5.2±2.4)分,低于A和B组患者(均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C组加巴喷丁及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用量低于A和B组患者(均P<0.05)。3组患者PSQI评分在T4、T12时间点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C组患者在T4、T12时间点PSQI评分为(5.7±1.2)、(4.5±1.2)分,均低于A和B组患者(均P<0.05);3组患者SF-36评分在T4、T12时间点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C组在T4、T12时间点SF-36评分为(91.7±8.5)、(93.1±6.3)分,均高于A和B组(均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7%(9例)、10.7%(3例)、13.8%(4例)(P<0.05),B组及C组不良反应均少于A组(均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加巴喷丁治疗HZN镇痛效果较好,可减少系统用药量,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治疗HZN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案
李静黄莹林建
关键词:带状疱疹加巴喷丁
强直性脊柱炎镇痛新疗法的病例报道
<正>目的: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dylitis,AS)疼痛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选取了7名临床确诊的AS患者,病程均在10年以上,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并无力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男性4名,女性3...
林泓怡林建李静陆丽娟陶高见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